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空间治理的市域社会表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实现路径。当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着公共资源空间分布有所不均、行政体制空间效能有待提升、信息要素空间传递路径受阻、技术程式空间秩序亟待治理、文化传播空间展开遭受限制等多重空间症候。构建运行规范、充满活力的经济空间,创设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的政治空间,架构科学规范、集成高效的技术空间,营建体系严密、张弛有度的法治空间,筑造生动立体、开放包容的人文空间是在空间向度全方位、多层级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旨归与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2.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治理领域最新的政策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市域处于国家治理的中观层面,具备县域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从现实生成逻辑上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从理论生成逻辑上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必然结果;从制度生成逻辑上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市域层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客观要求。未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可以从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这七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4.
崔翔 《人民论坛》2014,(5):81-83
由于过分追求空间的经济效益,我国以往城镇化进程是资本逻辑驱动下的空间生产,忽略了城市空间的公平与正义,导致了许多空间问题的产生。要实现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就必须实现资本的空间正义转向。以空间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原则对资本加以规范和引导,克服其贪婪本性,促进城市空间生产更加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5.
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为典型代表的城市暗角,既是城市物理空间的不协调构成,也是社会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的理论,通过对Y市W城乡结合部地沟油生产的空间———社会现象分析,探讨了城市暗角形成中的制度结构和社会行动等宏观要素,并展示了一个由进城农民所发起的弱空间生产过程。这一空间生产通过农民的适应性选择和日常生活实践得以延续,既反映了弱势农民对空间的争夺,也反映了城镇化时期社会管理制度的缺失。空间生产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非正规、不合法的城市空间景观———灰色集群。在当前的社会管理中,要通过合理的空间秩序的构建对此类空间生产进行有效的规避与防治。  相似文献   

6.
王欢 《前沿》2014,(15):68-69
空间正义是社会正义和空间的一种联接。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空间的剥夺、排斥、隔离、分层日益突出,这要求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空间正义的诉求,即弱势群体的利益,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建立城市以每个人的更好生活为目标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指称城乡社会关系的变迁,也涉及城乡空间关系的重构。从城乡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上看,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且在不平衡发展和空间差异效应的动力作用下,实现了城乡关系的相对平衡。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我国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生产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生产的空间极化和空间同化现象以及乡村空间生产的空间隔离和空间重构危机。城乡空间生产异化的出现与空间正义、空间权利和空间规划的疏失密不可分。新时代城乡关系应当在尊重城乡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重塑城乡空间正义,通过赋予城乡平等的空间权利,将城乡空间视为整体统一规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永刚 《理论月刊》2023,(11):11-17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空间密切相关,是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的历程。亨利·列斐伏尔揭示了“空间拜物教”的实质,批判了“空间生产”,却囿于空间来理解作为劳动力的承担者的身体或生命,因而无法找到克服身体空间的拜物教的真正方法。哈特与奈格里则综合了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与马克思的“一般智力”思想,以生命或身体的创造性力量为基点来理解生命政治生产。在后工业时代,生命政治生产这一在质上占有优势的生产方式构造了与其相应的社会,即以诸众平等占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性为基础的“共同性社会”,其空间呈现形式是大都市。诸众反抗资本与权力对共同性的剥夺,力图实现都市民主与全球民主,即在大都市与全球两个层面上的空间正义。  相似文献   

