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市委着眼于夯实小康基础、构建和谐农村,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改进执政方式,理顺行政体制、提高工作效能,大力推行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一肩挑”。到2005年底,3058个村实现“一肩挑”,占全市农村的90.5%。2006年,在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全市132个乡镇全部实现“一肩挑”。通过实行“一肩挑”,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一、积极探索,有益尝试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方式的有益探索。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2.
时下,有些地方在村级组织建设中,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由一个人担任(俗称“一肩挑”)。从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不宜推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理顺村(居)党总支部、村(居)委会(简称村(居)“两委”)之间的关系,崇左市委在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以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精心组织,大力提倡村(居)“两委”正职“一肩挑”,取得了明显成效。村(居)“两委”正职“一肩挑”在崇左市得到广泛推行,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对边境农村地区的领导,巩固党在边境农村执政地位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利于理顺村‘两委’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农村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基于这样的明晰认识,抚顺市委结合2007年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环顾世界执政党执政史,党政“一肩挑”并不仅仅是无产阶级执政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这个长远目标的使命而实行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执政方式,而且也是世界执政党所采用的最一般的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6.
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是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突出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而以往一些地方却抓偏了方向,有的一味高投入建基础设施、高规格配硬件,有的片面要求机关单位送钱送物,有的干脆就糊弄糊弄、应付应付,导致整顿之后“软弱涣散”继续“反复”“反弹”的情况频繁出现。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找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的切入点,将力量用错了地方,没有坚持做到“分类施治”“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7.
郭萍萍 《理论建设》2020,36(1):94-98
农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模式具有明显的整体性治理色彩,福建省邵武市在推行这一模式方面取得诸多成果。但"一肩挑"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地方投票未能准确反映村民意愿、少数地方未能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一肩挑"负责人未有效协调农村"两委"工作。这些问题主要归因于:新构建的机制整体上不够完善、诸多人员尚未适应"一肩挑"这一新的机制。建设"一肩挑"运行的长效机制的路径主要有:坚持基层民主推选,确保选举真实合法有效;拓宽人选渠道,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健全监管机制,提升整体性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8.
省委组织实施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要求,大力推行村"两委"负责人"一肩挑",力争今年村"两委"换届后,"两委"负责人"一肩挑"比例达到70%以上。为确保实现目标要求,大安市在村“两委”换届中,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南阳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大力推行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4+2”工作法,有效地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了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在推进基层民主中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兴安盟扎赉特旗近年来抓住村民委员会换届的有利时机,提倡村党支部书记依法参加村委会主任的竞选。大力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村级领导体制。通过“两票制”的选举办法。选定了48个嘎查村作为先行试点单位。实践证明,书记、主任“一肩挑”,既是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黄南州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从维护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快农村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出发,本着关键抓人,重点抓村,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着重围绕提高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和依法执政能力,在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些基层农村进行了村书记与村主任、乡(镇)书记与乡(镇)长等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一肩挑”的尝试。从实践情况看,这种交叉任职的方式,对于减少人员编制、降低财政支出、防止推诿扯皮、提高决策效率等,都大有好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一肩挑”在“减员提效”的同时,权力也更为集中,因而一旦操作不慎,“一肩挑”极易演变成“一言堂”。因此,在实行“一肩挑”时,就有必要加强对“挑者”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同时要加紧建立健全相关的议事决策机制和配套的监督约束机制。在议事决策方面,要尽量规范程序,拓宽言路。以村级…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其执政本领的高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和大局。笔者认为,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本领必须具备“四力”。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0,(5):45-4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农村党组织书记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具体的贯彻和执行者,是党与群众、政策与实践的重要“焊接点”。要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培养、打造一大批“五型”村党组织书记。  相似文献   

15.
杨莉 《学习月刊》2010,(2):99-99
荆州市沙市区推行的“居民说事”制变.是对基层群众自治形式的创新,是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对于扩大社区参与、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同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由于该制度是建立在平等参与、良性互动、利益共赢基础上的工作机制.开辟了和谐社区建设的蘑要途径.推动了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世勋 《奋斗》2008,(6):32-33
十七大报告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我党推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执政理念,为我们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省有些地方相继推行了“两田制”,即把土地划分为口粮田和承包田。口粮田不交各种税费,承包田交承包费,承担“三提五统”、国家定购任务等费用。还有些地方除口粮田外,其余土地收归集体,招标承包,集中连片种植,名曰“规模经营”。这些做法,多数不符合中央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求,危及我国现行的农村基本制度,加重了农民负担,个别地方扩大了两极分化。我国1980年前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生产关系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制度实行十…  相似文献   

18.
达县按照“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推动‘三农’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学习文建明,真情服务老百姓”为主题,以“建设幸福乡镇、建设幸福农村”为目标,按照“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以学促干、以干验学”的原则,突出在实践中创新学习,促进了“文建明工作法”长期化、本土化和深入化。  相似文献   

19.
执政文化,是执政阶级或政党凭借国家政权推行意识形态、行为准则、制度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情感态度,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方面为主要着眼点。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客观上对孕育于其中的、包括执政文化在内的各种要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执政文化而言,这种要求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在精神文化方面表现为以“阶级斗争”为核心向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设的细化;在制度文化方面表现为“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为人民谋利益”宗旨在新时期制度层面的体现;在行为文化方面表现为在抵御风险、拒腐防变中彰显“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面临许多挑战,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建设。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这一永恒课题,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努力开创基层党的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