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未人(本期平民研讨会主持人,《南风窗》今年四月号《在十字架的行列里》的作者、:为什么宣传了几十年的马列主义、无神论,还会有不少青年去拜上帝、菩萨呢?]一州青年-改革开放走在前列的城市的青年,思想就真的那么棍乱吗了这类问题引  相似文献   

2.
当您精神上口渴的时候,《南风窗》就在您的身边,犹如一杯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1997,(10)
《南风窗》杂志在今年8月号发表了总编辑秦朔致读者的一封信,信中希望读者能帮他当一回“总编辑”,为《南风窗》“找题目”,出谋划策。姚先生是四川成都人,目前在深圳承包着四川一间企业。看到8月号的这封信,他第一时间把电话挂到了本刊编辑部。姚先生说,特区的业余生活虽然丰富,但他却什么爱好都没有,他不打麻将,不唱卡拉0K,更不好保龄球什么的,做生意之余,他唯一爱好的,就是买书和看书,目前,他的个人藏书超过10万册。姚先生说《南风窗》是他每月必读的一本杂志,他最喜欢我们的“独家策划”,建议我们可以做一些有国际影响的题目,比如柬埔寨最新局势等等。他还向我们推荐了一套影响世界未来的书籍,并热心地告诉我们这些书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得到。另外他还希望我们继续做一做中国的贫富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的热点。姚先生说,如今的生意人,已经越来越多地加入进”读书一族”的行列,他希望能与本刊多些交流和沟通,互相聊一聊读书心得,互相受益。于是,在放下电话之前,我们约定。以后每月至少通一次电话。还有许多读者和姚先生一样,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信息和建议。“城市故事热线”代表《南风窗》所有的工作人员,谢谢大家。金秋十月,又到了征订季节。今年,“城市故事”将继续为我们的热心读者赠送带有《南风窗》特色的纪念品。同时应广大读者朋友的要求,我们还将在我们的热心读者当中开展“读书”活动,为大家介绍一些好书。只要您将1998年订阅《南风窗》的订单复印件寄来我社“城市故事”,写明回邮地址、姓名和邮编,我们便会将您的名字编入我们电脑里的读者名单中,并在节日为您寄去我们的祝福。如果您无法在当地邮局订到明年的《南风窗》,亦可将订费寄来杂志社直接订购。至今为止,“城市故事”已经拥有过千名热心读者。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互相交流,互相鼓励,获益良多。而在未来的岁月里,希望有更多的热心读者,与我们携手,共创明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鹿鼎记》:英雄的终结 《南风窗》:古人说“侠以武犯禁”,今天亦有一些知识分子认为武侠小说的精神内涵和现代法制精神相违背,对此,您有何看法? 金庸:当初写作时没有太多考虑评论界的观点,主要想争取某种社会影响,为了吸引读者,让普通老百姓也觉得好看。我在小说中力图表现对下层社会的关注,特别是那种远离高高在上的庙堂的生活。 《南风窗》:您很谦虚,说是为了“好看”,可我们读您的小说,常常会被打动,  相似文献   

5.
也许你是新朋友,也许你是老朋友,但是当你翻开这一本标明“’93新版本”的《南风窗》试刊时,你也许都能感到出乎意料的惊喜。《南风窗》,一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脱颖而出的有独特口味与魅力的杂志,一本被誉为“吹一股清新健康的南国之风”的“广东十佳期刊“(之一),七年半  相似文献   

6.
刘阳 《南风窗》2007,(14):35-36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许多病人称呼您"救命先生",还有人说您是"当代张仲景"。现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非常极端,  相似文献   

7.
1985年4月,《南风窗》在广州诞生。当时的广州,刚刚和其他14个城市一起,被确定为特区之后的沿海开放城市。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时事政治类综合月刊,《南风窗》秉持“让从零开始的人说话”的宗旨,贴近人民,敢抓难点、热点、敏感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被誉为“刊林奇葩”,在海内外均享有一定影响。1988年,中国记者协会、中国新闻学会还在北京专门举行了《南风窗》办刊实践研讨会。 进入90年代中期,《南风窗》以创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新闻分析杂志为目标,以“聚焦政经,相约成功”为办刊宗旨。改版后的《南风窗》,以透视时事经济热点、传播进步观念为己任,以公正、深入、理性、前瞻的姿态对时政、财经、社会热点进行深度分析,体现社会正义,反映百姓呼声,强调专业分析和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1998,(1)
崭新的一年,崭新的《南风窗》。更好的印刷质量和更精美的纸张,让我们付出了更多的金钱和精力,但您一定会发现,今年订阅《南风窗》,并没有花更多的钱。不减价而上档次,行家们都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们就不怕亏?”说句实在话,我们怕的。有哪一个办杂志的人,不是在苦苦经营,不怕亏本呢?然而,十几年来,我们的一大批忠实的读者,一直默默地支持着我们,用他们的心和情谊。我们唯一可以做的,便是把杂志办得好一点、更好一点。于是,我们决定冒险。我们知道,只有真正提高杂志质量,才能更广泛地吸引读者,把《南风窗》办成一份全国精品大刊,这才是我们最后的目标。在新的一年里,“城事故事热线”仍将为她的读者继续建立“热心读者档案”,您只需在1998年2月份之前将1998年订阅《南风窗》的订单寄来“城市故事热线”,我们将为您寄上一份纪念品。如要加入“热心读者”的朋友,请注明。  相似文献   

