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品牌意识逐步加强,维权案例也日益增多,商标异议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方式已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然而近几年商标异议案件大量增加,审查周期十分漫长,从而致使商标长期处于待确权的不稳定状态,这给权利人及相关利害关系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并针对<商标法>的修改,对商标异议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提出了新的建议,希望商标异议制度尽早通过立法修改得以健全,从而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此更好的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驰名商标侵权样态角度出发,审视和说明了我国驰名商标准确、系统而又富有弹性的认定标准,及以全方位管理和全面法律责任为内涵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证明商标的特性,证明商标法律制度具有独特的效率提升、秩序维护和利益平衡价值.我国商标法律制度中对证明商标主体、管理及法律救济机制等方面规定的欠缺是影响证明商标制度价值充分发挥的主要障碍.以商业标志类型化保护为基点,健全证明商标主体制度,完善证明商标管理制度与措施,强化证明商标救济制度是充分实现证明商标制度价值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葹琰 《知识产权》1993,(6):44-45
商标法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商品流通中起着维护贸易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作用,它作为知识产权法的三大支柱之一较专利法、著作权法与广大民众的联系更紧密些。我们每个人都是商品的使用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价格与质量,而企业经营者费尽心机的是如何使本企  相似文献   

5.
集体商标具有重要的信用价值,同时也蕴含着重大的信用风险.明确集体商标使用的行业标准,构建针对集体商标的动态管理机制、信用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鼓励企业多类商标的组合使用,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合作,积极采用司法保护手段是消除集体商标信用风险,充分发挥其价值的重要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胡骋 《知识产权》2020,(1):39-50
注册非传统商标的门槛因开放式的商标定义而降低。保护非传统商标带来的行政与司法的制度成本不容忽视,其中最需厘清的是显著性判定标准。我国商标法实践中存在“独创性”“驰名商标知名度”等不恰当的理论借用,及“商标与商品关系的远近”等欠缺精度的细化规则,尚未形成统一、合理的论证框架;司法审判中权衡多主体法益的思考方式之缺位,催生了对非传统商标的强保护倾向。一个更周延的论证框架是:首先应排除所属行业的通用选择;其后要求申请人履行“第二含义”的证明责任;最后根据有关消费者认知的证据,对显著性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学》2016,(6):63-77
商标的区别性与显著性是同义语,但与显著特征不同,二者为本质与形式、本体与具象的关系。区分二者不仅涉及理论和逻辑上的严谨,而且在特殊情况下还有特殊的适用价值。显著性或者显著特征的判断具有主观性和裁量性,但应当尽可能维护判断标准的客观化和确定性,尽可能避免随意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商标制度的建立以商标财产观为核心,商标法的形成实质是商标财产化的一幅镜像。在商标财产化的进程中,商誉与商标的关系一直纵横交错。商誉从一个商业概念成为商标财产本体的认知历经百年,普通法法官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寻找商誉在商标法上的合适位置。商誉是商标财产本体的论述符合知识产权信息理论。但是,商誉作为一种财产也面临着定义困难、评估复杂以及常常与商标意涵重叠的问题。随着现代营销策略的推广,商标的财产价值离不开商誉,商誉的财产价值却不限于商标。  相似文献   

9.
商标淡化理论与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西明  易萍 《法学论坛》2005,20(3):45-50
作为一种立场选择,立法者将驰名商标淡化纳入商标侵权行为之列,而将其他商标(包括著名商标)淡化排斥在外,其理念基础是驰名商标内含有较为丰富的价值。判定驰名商标淡化既不需要考虑淡化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也不需要考察驰名商标是否存在被淡化的可能性,而只需考察驰名商标是否被“另类使用”。我国商标淡化立法需要在商标淡化的性质评判、法律后果以及特殊情形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字号与商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字号,人们马上会联想出一串古香古色的名字——同仁堂、瑞蚨祥、全聚德、六必居、盛锡福、荣宝斋……那么,究竟什么是字号,它与商标又是什么关系呢?关于字号,《辞海》中未作权威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商店的名称”,显然不够精确。“字”与“号”的原始含义都是名称,什么时候起,二者合而靡于商界,似已无从考稽,但至少我们发现,现代商店以字号自居者实不为多。目下  相似文献   

