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全 《群众》2023,(10):35-36
<正>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之举。近年来,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以“生态化、轻量化、市场化、艺术化、价值化”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宜居、宜业、宜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获“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称号,镇党委获评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2.
高清 《群众》2022,(15):8-9
<正>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实现高水平融合、互动、协同发展,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  相似文献   

3.
张壮 《桂海论丛》2022,(3):106-112
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是广西给玉林市建设发展的新定位。玉林市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对广西在新格局下探索多重国家战略联动发展经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以及促进玉林市实现转型升级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玉林市推进“两湾”产业融合发展有成效,但也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内循环发展格局、畅通融合大通道、强化融合要素支撑、供给高品质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玉林市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从实施强产业、强内循环、强枢纽、强要素保障、强公共服务五大战略入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玉林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张溁  孙雨花 《半月谈》2021,(1):96-96
能源金融贸易区作为国家级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的重要功能区,以打造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为使命,紧抓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叠加期,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城市社会和生活配套、高标准生态建设,探索“三生融合”之路。能源金贸区正成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的实验地,大西安经济崛起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5.
禹会成徐兵 《群众》2017,(16):47-48
土地是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当前各类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类产业融合发展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现行土地分类制度、刚性的土地用途管制、单一的土地供应制度、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和集体土地市场交易不畅等因素,还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对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的快速适应,还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客观要求。现行土地分类制度难以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以前能准确地划分一二三产业,土地用途可以准确地分为工业、商业服务业和住宅等,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把现代服务业和工业进行了融合。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地方经济需求为导向,对接产业发展需要,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是应用型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生动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以河南城建学院能源学院的人才培养为例,从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出发,探索产教、专创双融合的人才培养提升路径,从而为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秋冬以来,“围炉煮茶”频频“出圈”,在各大社交平台上频频“吸粉”。作为新消费风潮,“围炉煮茶”既融合传统文化,又符合年轻人消费时尚。国内文旅市场偏好的最新变化,事关浙江文旅产业迭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激发消费新活力、扩大国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宫照军 《群众》2022,(4):25-26
<正>如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趋势愈发明显,生产性服务业正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生产性经营和国际商务活动为重心的现代法律服务业获得了迅猛发展,通过面向企业、产业和社会组织提供高层次、知识型、专业性的诉讼和非诉服务,越发成为促进产业循环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以及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加快现代法律服务业发展是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战略举措,更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外贸大省,加快发展现代法律服务业,  相似文献   

9.
郑春平 《群众》2023,(10):50-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我国媒体深度融合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新要求。媒体融合自2014年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总体要求从“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到2020年“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再到二十大报告中的“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信息技术变革的高度重视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0.
李雄 《今日海南》2023,(7):10-11
<正>海口国家高新区(下称“高新区”),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海南自贸港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是海南自贸港唯一涵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的重点园区。走过三十余载栉风沐雨奋进路,高新区不断以新探索、新跨越、新成效,打造带动海南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高效动力源。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和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打造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推动大健康与生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擦亮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全力“东融”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赋予贺州市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新使命。“东融”是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招商引资,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和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专创融合”人才培养的需求,文章提出“学练赛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深入分析并提出“学练赛创,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新文科+产业+思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阐述该模式的构建、创新点、学产平台资源体系建设的实践应用。通过该模式的实践证明,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的“专创融合”教育体系建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让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皆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均从国家层面指明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以湖北省为例,可以从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产业的集聚程度、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产业协同发展力度等几个方面对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一个具有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现代服务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绿色生态链与产业链相协调、产业链与政策链有机融合的,融创新型、现代服务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型、新生态型于一体产业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何春明 《群众》2024,(2):27-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沪苏两地首个省级政府层面合作共建园区。集聚区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由上海临港集团作为开发主体,实行“管委会负责行政管理服务,开发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近年来,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三新”产业,充分发挥沪苏合作优势,努力建成符合高起点战略定位、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融合集聚区、机制创新试验区,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首批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服务中心地级市中心”和“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  相似文献   

16.
杜传忠 《人民论坛》2022,(24):22-25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王伟杰 《理论月刊》2022,(12):83-9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建设“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康养旅游逐渐成为民众出行消费的新常态。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防疫日益常态化生活化的情势,急需利用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5G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赋能康养旅游产品设计,发展探索人体康养“旅游处方”的“智慧康养旅游产业”。贵州省素有“山地公园省”的美誉,近年来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智慧度不断提升。然而智慧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仍面临着“数字鸿沟”、智慧化程度较低、人机主体博弈、产业链融合程度不高、产业信息化平台泛滥等挑战,亟须完善跨业态无边界康养旅游场景设计,打破智慧化建设圈层壁垒,践行“人体机用”的实践准则并建立健全智慧康养旅游行业标准,以实现“医养旅游”“动养旅游”“怡养旅游”“食养旅游”“天地养旅游”的智慧化建设,助推贵州智慧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以此为借鉴为其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  相似文献   

18.
罗旋 《人民论坛》2020,(12):156-157
区域协同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体现,区域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引擎,另一方面为制造业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通过吸引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要素,完善相关激励引导政策,更好地打造区域“文化+制造业”融合圈,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沈和  吴江 《群众》2020,(2):21-22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的一种高级形态。2019年11月18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升级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好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农高区”),既要系统谋划,更要落实关键举措,使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强大新引擎,带动我省现代农业建设全面迈上新台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为推动全国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服务融合创新作为服务经济时代产业创新的主要范式,可通过产品层面的融合创新使三大产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融合创新产品满足人民高质量的需求,可通过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融合创新培育新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可以从三个方面推进服务融合创新培育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构建有利于服务融合创新的制度政策环境;建立服务融合创新平台;注重对跨界复合型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