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前,对经济公益诉讼的研究还不完善,有必要从更深层次上对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进行思考,为相关制度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持。从诉讼的理论基础———诉权的角度,对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进行探讨。基于诉权结构分析的角度,经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在于当事人适格理论的支持;基于诉权保障的角度,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应包括特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这三类主体;基于防止滥用诉权的角度,应对公民的经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进行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原告资格的确认是环境公益诉讼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赋予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正当性理论基础和价值意义。应在立法上明确公众的环境权,适度扩张原告诉讼资格,建立起司法保障机制,适度限制公众公益诉权,构建起公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体系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使得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成为保护环境的迫切需求。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在考虑本土司法承载量的情况下,确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资格标准和相应的诉讼模式。公民个人、检察机关、环保机关和社会团体在不同情况下都应是适格的原告,检察机关在环境刑事公诉时可附带提起公益诉讼,个人和社团则须经过请求行政处理的前置程序方能起诉,环保机关对于无法通过行政手段解决并且无人起诉的案件也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  相似文献   

4.
杨春 《前沿》2011,(24):96-98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逻辑前提在于宪法诉权和行政诉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旨在保护公民政府信息公开诉讼诉权,但在受案范围、原告资格和判决的规定方面不合理地限制了公民诉权的行使,需要从立法和司法层面加以完善,以求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诉权。  相似文献   

5.
陈玲 《人民论坛》2010,(8):86-87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是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先决问题之一。应采用当事人适格理论,确立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多元化。这不仅能使民事诉讼法诉权理论更加完善,而且能更广泛、更充分地通过诉讼资源弥补法律漏洞,保护公益设施和公共财产,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昱彤 《前沿》2006,(10):93-95
环境公益诉讼的突出特点就是对起诉资格的拓宽。公益诉讼的原告既可以是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可以是间接利害关系人,只要诉讼目的是维护公益就可以被纳入到公益诉讼的范畴。在主体类型上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包括检察机关、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由于起诉资格的拓宽,在实践中要考虑到防止滥诉的制度安排,且要将各类原告的相互关系处理得当。环境行政部门是兼具行政执法实施者和诉讼主体双重身份的一类主体。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由于受损的是公共利益,因而在诉讼中由谁来提起诉讼则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而言,考虑到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价值取向和司法实践,结合域外行政公益诉讼的发展趋势,应赋予我国公民个人、社会组织和检察机关具有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8.
张玉东 《人民论坛》2012,(35):104-105,31
立法机关应持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让公民个人获得同社会团体和有关机关同等的主体资格权利。文章认为放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限制,增加非利害关系关系人主体资格,使多元主体参加到环境公益诉讼中来,进而促进我国环境诉讼制度的完善,激发民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冷凌  周慧 《人民论坛》2013,(8):150-151
从各国实践经验来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于保护公共环境和公民环境权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在环境公益诉讼领域也开始进行尝试,其中颇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还存在一系列障碍。文章重点围绕原告资格、举证责任、费用承担、诉讼时效等方面,具体探讨环境公益诉讼规则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0.
龚学德 《求索》2013,(1):186-188
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具有诸多缺陷:从行政机关自身看,行政机关拥有的强势地位使其不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否则可衍生出诸多不正常的行政现象;从法院方面来看,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破坏了审判的独立性,不利于公正地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从污染企业角度来看,行政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掩盖了政府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不符合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所以,应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赋予公民或民间非政府组织而不应赋予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11.
东安市场,做为北京王府井繁华商业区中的一景,早已名动中外,而在老北京西城中,尚有一个与它相对应的市场--大概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2.
变化的实践需要发展着的理论指导 ,并推动着理论的不断创新。世情、国情、党性的变化 ,使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样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又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以一系列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 ,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两大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 ,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警察——公安的百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有助展望.法国和英国率先建立近代警政,在英国遇到过阻力.以它们为代表的警察的大陆派系和海洋派系是有其国情根据的.决定警察体制不顾国情是不行的.旧中国警察行政的产生是近代政治与治安的历史需要,也是遇到过阻力的.初建警政受到日本警察的最大影响.蒋介石建立了中国最黑暗的警察制度.我党将Police定名公安,是进步与科学的选择,值得庆幸.在20世纪,人民公安形成了稳定的优良传统.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公安事业的政治基础,绝不能大权旁落.党的理论的指导是公安事业政治理论上的优越性.从30年代我们就辩证地解决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始终把维护稳定放在首位.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有别于西方警察的公众工作.政策与法律相结合体现公安工作的领导艺术.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开展公安工作.中国公安是国际警界最善于学习他国经验的.我们的优良传统的实践是曲折的、有反复的,甚至发生过自我否定.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形式主义的东西 ,究其根源就在于苏联的文化模式和行为模式之间的脱节。这主要表现在政治结构的形式化、过于强调共同性、政治生活中充满“作秀”的味道等。形式主义给苏联的政治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15.
一、统一认识,奋起直追任务下达之初,公安部监管局曾就各地信息化建设进展情况印发一份通报,江苏排位倒数第一。黄明厅长闻讯后迅速做出批示。总队领导班子做了深刻反思,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信息化建设是监管工作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监管部门有所作为的绝佳机会。监管总队就加强全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达成了4点共识:一是监管工作信息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衰。二是信息化建设为监管工作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通过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监管工作科技含量,改革监管勤务模式,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保中 《桂海论丛》2007,23(2):84-87
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政府必须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我们对社会纠纷处理的方式应不断从单纯的法律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从程序主义向效率主义回归。行政解决社会纠纷,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专业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必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完善行政调解制度、行政裁决制度等,努力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解决社会纠纷的行政机制,这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05,(3)
Foreword The year 2004 is an important year for China in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It is also a year that saw all-round progress in China's human rights undertakings. In that year, China expressly stated in its Constitution that "the state respects and safeguards human rights," further manifesting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ressed forward on promot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in an all-round way. It promulgated the document Outline of Full Implementation for Promoting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which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华小)是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小学。现今一些华小,学生的族群背景已开始从单一种族走向多元种族,即从早期以华裔学生为主到近期非华裔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学生来源不再维持单元化。多元化的学生背景给教学和行政带来了改变,尤其是校内的交际语言。根据对一所多元种族学生的华小所进行的观察,全校学生不只是华裔,三分之一是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校内的各族学生并用华语、马来语或其他各自母语来沟通。老师中也包括不谙华语的马来教师,因此校内行政运作的语言是华语和马来语并用,但逐步转向单用马来语。华小的各种改变和现状调查对国内外关心华文教育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华小学生和教师的族群和母语背景不再单元化,意味着华文教育本质发生变化。华小走向多元化,是华文教育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权主义”的表述渐渐隐匿到“女性主义”表达的背后,这是女性主义在后现代视野中所发生的嬗变。后现代女性主义不再以争取男女平权为主要宗旨,而是将关注的焦点从权力转向女性本身,主张消解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承认两性差异,提倡建构一套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20.
龚智鸿 《北京观察》2007,(11):46-49
北京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集中的地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萌芽于燕赵,奠基于辽金,繁荣于明清",并不断发扬光大。在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中,逐渐形成了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