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为关中地区振兴农村经济、重振昔日雄风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经济,对于县域经济仍以农业为主的关中地区来说,产业开发是振兴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蕊 《理论探讨》2007,(5):93-9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支农资金的投入状况、管理水平及使用效果,关系到国家支农政策的落实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研究和探索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发挥支农资金整体合力,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城乡在收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极不协调。城乡巨大差距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工业优先、城市偏向发展战略和农民分散经营。统筹城乡发展、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业经济组织合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7,(Z1)
新农村建设需要巨大的金融支持。而对于追求资金优化的金融业而言,农村似乎天生不是一个好的市场选择。分散的客户资源、小额的贷款额度、相对较差的信用环境等,使得一些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往往会退避三舍。多种政策性障碍,也使得政策性金融支农难以放开手脚。我国农村积贫积弱的现实,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又使我们必须对农村发展进行恰当的金融安排,以建立稳定的农村所需资金供给渠道。  相似文献   

5.
余炳良 《学理论》2010,(8):15-16,4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指导农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经济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善,才能实现把我国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目标。  相似文献   

6.
重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存农村金融体系的种种缺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一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导向作用;二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三要增加商业金融的信贷投入;四要探索新型金融组织形式;五要建立引导资金回流的政策机制;六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解决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无论是金融机构网点的覆盖率、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还是金融服务业务和品种的开展等都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对金融的需求。因此在农村建立良性的金融供给机制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发展劳务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蕊 《理论导刊》2006,(7):48-4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推动农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海文  彭程  曾满林 《学理论》2011,(11):27-28
农村集散市场是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品商品化、诱发农村工业商品消费、扩大城镇化基础的重要场地。以新化县炉观镇为例,尝试浅析农村集散市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发展农村集散市场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是和谐社会的空间载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池,又是多经济成份高度混合的经济。但目前县域经济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整个国民经济乃至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新农村和城镇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三者每前进一步都在向和谐社会靠近一步。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又一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金融无疑是这一工程的血脉,但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处于严重"资金失血"的境地,资金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极大地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灵台县是一个典型的旱作农业县。近年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加大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有效缓解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缺乏的现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进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城市帮扶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有更富余的经济收入以提高消费水平,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可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被迫返乡回流,对当地新农村的建设产生极大的阻碍甚至危害,以甘肃庆阳地区为调查地,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当地农民工返乡回流状况,并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分析和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与对策,使农民工返乡回流成为加快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和财富。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理论导刊》2006,(4):60-62
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的繁重任务和重要责任,其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各项政策及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努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顺利推进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着活力不足的难题,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具有市场意识的新农民,培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农业。建立起现代的农村物流体系就是湖北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活力之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闻喜县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培育了粮、果、菜、药、畜五大主导产业,"南菜北药"的农业生产布局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钢铁、金属镁、  相似文献   

17.
杨柳 《瞭望》2004,(28)
历经两个月的深入调研,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为组长的金融支农调研组在调研报告中郑重指出:“现有农村金融体系从整体上看,已不适应农业信贷的特点和农民的金融需求,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农”难题要攻克,农村经济要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金融支农调研组用两个月的时间(5月和6月),历经6省,了解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提出了相应建议。针对此,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独家专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金融支农调研组组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  相似文献   

18.
梁春燕 《学理论》2011,(27):57-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素质包括农民的身体素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等方面。首先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基本内涵,进而分析提高农民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紧密关系,最后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四个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制度安排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形成合力机制的运作思路。这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机制和制度安排,是靠城市拉力和农村动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和有机集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要降低城市化和经营城市的力度,而是要在强化新型城市化和着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的同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拉力和支持力,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同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是使农村被动“输血式”地接受…  相似文献   

20.
朱敏 《学理论》2010,(11):19-20,65
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经济繁荣,更需要文化进步。维护农村文化安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固本之举,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安全建设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农村基层干部文化安全意识淡薄、西方霸权文化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等。文章建议从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基层党组织文化安全意识、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规范文化安全立法来提高农村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