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一、二方面军长征会师的确切时间和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的有关著作看,在红一、二方面军长征会师的时间、地点上,差异甚多。在会师的时间上,主要有3种不同提法;一是“10月19日说”。《聂荣臻回忆录》(上)第引3页称:“二方面军也于十九日由贺龙、任拐时同志率领相继到达。”许多书籍都转引此说。二是“10月19日、20日说”。美国著名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第393页中,根据马海德的记叙留下了“贺龙和萧克的第二方面军因为担任掩护,在十月十九日和二十日才到达”的说法。三是“10月22日说”。这种观点多见于近年出版的一些权威著作中,如《中国共产党大事典》、《中国共…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全国党员人数究竟有多少?建国以来,有关这方面的史书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例如:有57人的说法(见《辞海》1979年版第3260页);有53人的说法(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第26页,1991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有50多人的说(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第286页,1991年6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据查上述57人的说法是根据中共六大时编制的一份统计表填写的人数而提出的;53人的说法的根据是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档案俄文稿题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文中提到的党员人数;至于50多人的说法,是介于57人与53人之间…  相似文献   

3.
对于张国焘成立伪中央的时间,党史教材和许多老同志回忆中说法纷纭,有“10月、“10月5日”、“10月15日”、“12月中旬”和“12月5日”等几种。《党史研究与教学》1988年第四期发表秦生撰写的文章——《张国焘伪中央成立时间考》,认为“10月15日”之说是准确的,有下述材料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4.
党风概念的第一种含义——党的作风的简称 1942年,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使用了党的作风一词,并把它简称为党风。他说:“学风和文风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14页)这里使用的党的作风,从词源上来说,是一个外来词,直接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最早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问题上使用作风一词的是恩格斯。他在19世纪70、80年代就提出要反对党内某些人身上存在的“阿臾奉承作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356页)和“华而不实作风”(同上书,第39卷第468页),其主要含义是指党员个人在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而上一次修订《条例》是在2015年10月,相隔不到三年时间。对于8900多万名党员来说,《条例》中诸多新增或修订的纪律"高压线",更明确、更清晰、更细化。重大原则问题不同中央保持一致,严重者开除党籍《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且有实际言论、行为或者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大跃进“口号提出时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是国史和党史研究中不能回避的一个历史名词 ,它代表着一个时期。但在目前的研究中 ,对“大跃进”这一口号提出的时间 ,却一直存有不同的说法。鉴于这一时间是研究“大跃进”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和常识问题 ,有必要对其有关的说法进行辨析 ,以确定“大跃进”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的确切时间。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 ,解释“大跃进”运动时 ,说在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 ,毛泽东批评了1956年的“反冒进” ,把那时中央领导同志实事求是地纠正经济工作中的急躁冒进偏向 ,说成是所谓“右倾”、“促退”…  相似文献   

7.
程浩 《北京党史》2011,(2):64-64
笔者最近在查阅冀热察挺进军有关资料时.发现关于冀热察挺进军成立的时间.主要有三种不同说法:一说是成立于1939年1月.见于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间大事记(1937—1945)》第99页;另一是成立于1939年2月7日.见于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第一册(大事记)》第62页;  相似文献   

8.
《关于争取江浙民族资产阶级问题的指示》的成文时间考 毛泽东给周恩来和叶剑英的电文《关于争取江浙民族资产阶级问题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的成文时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第6页认为是1941年1月14日。笔者认为,该时间年月有误,正确的时间应当是1940年10月14日。只要把《指示》与1940年10月14日毛泽东起草的给刘少奇等的电文《注意吸收民族资本家及其代表参加根据地建设》(以下简称《建设》,全文载《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00页)比较之后,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来。  相似文献   

9.
据刘金田、沈学明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的《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人名词典》所载,徐向前、李先念均为“中国共产党第七至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分别见该书第305、149页)。笔者认为,以上说法有误。 徐向前、李先念以及该书尚无记载的陈昌浩、周纯全、傅钟、何畏6人,应从1935年8月4日至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沙窝会议时起即为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其中徐向前、陈昌浩、周纯全为中  相似文献   

