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毛泽东是如何“阐述和发挥”的呢? 一、毛泽东阐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9页)。 第一,毛泽东指出事物为什么运动和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并把它和“一事物和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分别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得出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同上书,第301、302页)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2.
李欣 《世纪桥》2023,(11):14-16
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境遇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与时代的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矛盾论》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立足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创性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中国特色。文章以《矛盾论》为分析对象,探索毛泽东同志《矛盾论》中透视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意蕴及对当代的价值贡献。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之作,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和成熟,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梳理理论界十年来关于《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光辉哲学著作从创作背景到内容解读,从思想地位到语言风格,再到当代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理论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把握也更加深刻,《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理论价值也愈加凸显。我们相信这两篇名著仍将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前进过程中发挥十分独到而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思想圭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实践论》中对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过程的辩证规律两大问题的讨论,以及《矛盾论》中对于对立统一规律的论述,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发表整整半个世纪了。五十年前,毛泽东为了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并从思想根源上扫除存在于我们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相继发表了《实践论》和《矛盾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把推动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内部矛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重要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已经发表50周年了。《实践论》、《矛盾论》的问世,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实践论》和《矛盾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产生,又给中国革命的实践以巨大的指导作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尤其是其中所包含的强调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思想,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联结的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等,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而且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对于批判当时中国党内和革命队伍内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出现了两位“千古风流人物”。一位是指点江山、叱咤风云的毛泽东;一位是心怀四化、意寄三松的冯友兰。毛泽东以《矛盾论》、《实践论》,奠定了自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历史地位;冯友兰以《中国哲学史》、《贞元六书》、《中国哲学史新编》,完成了“为  相似文献   

8.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这一光辉思想,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新财富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论断,是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  相似文献   

9.
徐爽 《世纪桥》2010,(19):42-43
毛泽东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在毛泽东的著作《矛盾论》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之上,对于矛盾学说作为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发挥,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同时,《矛盾论》中闪烁出的辩证法思想不仅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实际问题的方法,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一个应用发展的新阶段,推动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中国化的开篇著作,系统阐释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蕴含着丰富的矛盾观点。从《矛盾论》中探析深化改革开放,一方面,《矛盾论》中蕴含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矛盾论》中所阐释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对于理解深化改革开放的现实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矛盾论》中所表达的矛盾观对深化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实践启迪:一是要秉持“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的改革共识;二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三是要牵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牛鼻子”;四是要弹好增强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钢琴”。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21,(7)
20世纪50年代,李达撰写的《〈矛盾论〉解说》为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矛盾论〉解说》的语言通俗易懂、逻辑缜密,有利于群众干部学习《矛盾论》,扩大了《矛盾论》的社会影响,深化了《矛盾论》理论研究,提升了《矛盾论》的思想价值。《〈矛盾论〉解说》推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为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竹溪 《湘潮》2011,(10):56-56
《湘潮》7月号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刊首第一篇《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诞生始末》。坦率地说,编入《毛泽东选集》的“两论”,我们耳熟能详,作为“回击教条主义的发愤之作”的原委也略知一二,但对其写作过程如此地艰苦卓绝,却是未曾想像得到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毛泽东哲学经典著作,《矛盾论》奠定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唯物辩证法部分的理论“基石”和“骨架”,构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作为科学思想体系的“绝对性”(正确性)并不排除其中个别结论、观点的相对性一样,作为科学著作的《矛盾论》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董振华 《党建》2023,(2):24-2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我们党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毛泽东的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写作六十周年。《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经验和中国传统哲学精华三者融合创新的产物,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认识论和辩证法。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说过: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的东西是不行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适应当时时代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现在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毛泽东希望能写出新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一、实践理论的凸现是时代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开端的。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篇经典著作。认真学习研究这两篇著作,对我们在新时代如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作,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形势发展,毛泽东对《实践论》和《矛盾论》作了重要修改,并在《人民日报》发表。作为著名哲学家,李达对这两篇文献进行了详细解读,先后形成《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写作过程中,为准确起见,李达将部分稿件寄给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对稿件作了认真修改,并于1951年3月27日、1952年9月17日给李达回信。在信中,毛泽东对两个《解说》普及"两论"之功给予高度赞赏,认为"极好","对于用通俗的言  相似文献   

18.
正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1981年6月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的重要著作,"使哲学真正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我们党必须永远坚持"。2017年是《实践论》和《矛盾论》发表80周年。今天,当我们看到全国党政干部响应习近平总书  相似文献   

19.
《唯实》1982,(Z1)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继《实践论》之后又一部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它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运用和发挥,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实践论》发表至今已经50年了。过去,它指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今天,它仍然在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明的“再认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思想。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为要认识现实事物,从而变革现实事物,必须经历一个基于实践的由浅入深的认识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