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已在我国发展了十个年头,虽然硕果累累,但是仍然面临着诊所式法律教育本土化"中国模式"的探索.本文着重对比中外诊所式法律教育面临的法律文化制度、法学教育制度、法律职业制度三个层次的体制差异,指出了我国高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必须探索"高校+公益机构"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当代法理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所著的《原则问题》是一部探讨政治哲学和法理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著作,同时该著作也涉及一些道德哲学问题。该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探讨了政治信念在人们"判断什么是法律"以及"何时应该实施和服从"法律时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法律分析从根本上讲是解释性的这一主张;探讨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当前处境;分析了关于对待法律的经济学路径的问题;同时该书也对一些法律和政治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讨,这主要集中在本书的最后两个部分,例如:给黑人和少数民族公民优先提供工作机会和大学入学资格是否公平,建立新闻审查制度和查禁黄色作品是否不利于人类文明进步,当犯罪率上升时,犯罪嫌疑人有什么权利等。目前,我们正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阶段,"德治"与"法治"孰轻孰重、如何权衡对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则问题》是我国法律人应认真研读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我国在南海地区的国家主权和利益受到了周边国家与地区的挑战.南海主权争端中的法律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岛屿领土主权归属问题;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问题;海洋剩余权利问题.面对南海主权争端问题,我们至少应当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法律上的努力和准备:从法理上论证我国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正当性,驳斥他国错误主张;以国际法中的有关制度作为武器,发挥其法律战功能;对国际法律制度中的立法空白和立法漏洞进行深入研究,作公平、有利的解释;结合和回应国际法律制度,完善相关国内法律制度;推进相关国际法律制度及理论的新发展;进行武力使用的法律准备.  相似文献   

4.
李力 《法学研究》1990,(4):73-76
春秋末期,郑、晋两国相继"铸刑书(鼎)",公布了成文法,这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律形态转变为封建制法律形态.那么,为什么成文法首先在郑国、晋国出现呢?春秋末期,正是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应当明确,我们讲社会公平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公平,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对每一个人都要一视同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二是差别性的社会公平.在整个社会上,一定存在着一定量的人口,在利益取得和权益保障方面处于"最不利者"的地位.对处于"最不利者"地位的人群,法律制度和整个社会都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言而喻,老年人在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取得和权益保障方面处于"最不利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阶段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次一、我国的死刑制度急需改革二、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三、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对策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围绕死刑制度,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国的死刑制度急需进行改革;第二个问题,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难点;第三个问题,我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对策。一、我国的死刑制度急需改革当今我国的死刑制度急需进行改革是个重要的热点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首先,从国际社会来看,限制和废止死刑已成趋势。在人类有了阶级、有了法律、有了国家后,死刑长期处于耀眼的地位,只有在近几百年才对死刑的存在合理…  相似文献   

7.
区际法律冲突是指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我国在伟大领袖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引领下,出现了"一国两制四法域"的局面。近年来,随着大陆地区、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四地相互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活交流的不断加强,四地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越来越密切,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并且呈现出繁杂多样的情况。为了更好的促进和维护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好的实现各地区的繁荣昌盛和和谐社会,以及更好的维护国家统一,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的有效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死刑制度的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奴隶制社会时期。在由奴隶制社会逐步发展到封建制社会,再由封建制社会发展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死刑制度一直被传承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死刑制度的存废逐渐成为刑法学家们争议的焦点,而死刑逐步废除说得到了大量学者的支持。在这一学说中,强调了死刑制度现今存在的必要性与死刑罪名逐渐减少的必然性,为我国死刑制度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可行的阶段性发展方向。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通过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政治需求和民众的普世价值两个方面,简析我国死刑制度长期存在的历史缘由。  相似文献   

9.
论“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刑法史中的重要法律制度。它在历史上曾存在了两千多年,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成熟最后走向衰落的过程。虽然,从新中国建立开始,这一制度就已被废除,但审视一下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的"取证难"问题就可知道,这一制度在今天的社会仍有发挥作用的余地。因此我们应正视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并将它纳入现有法律体制中。  相似文献   

10.
生存和发展问题是人类自身最基本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本质就是农民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的实现与发展.现有的农业补贴制度对发展中成员的生存权和发展关注不多,还无法实现发展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需要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对农业补贴法律制度进行创新性发展.通过对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借鉴,构建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的"黄箱"农业补贴法制度;通过对多哈回合中"蓝箱"改革的研究,构建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的"蓝箱"农业补贴法制度:从"绿箱"补贴的十一个内容,结合中国实施情况,构建中国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的"绿箱"农业补贴法制度;由于现有的农业补贴制度的局限性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创新性地建构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的"白箱"农业补贴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监管是个全球性的课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正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和保值升值问题,探讨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监管问题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放眼全球,时刻关注国外社会保险基金法律监管的发展动态.通过比较研究,提出言之有据且切实可行的观点和看法,以求这些观点和看法能对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法律监管制度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默  黄兴 《北方法学》2012,6(3):159-160
<正>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举办的2012年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制度完善与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于4月14日至15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制度革新与法律保护"、"互联网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四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封建制国家行政法是调整封建制国家的组织活动和管理工作中所产生的一切行政法律关系的法规的总称。在这些行政法律关系中,突出的是皇帝与臣僚的关系、中央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的权力分配关系,其实质是维护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度生产关系的确立,刺激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为封建行政立法奠定了物质基础。封建的官僚制度取代了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度,官吏由君主任免,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吏考核制度、俸禄制度和官吏的告老休制等,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并逐步完善封  相似文献   

14.
正目次一、"分权酒店"内涵界定二、"分权酒店"法律关系分析三、"分权酒店"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四、"分权酒店"的法律规制五、结语重庆美尔地产所推出的"分权酒店"作为一种全新的度假模式,将房地产业、饭店业、旅游业结合起来,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笔者认为,分权度假在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律制度还没有制定。这与党的十七大提出改善民生的理念是不相适应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从制订《社会养老保险法》入手,规范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蒋传光 《法学家》2005,(6):111-119
中国是一个有着宗教传统的国家,宗教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着重从中国远古时代"神权法"的产生、宗法制传统宗教的"孝"和礼仪、宗教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指导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宗教观念在具体司法制度中的体现这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宗教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由"万科的捐款门"事件,引发了一场业界评判公司捐赠的风暴.本文从事件所引发的三个问题入手,并分析其后的原因,结合我国法律规定,提出了弥补公司捐赠法律漏洞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目前存在不少问题,应从激励型规制、信息规制、法律规制、综合规制四个方面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凸显了很多问题.环境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组成部分从各个角度提供方法去解决.本文从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着手,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我国应该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并且,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从原告资格和激励机制这两方面主要分析和总结如何建立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促进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治理面临严峻的形势.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法律文件,初步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的法律制度,但在立法执法、资金技术、恢复评估及维护等制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从加强生态恢复立法、完善环境准入制度、规范保证金制度、健全生态效益评估制度以及生态恢复后的维护制度等五个方面对我国的矿山地质环境生态恢复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