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永红  张苏敏 《河北法学》2005,23(12):85-88
关于司法公正的理解存在两条迥异的逻辑思路:一种认为在司法活动中应当以追寻客观事实为出发点,以实现实体公正为目标,并以社会标准对司法公正与否进行评价;另一种则认为在司法活动中应当以法律事实作为逻辑起点,从而追求程序公正,并以法律标准对司法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在比较这两种思路的基础上对司法公正进行后者意义上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司法公正论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司法公正是法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的主体是以法官为主的司法人员。司法公正的对象包括各类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前者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后者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整体公正与个体公正的关系反映了司法公正的价值定位和取向  相似文献   

3.
孙婷 《法制与社会》2012,(26):20-21
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全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司法公信力,而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产生的基础和保障.司法公正又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都是构成司法公正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推进我国法治进程,提高司法公信力,研究程序公正的价值、提升程序公正的地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杨冠锋 《法制与社会》2010,(18):26-26,31
司法公正是法治的基本要求,而程序正义是司法公正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认真分析了程序公正的内涵,并揭示了程序正义的要素标准。文中建议我们应当努力改变司法领域长期存在着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着力维护程序正义,使程序正义成为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杨帆 《政法学刊》2001,18(5):30-31
公正是刑事司法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起诉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其公正价值包括二层含义一是实体公正;二是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是指在起诉阶段正确认定案件事实,运用法律。程序公正强调在起诉阶段加强对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作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宫楠 《中国公证》2014,(12):73-76
正公正是"法"最高的和最永恒的价值追求。司法公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解决社会冲突所持有的理想目标和法律价值,特别是在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形成过程中,人们一直将司法公正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准。可以说,古往今来,人们对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与评价一直相伴随,司法公正的标准与司法公正的评价标准也一直是难分彼此。所以,什么是司法公正,用什么标准来评价  相似文献   

7.
公诉案件质量攸关司法公正。科学、完善的公诉案件质量保障体系应当包含四个方面:完善的公诉案件办案责任机制;合理的公诉案件侦诉协作机制;严密的公诉案件质量监控机制;公正的公诉案件质量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8.
司法公正是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理解司法公正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司法公正的两个维度。程序公正优先和实体公正优先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缺陷,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司法理念和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杨思斌  张钧 《法学杂志》2004,25(3):47-48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是理解司法公正的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司法公正的两个维度.程序公正优先和实体公正优先都有各自的不足和缺陷,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辩证统一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司法理念和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潘胜忠 《法学杂志》2001,22(5):47-48
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 ,担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打击违法犯罪、调处矛盾纠纷、裁判是非曲直、维护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这一性质决定了法院应当是最公正、最讲理的地方 ,决定了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由此可见 ,追求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最基本也是最高的价值目标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的生命线。  一、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前提所谓程序公正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各类案件时 ,根据三部诉讼法的规定 ,在审理案件的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诉讼程序的规定办事 ,以确保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能够得到有效实现。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  相似文献   

11.
一、司法公正 (一)司法公正和形势的关系 司法公正是根本,形势变化却具有多样性,不能作为依据。不能让司法公正服务于形势,换句话说不能为形势需要而牺牲司法公正。只讲为大局服务,为中心服务,为政治服务而牺牲司法公正,是不可取的。 (二)司法公正的基本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司法公正的基本构成是两个方面,即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 程序公正,是指按照刑诉法规定的规则、步骤、要求办案;实体公正,是指依照实体法,严格区分罪与非  相似文献   

12.
两高三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反映了我国司法实践的迫切要求,对保障办案质量,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执行和应用该《规定》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挑战。一是司法观念的挑战。《规定》秉持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凸现了程序价值,这与我国政法三机关历  相似文献   

13.
论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谢佑平  万毅 《中国法学》2002,(5):129-139
司法公正涵括了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层涵义。程序公正指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公正地对待作为当事人的冲突主体 ,保证冲突主体能足够和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愿望、主张和请求的手段及其行为的空间。而实体公正则是指判决结果对案件真实情况的准确再现以及法律适用的正确无误。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结构性缺陷正在于公正的缺失。而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的目标定位正是为了重塑司法公正。为此 ,在改革的动力资源上 ,必须依赖国家与社会的双向互动 ,在改革的路径选择上 ,需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走创新型制度移植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讲的司法,系指法院适用国家法律的权能。司法公正应是司法权威及价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得到至高确立,并为人们所普遍感知、接受和认可。绝大多数人认为司法公正应是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价值反映。笔者不反对这一观点,问题是程序公正和实体来自于什么样的法制环境?因何诸多程序和实体均公正的裁判却得不到社会和人们的普遍尊重和信任呢?这说明司法公正不单是在司法的本身,而肯定是另有其原因的。法学家马丁说得好:“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取法乎上得其中——关于程序公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程序价值理论的发展和人们对司法公正认识的全面深入,程序公正不仅成为实体公正的要求,而且成为程序自身价值的客观要求。 一、程序公正的内涵 人们对诉讼程序的定位,经历了一个由程序工具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正与刑事诉讼程序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对司法机关提出的起码要求 ,也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所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由于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序公正与否对实体公正能否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有关刑事诉讼的改革就成为我国目前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实践中影响程序公正的几个突出问题 ,涉及证人出庭、证据移送、举证责任和简易程序。  相似文献   

17.
舒隽英 《法制与社会》2011,(33):255+262-255,262
办理刑事申诉案件和刑事赔偿案件是检察机关控告申诉部门的重要职责所在,具体办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检察机关自身的执法公信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但是,现行刑事申诉、刑事赔偿案件质量评价标准尚存在一定不完善之处,本文试从实体公正、程序合法、监督到位、效率适当和效果良好五个方面对刑事申诉、刑事赔偿案件质量提出更加科学、全面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07,(2):5-5
——坚持司法公正:排斥不当干扰,防止枉法裁判。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地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排斥一切不当干扰,坚决防止枉法裁判,是司法公正的前提与基础。坚持司法公正,必须做到平等保护;要在程序公正的基础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实体公正。——坚持司法效率:坚决杜绝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民事审判的公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有违民事审判公正性的情形笔者认为,实践中,只要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高效和为民,也就实现了社会公众所期盼的司法公正。近年来,全国法院通过开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法官素质以及“公正与效率”、“司法为民”等各种专项教育活动,案件质量和效率已大大提高。从全国性的执法大检查和各地法院经常开展的案件质量评查来看,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反映司法不公的问题查实下来绝大多数是程序上存在遗漏和偏差,真正因实体不公导致错判的很少。而程序不公正的问题又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公开审判未能完…  相似文献   

20.
尹宁  潘星容 《政法学刊》2009,26(6):52-56
实现公正是法哲学的核心问题。在我国推进法治建设的今天,尤其是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纠缠在一起,在这样一个价值观剧烈冲突、客观标准剧烈变动,对于实体是否公正不好判断的情况下,程序上的公正就尤为重要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发生冲突时,应有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期实现司法公正,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