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和欧洲共同体建交十年来,双方在多方面发展了关系。特别是从一九八一年共同体与中国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后,短短数年之内,双方的合作项目已达六、七十个,合作领域发展到能源、信息、生物技术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丁人 《瞭望》1984,(22)
我国与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已经九年了,双方贸易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政治关系与科技文教合作交流也有了明显的加强。然而,我国与共同体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还有巨大潜力,双边关系还有很大发展余地。明年是中国与共同体建交十周年,双方将可在头十年的良好基础上,迎接第二个十年合作关系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过去一直是阻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两国建交后,台湾问题也一直是笼罩在双方关系上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正因为如此,过去25年来呈现出的北京和华府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阴晴无定。不过,这里面有一个规律性的东西,即凡是华府严格  相似文献   

4.
今年中国和欧盟迎来了双方建交30周年。9月5日,中欧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北京举行,中欧关系进入了“最具有活力和卓有成效的时期”。作为国际舞台上两支不断上升的力量,中欧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双方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立场。在双边关系方面,中欧相互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自明的。2004年,扩大的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跃升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5.
中欧之间发展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关系的模式成为大国关系的独特典范。金秋时节,第八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今年时值中欧建交30周年,双方领导人有机会再次在一起总结双方关系发展历程,规划未来,意义重大。期间,中欧双方还举办了第二届“中欧工商峰会”。中欧双方参会企业代表阵容庞大,商界巨子精英荟萃,共商“和谐发展一共享繁荣”。工商峰会成功地为中欧企业搭建起开展深入对话与交流的高级别平台,必将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界间的互惠双赢合作。在中欧工商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五方面具体建议,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印两国确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亚洲和世界形势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有助于双方共同应对全球范围的挑战和威胁,对消除中印两强必相争的悲观论调和担忧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承认,由于中印关系在两国建交后毕竟经历过重大挫折,双方之间存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需要继续加强,相互间的信任需要继续增进,以使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更加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7.
多伦多专电 李先念主席这次北美大陆之行,从七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对第一个目的地加拿大的国事访问,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了中加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中加建交十五周年的日子里,加拿大对中国人民充满了友好之情。让娜·索维总督为接待李主  相似文献   

8.
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使这项法案成为美国的法律。从此,美国将终止持续了20年的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即正常贸易关系)进行年度审议的歧视性做法,从法律上为美国实现对华正常贸易关系铺平了道路。中美两国于1979年建交时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决定双方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但在该协定于1980年生效后,美国方面却按其国内的《1974年贸易法》中的有关规定,坚持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年度审议。1999年11月,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  相似文献   

9.
应韩国总统金大中的邀请,朱镕基总理将在17日至 22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访问将对加强中 韩两国的友谊,扩大双方多方面的合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自中韩 1992年 8月建交以来,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发展。而推动这种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国高层领导人频繁的互访。近些年来,中国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胡锦涛等,以及韩国的几任总统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都曾分别访问了韩国和中国。特别是现任总统金大中1998年访华时,江泽民主席与他…  相似文献   

10.
朝日邦交正常化正式谈 判于今年1月30日和31日在平 壤启幕,第2次谈判3月将在东京举行。朝日建交谈判是双方关系发展史上的大事,对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将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引起广泛关注。 朝鲜和日本是隔海相望的邻邦,但是,由于日本战前对朝鲜半岛实行了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战后又长期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政策”,两国一直处于无邦交的不  相似文献   

11.
华君 《瞭望》1987,(39)
9月15日,阿尔巴尼亚同联邦德国在地拉那草签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协议,一俟两国政府批准,双方将商定正式建交日期。这是拉·阿利雅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以来外交政策方面的一个重大举动,也是阿对外关系的一个突破,引人注目。 40多年来,阿尔巴尼亚政府一直要求联邦德国赔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给阿  相似文献   

12.
王娜 《理论视野》2012,(4):60-62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军事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美国对台军售、战略互信难以建立、突发事件频繁干扰是影响中美军事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中美军事关系呈现军事关系从属于政治关系、交流层次在低水平徘徊和美国在双边军事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等特点。虽然中美双方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亚太地区安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分歧仍将长期存在,未来两国军事关系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变数。  相似文献   

13.
中美关系是世界和平稳定的关键●中华美国学会会长李慎之中美关系经历一番挫折后,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近一年来有了明显改善。不久江泽民主席将访问美国,这是中美建交18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美,其意义自不待言。这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25年前具有历史意义的“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欧盟第三次领导人会晤 10月23日在北京举行。就 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这是中欧建交25年来,尤其1998年中欧领导人伦敦第一次会晤以来,中欧关系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建立中欧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政治愿望。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发展与欧盟的友好合作关系置于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在中欧领导人第一次会晤中,朱镕基总理就曾指出,欧盟是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必将成为多极…  相似文献   

15.
石岩 《侨园》2014,(11):4-5
10月17日,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在沈阳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庆祝韩国国庆招待酒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邴志刚出席并致辞。韩国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申凤燮及其夫人热情欢迎出席招待会的各界友人。申凤燮总领事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正值韩中建交22周年,韩中关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上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飞跃发展。领馆今后将会一如既往地与东北三省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紧密合作,通过扩大韩-东北三省的人员交流、加强经济合作,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总理沙龙10日晚匆匆结束了他对印度的正式访问离开新德里回国。他是印度和以色列1992年建交以来访问印度的第一位以色列总理。虽然由于以色列国内9日晚连续发生两起恐怖爆炸事件,沙龙将原定4天的行程缩短1天,但他认为此次印度之行“成果丰硕”,将两国关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双方10日发表了题为《印度以  相似文献   

17.
深秋初冬之交的韩国和日本,枫叶正红,层林尽染.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江泽民主席应金泳三总统的邀请,于11月13日至17日对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随后,江主席风尘仆仆飞抵日本大阪,出席了在那里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们有幸作为随团记者采访了江主席韩日之行的全过程,经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今天万里无云”中韩两国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有着4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到1992年8月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建交3年多来,关系发展迅速,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和接触,双方在各部门和领域都建  相似文献   

18.
廖京 《瞭望》2004,(13)
中法两国建交40周年以来,两国经贸不断发展。空中客车自1985年进入中国以来,业务进展顺利,目前在大陆、香港和澳门的飞机数量已经超过220架,占市场份额的30%。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40周年,对于空中客车这一欧洲公司来说是扩大在华贸易的—个良好契机。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29日访问了位于法国图卢兹的空中客车公司总部。这次访问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空客和中国的传统合作关系。访问  相似文献   

19.
王殊 《瞭望》1992,(40)
1972年7月24日晚上,我在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的寓所,听毛主席谈国际形势和战略问题,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导致中国和联邦德国建交。如今已事隔20年,但仍印象深刻,历历在目。中德建交的深远意义,也经受了历史的验证。 当时,我是新华社驻联邦德国波恩的记者。中国同联邦德国还没有建交,新华分社是中国在波恩的唯  相似文献   

20.
布鲁塞尔专电 近一时期来,随着东西方政治关系趋向和缓,东西欧之间的合作关系有了新发展。东欧国家与欧洲共同体的双边经济贸易关系进一步加强,共同体与经互会之间建立正式关系的前景渐趋明朗。 早在1977年,欧洲共同体和经互会曾就规定双方政治和外交关系的原则问题开始进行谈判。但由于双方分歧较大,谈判于1980年中断。直到1986年9月,在经互会的建议下,双方为起草一项联合声明来建立正式关系而恢复了谈判。一年多来,双方举行了两轮谈判。目前,联合声明已基本拟就,只是在西柏林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