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是WTO多边贸易协议有效执行以及国际贸易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目的在于探讨争端解决机制的运用及其应对措施对保护我国的经济利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略论中国的选择性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过渡性保障措施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的保障措施,其规定的实施条件比WTO《保障措施协议》要宽松,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规定,我国应在履行协议时通过解释争取变更这种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的保障措施,违背了WTO基本原则,其规定的实施条件比WTO《保障措施协议》要宽松,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规定,我国应在履行协议时通过各种应对措施改变这种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4.
根据WTO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处理机构、基本程序和性质,我国必须培养精通WTO协议的人才,尽快完善国内立法,建立投诉应诉的快速反应机制,区分“违法之诉”与“未违法之诉”,用尽WTO争端解决机制所允许的所有程序,积极执行DSB的裁决。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创设了投资补偿争端调解机制,但未规定两岸投资争端解决机构所作调解协议的执行保障模式,亟需进一步规范。虽然两岸投资争端的主体双方并非平等的民事主体,但调解协议达成后的投资争端补偿方式为典型的债权之履行,调解协议在性质上属于"特殊"的民事合同。故而,在现行法律架构下,可依民事诉讼中的司法确认程序赋予调解协议申请强制执行的效力。应尽快以司法解释的方式明确该类案件的管辖法院、受理条件、审查标准、效力与执行等内容,依法保障两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6月 2 2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左立克的要求 ,启动了对外国钢铁制品进口的保障措施调查程序。 2 0 0 2年 3月 2 0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实施临时保障措施。从保障措施的含义、法律制度及其地位入手 ,提出我国在加入WTO后在保障措施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29日,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至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有了明确的法律框架。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模式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WTO的保障措施制度主要体现在GATT第19条和《保障措施协定》中。起初,GATT1947第19条规定得十分简单,它赋予所有成员方实施逃避条款的权利,但要求通知此情况,并允许其他贸易伙伴因其贸易损失而主张补偿或实施报复的权利。不幸的是,如此简单的规定并未能防止冲突的发生。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加强GATT第19条的制度缺陷凸显。为此,世贸组织成员经历多轮艰辛的多边贸易谈判达成《保障措施协定》,《保障措施协定》就保障措施的实施条件、程序及相关概念作了详细、明确的界定。然而,实践中成员方在依据《保障措施协定》实施保障措施时仍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9.
WTO主张各成员实行贸易自由化,并对贸易自由化的风险相应地制定了诸项协议或条款加以防范,允许其成员建立自己的符合WTO规范的保障机制.在GATT生效以来的40多年的历史中,保障措施一直未被各缔约方认真严格地履行.乌拉圭回合将保障措施列为谈判的议题,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GATT第19条为基础和以《保障措施协定》为主要标志的保障措施制度.中国即将加入WTO,此时应全面深入地探讨WTO有关协议中的一系列保障条款,适当加以运用,并制订我国的保障措施法律制度,以保护我国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6月 2 2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左立克的要求 ,启动了对外国钢铁制品进口的保障措施调查程序。 2 0 0 2年 3月 2 0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实施临时保障措施。本文从保障措施的含义、法律制度及其地位入手 ,提出我国在入世后在保障措施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善意原则作为国际法基本原则之一,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DSB)之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善意解释原则是依托于"国际贸易体系的可靠性与可预期性"这一基础要求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WTO体系下的环保条款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霞 《外交评论》2002,27(1):42-47
WTO环保条款是一类因环境保护的目的而对自由贸易所作的限制性条款。它被规定在WTO若干协议中,并对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该类条款的分析及就WTO对这类争端解决实践的探讨,提出了中国加入WTO后对该类条款的积极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东盟十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制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各国的相互合作过程中,争端解决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争端解决机制协定》(CAFTA争端解决机制协定)为中国和东盟全面的经济贸易合作奠定了法律基础和提供了法律保障;WTO的争端解决程序是从GATT1947争端解决程序发展而来,历经半个世纪,不论从制度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效果来看,都日趋成熟并运行稳健,已日益成为通行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与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制度的介绍并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使前者吸取后者的成功经验并在后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为了更好地融入这个多边贸易体制,我国应该积极地参与争端解决。本文旨在探讨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我国应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论非政府组织在国际争议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诉讼程序以及WTO争端解决机制中均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法庭之友”身份出现,虽然尚未能够成为一个国际法主体,但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者而出现。我国应借鉴国际争议解决机制中的相关做法对我国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非诉讼民事纠纷解决制度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手段.日本民事调停法具有自己独特的立法背景及鲜明的法律特点,不仅体系完整,而且可操作性强.日本民族的变通兼容与战事不断的历史背景奠定了日本现行民事调停法在纠纷解决机制中的较高地位,它不仅保护了消费者权益,而且满足了双方当事人的愿望.日本民事调停法在调停技法上,借鉴了美国的先进经验,逐渐从有评价力的向有助成力的和有变容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授权报复,是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最有威慑力的执行手段。但对于如何终止报复措施,DSU并未明确规定。在2008年10月审结的"美国——在欧盟荷尔蒙争端中继续中止减让"案中,上诉机构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回答。从基本案情入手,讨论本案暴露出的问题,并通过解读上诉机构报告予以回答和解释,可为我国致力于DSU的修改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调审分离的视角入手,提出合理整合现有的调解、仲裁和诉讼机制:依据案件是否经过调解作不同的分类处理,在诉讼前对非诉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诉讼立案时建立立案调解及速裁机制,诉讼中以诉讼和解机制代替诉讼调解,并设置专门的调解组织,使主持调解的组织和人员专门化。  相似文献   

19.
在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中,诱惑侦查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侦查方法,对于通过诱惑侦查措施所侦破的毒品犯罪案件,如何对被引诱人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定性,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一般来讲,对于通过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措施所破获的案件,对被引诱人应以犯罪未遂论处,而对于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措施所破获的案件,则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0.
刑事案件能否及时侦破,关键在于侦查取证。近年来披露的冤假错案,都集中反映了侦查取证的失误和不足。为此,文章从支持公诉的角度出发,对侦查取证的主要内容、要求、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地阐释,并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