9.
市域社会治理是个新概念,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其内涵的理解还存在模糊甚至片面之处.比如,有的将市域与农村对立起来,认为市域社会治理的提出标志着社会治理的主战场从乡村社会转移到城市社会;有的把市域社会治理等同于县(市、区)社会治理的加总,简单地把市域社会治理任务逐级分解到县乡村三级.为提高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有必要厘清科学内...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抓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把机关做精、把警种做优、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是加强新时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标准与方向。当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国际疫情不断蔓延,国际环境的变化对我国边境地区公安派出所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以更具时代性、前瞻性的创新理念与发展思路推动公安工作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解决制约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发展的机制性、保障性难题,确保边境地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张品 《前沿》2010,(7):96-99
空间生产理论揭示了西方资本运作下城市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城市空间生产的方式、作用以及空间生产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动因,对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综合考察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发展脉络,以行政权力为外在表现的基础性权力,依托其掌握的“后勤控制”资源和手段进入社区,在运行中借助且推进了组织载体多元化、技术工具智能化和规则空间法治化。基础性权力及“组织—技术—规则”分析框架,契合了社区变迁轨迹,成为权力视域下探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蕴含着将单向政治渠道转为双向治理渠道,推动城市社区行政体系和自治系统中的权力互动与协同的发展逻辑。面对新时代治理目标,党和国家可以通过制定“让民做主”的权力运行原则、完善“双向嵌入”的权力运行体系、提升“共治共享”的权力运行效能,进一步深化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14.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法律规范先行.在地方立法优化对市域社会治理制度供给的路径上,应当注重: 深化问题导向,提高地方立法制度供给的准度.市域地方立法越契合地方实际,越能解决地方问题,立法制度供给的准度就越高.各市域的经济、文化、教育、风俗、民情不同,问题不同,对立法的需求也不同,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15.
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基于对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困境的关注,罗尔斯和马克思都建设性的给出了自己有关正义的理论构想。但是在对正义实现的具体诉求上,二人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罗尔斯从"无知之幕"的设定引发出自己的正义理论,试图通过后天再分配来保证平等;而马克思则是从现实的生产关系出发来关注正义问题,认为要实现正义,就必须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就是要"解构"资产阶级各种关于正义的普世永恒的学说,重新建立一种新的正义范式,即生产正义。  相似文献   

16.
17.
王志刚 《思想战线》2012,38(4):121-124
空间正义关注的是空间生产实践的总体性伦理问题,所谓城市空间正义,就是存在于城市空间生产实践中的公平和公正,是不同(差异)城市主体能够相对自由、平等地享有城市空间权益,不受支配地进行城市空间生产和空间消费的理想状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空间正义,把消灭城市空间矛盾、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引导人们将生活的目的,从对外在物化空间的关注转向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上来。现实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资本同质化逻辑和主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应该把差异的正义作为其价值诉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空间就是要承认差异性,通过价值指引和制度安排,推进对无压迫的群体差异的再生产和对无压迫的群体差异的尊重,谋求多元利益群体空间的重叠共识或交叉共识。  相似文献   

18.
尹奎杰 《湖湘论坛》2020,33(6):32-41
在社会治理中强调公民身份转换,一方面是回应法治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回应治理现代化与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它主要强调的是通过调动公民以社会主体的身份自愿合法有序参与到社会治理过程之中,了解、熟悉和影响社会公共事务决策、实现从被治理对象向社会治理主体的身份转变,从而推动社会治理模式转变的一种机制、原则和方式。社会治理中的公民身份转换有利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民主化与法治化,有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开放化,促进社会治理中的利益整合。公民是社会治理中的主体力量,也是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尺度,国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当在社会治理中加强对公民作为社会治理主体身份转换的引导,实现公民在社会治理中身份与行为方式的逐渐平等化,维护其治理过程中意志的自主化,完善相关政府责任和社会组织责任,加强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实践保障,从而实现社会治理民主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已成为当下中国居民的日常体验。从齐美尔和芝加哥学派的早期探索,到政治经济学派、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研究,空间逐渐进入主流社会学的视野。立足于西方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理论研究,从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的运作及二者合谋的角度,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会发现中国式城市增长联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彰显着认识论的生态现象批判、社会论的资本逻辑批判、实践论的生态实践批判、价值论的伦理价值批判等四重论域。生态现象批判构成了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着力点,让其关注空间生态形态的演变,这是从认识论上认识空间生态现象;资本逻辑批判是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根本动因,让其详细阐述资本逻辑对空间生产的支配及造成的生态危机,这是从社会论批判空间生态危机;生态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理论根基,让其号召无产阶级通过空间革命来建立和谐稳定的空间生态,这是从实践论上解决空间生态困境;伦理价值批判是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落脚点,让其要求空间生态变革成为人类解放的条件,这是从价值论上实现空间生态正义。马克思从不同维度审视了空间生态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空间生态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