10.
“高炬”不是江青“高炬”是1966年5月8日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文章的作者,是一个笔名,其意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意思。不过这只是一种说法,其实,也可理解为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火炬”,高举“文化大革命”的“火炬”———究竟是什么意思?这只有选择和决定用这个笔名的作者本人知道了。然而,这个笔名究竟是谁的?同谁有关?多年来,在党史界、文艺界,绝大多数人说是江青的笔名、化名,或者说和江青有关。兹举几例。《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增订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268页上记述:《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11.
李曙新 《党史博采》2013,(11):58-59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了二1922年8月赴山海关发动铁路工人运动,10月成功领导了京奉铁路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这一事件既是中国工人运动第…次高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早期中共河北地方党史的重要一页。关于王尽美赴山海关开展工运时的职任,目前党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副主任的身份,如200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河北简史》、2011年2月18日《人民日报》的《“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王尽美》,以及专题论文《王尽美在山海关——记京奉铁路首次大罢工》、《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王尽美》等均持此说;再一种说法是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特派员的身份,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王尽美》一书持此说。然经笔者查阅出处,发现这两种说法均来自间接的回忆史料,而与文献史料存在着不够吻合之处。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员一定要有朝气,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一定要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绝对平均主义和自由主义,否则就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1957年7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60页 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概括指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当然也包括批评)的作风。总的来说,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实事求是的作风。 邓小平:《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2月6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99页 要树立好的风气。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好的党风也要体现在教育中,这才能培养出好的学风。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54页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2页)还指出“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9页)这是站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30年 3月 ,刘少奇被中央调离满洲省委书记岗位。中央为什么这样做 ,学术界有三种说法 :一是请假调离说 ;二是催促调离说 ;三是批评调离说。第三种说法讲到了问题的实质 ,但仍应进一步展开把问题讲清楚。实际上 ,刘少奇的调离 ,是他在与当时中央“左”倾错误发生严重碰撞的背景下被排挤的结果。 1 930年 4月 2日《中共满洲省委会会议记录》和 1 930年 4月 9日《刘少奇给中央的信———关于中央对满洲省委工作批评的答辩》 ,真实地记录了刘少奇被调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红岩春秋》2014,(3):22-23
正所谓德、才、智,第一是德,看他是否忠实于人民,忠实于党的事业。第二是才,是指工作的能力。第三是智,看他能否联系群众。——《克服西南工作困难要掌握好三个法宝》(1949年9月20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第8页要依靠工人群众揭发贪污分子、特务。没有工人群众,我们工作是做不好的。——《在重庆市军管会第一次接管干部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1月4日),《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第52页  相似文献   

16.
我们是信奉科学的,不相信神学。 毛泽东《关于农村调查》(1941年9月13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78页要用唯物论代替唯心论,用无神论代替有神论。 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31页 提倡科学,宣扬真理,反对愚昧无知、迷信落后,加强马列主义的宣传。这不管对人民群众或部队,都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如何理解自觉能动性这一概念?有的同志把“在实践基础上的主观符合于客观”作为这一概念的科学规定之一(见《学术论坛》1981年第6期,第17页),我认为是不妥当的。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论持久战》一书中,他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明确地表述为自觉的能动性,指出:“思想等等是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全省广大干部中开展的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是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学好。 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马恩选集》第三卷第186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中也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可见,马  相似文献   

19.
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党的发展的物质形态和运行载体。离开了组织工作,党的一切活动就失去了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303页)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0页)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从组织上巩固党,为政治路线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我们党从七十多年艰苦历程中得出的重要经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全党要按照中央的整体部署,在认真抓好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的同时,切实抓好党的组织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第638页)这些论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也是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对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性和历史作用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20.
1933年秋天,共产国际派到中共中央的军事顾问李德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瑞金.根据联共(布)、共产国际档案记载,李德到瑞金的时间为1933年9月26日.据李德回忆,几天后,中央就在他的住处召开“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军事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议.根据史料,1933年10月2日,李德制定了《东方军应消灭硝石等地敌人》《对东方军中央军作战行动的指示》等军事命令.这些军事命令正是按照李德在会上的判断和建议作出的.由此,笔者认为,1933年10月2日就是“革命军事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