11.
品牌与商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品牌一词现今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诸多情况下与商标的概念混同。本文详细阐解了品牌与商标的相关概念及历史发展,指出了二者间的区别。但同时认为由于长期的混同使用与发展,如今品牌与商标已基本为同一语。  相似文献   

12.
原告美地公司诉称其是“香榭里ChampsElysees”商标(以下简称香榭里商标)的注册人,核定使用范围是第36类除农场出租外的不动产事务。原告在深圳建造了“香榭里花园”,该项目获得了国内外多项荣誉,是知名品牌。然而被告上海龙仓置业有限公司在其于浦东开发的楼盘上擅自使用与原告相近似商标,致使原告在上海的多个项目搁浅。原告认为被告侵犯了其商标权,故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13.
彭学龙 《法学研究》2010,(3):149-162
在第一性的意义上,商标权无疑源于企业在交易活动中对商标的实际使用。这一论断既可从商标制度演进的历史中得到验证,又契合财产权劳动学说和符号学基本原理。尽管如此,各主要国家都先后建立了商标注册制度,并由此形成商标权注册取得和使用取得两种确权模式。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各国商标法乃至国际公约都作了充分的技术设计,致力于寻求注册和使用在法律效力上的合理平衡。我国现行商标法采取一种近乎绝对的注册取得确权模式,在客观上助长了商标抢注行为,导致大量注册商标与市场实际脱节,影响了商标制度的正常运行。应在总体上沿袭注册取得传统模式的同时,明确规定基于使用也可取得商标权,并依此对商标法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4.
名教与商标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先生有篇文章曰"名教",所谓名教,"便是崇拜写的文字的宗教;便是信仰写的字有神力,有魔力的宗教。"胡先生举了很多例子,譬如一个小孩子打不过王阿三,便在墙上写一句"王阿三热病打死。"写完之后,仿佛王阿三真的死了,气也消了。文字是一种符号,胡先生所谓的"名教",其实就是符号崇拜。符  相似文献   

15.
朱冬  张玲 《知识产权》2023,(1):50-68
依据《商标法》第58条,将他人商标用作字号使用类纠纷,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这样处理导致适用法律依据不一致、规则虚置、诱发规范体系紊乱等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路径的确立,源于对被告字号使用行为性质、权利冲突定性、规范路径界分基点以及综合考量法优势的误读。基于民事侵权认定一般原理,借鉴域外立法例,《商标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商业标志纠纷的界分基点,应当是原告的权利客体,而非被告的行为方式。字号使用类纠纷的重点在于“使用他人商标”,属于商标侵权纠纷,因此应当回归《商标法》调整。  相似文献   

16.
“旧物翻新”行为改变了商品性质后将其再次投入流通领域,因此不能适用商标权穷竭原则,从而豁免侵权责任。将附有商标的外壳、配件与附有商标的其他部件组装在一起,已经进入了应该由商标权人垄断控制的商标使用范畴。这种未经许可的结合行为,构成了假冒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在主体适格的情况下,“旧物翻新”且销售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相似文献   

17.
周波 《科技与法律》2014,(2):340-351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商品商标,在商标标志的构成及商标的功能作用等方面均存在实质性差异,因此,在适用《商标法》第28条对相关商标是否构成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标进行判断时,不应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商品商标进行近似性比对。  相似文献   

18.
19.
20.
商标反向假冒行为一直以来争议不断,商标权用尽原则是防止商标权人滥用商标权的重要原则,文章分析了商标权用尽原则及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含义,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不能以商标权用尽原则否定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侵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