9.
自本期开始,《南风窗》“独家策划”与您见面。 在这个“策划的年代”,请您看一看,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 我们全情投入,我们团队合作,我们倾尽全力,我们费时良久,是为了在每一期上都塑造出让您惊喜的那一份文化空间。这份空间,您在其它媒介上看不到。 希望您不会错过,希望您来点题或评说,希望您向更多身边的人传播。 让我们共同把“独家策划”办成《南风窗》的一个新的拳头产品。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让它“好得不平凡”。  相似文献   

10.
劳工问题是制度性问题《南风窗》(以下简称《南》):您是文学博士,按照常规,是应该在大学里教书育人、吟风弄月,为何会走上为劳工谋求权益和发展的道路? 刘开明(以下简称刘):1997年我博士毕业,因为读书时欠了一些债, 就想去南方挣点钱,本来已经联系到广州的一所大学教书,但听我在深圳的同学说,深圳工资更高,就来了深  相似文献   

11.
答刘进读者     
最近两期《南风窗》出版后,阿蓝听到和看到了一些热心读者的意见,说《南风窗》很多版面采用了文字加衬底灰网的设计,“白雪公主”成了“灰姑娘”,年纪大的人读起来很费力。阿蓝就此问题特意请教了我们  相似文献   

12.
李北方 《南风窗》2013,(6):42-44
在一些有共识的问题上,一些管理是可以搞精细化的。但我们的问题是,政策一般比较虚,弱化这个,强化那个,都是些努力方向,具体的评价标准却没有。政治纲领是讲方向讲理念的,笼统点可以,但必须配套一套东西。机构改革边际效应明显递减《南风窗》: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先后进行过6次政府机构改革,本次大部制改革将是第七次了,职能转变一直是改革的目的。您如何评价过去的机构改革的成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有哪些不到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南风窗》1997,(10)
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南方为全国的读者输送了南方改革大潮中最新的信息和思想观念的话,我想应首推《南风窗》和《南方周末》这一刊一报。我们办公室从1997年开始,人手一份《南风窗》,她强烈的时代感常常令我们耳目一新。特别是一些人物在个人  相似文献   

14.
唐小兵 《南风窗》2013,(19):86+88
在这个古老国家此时此刻艰苦备尝的新陈代谢中,知识人和媒体人有着不可躲避而不忍躲避的公共责任,《中国这十年》浓缩的《南风窗》人情怀,正继承了传统中国士大夫论政议政的精神遗产。《中国这十年》是《南风窗》进入新世纪以来10年(2003~2013)的精选集。透过这个选集,可以窥察到中国在这10年的变迁轨迹,更可以体察到作为当代中国标杆性的媒体之一,《南风窗》在面对这个巨变时代的探索和阵痛时,究竟在守护怎样的一些价值和理想。在我看来,除了在践履"新闻人,应该是社会的观察者、记录者、思考者  相似文献   

15.
致读者     
《南风窗》1996,(12)
朋友,在过去的1996年,我们相逢在《南风窗》。这一份缘,将在你我心中永存。今年第三期连环奖的获奖名单已经抽出。在纸上,我们公布的是您的名字;在心里,南风窗人永远感谢您的这一份厚爱。1997,我们将继续向您奉献最好的,最精美的,最真诚的……  相似文献   

16.
最近阿蓝从中国国际书店获悉,《南风窗》已发行到美国、日本、西德、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典、加拿大、牙买加、巴布亚新几内亚、香港等地。阿蓝忽然想起1985年的夏天,一位陌生的姑娘来到杂志社,怯生生地问,明天她就要同家人出国定居,她可以把《南风窗》带出去吗?在国外能订《南风窗》吗? 当时《南风窗》刚创刊不久,海外发行的渠道尚未接通,阿蓝只能不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读者,在《南风窗》创刊两周年之际,您知道本刊读者的基本情况吗?您想知道这些“上帝”的意见、看法吗? 不久前,我们对二千名广州人进行了有关《南风窗》的问卷调查。根据随机抽样原则,我们在广州市内的十九个邮局中,抽出八个,然后再按订户的比例发放二千份问卷。一个月之后,28.9%(578户)的订户依期把问卷寄回给我们。据行家认为,在同样情况下,此回收率稍高于国外的。经计算机统计表明,《南风窗》的读者中,干部约占51.9%,29.58%是工人,8.48%的是学生.0.52%是军、警,2.25%是离退休人员,0.35%是个体户,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1986,(5)
今年3月13日晚,广州青年管理现代化协会与温元凯教授进行座谈。下面是部分谈话记录。问:温教授,您看过《南风窗》杂志吗?温:看过,我已经帮你们做过义务宣传了。南风窗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全国都应该开开南风窗。我这次是到香港去开一个国际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9.
致读者     
《南风窗》1986,(6)
亲爱的朋友!您的信收到了,您的赞扬声、抱怨声,我们都听到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您说,您所在的省市无法订到《南风窗》杂志。是的,今年有部份省市没开展征订工作,我们正与邮局等部门设法共同打开这个局面。目前,您可以在本地邮局零售中心购买,也可以向本刊办理邮购(汇款到广州市法政路30号本刊经营部,每期加邮费三分,如挂号加一角二分)。  相似文献   

20.
“以搭桥和沟通为己任”,“在夹缝中找出新路来”——广州《南风窗》杂志在新闻改革中大胆探索的新鲜经验,引起了中国新闻界高层人士的重视。9月12日,中国记协、中国新闻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南风窗》杂志办刊实践研讨会”。《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杨翊、王飞、李普、杨子才,中国新闻学会常务副会长钱辛波,中宣部新闻局局长王福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代所长孙旭培,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甘惜分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