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县传真     
扛着冬瓜谢委员11月2日上午,笔者正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政协办公室办事,忽然一阵喧闹声在隔壁办公室响起,我不由得好奇地赶过去看个究竟,只见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紧紧握着县政协文史委蒙期开主任的手,激动地连连说:“谢谢你啊,我能有今天,全靠你帮助啊!今天我扛了几个瓜,给你们尝尝!”在他脚边横放着三个黑皮冬瓜。原来,2004年2月,参加县扶贫工作队大樟组的金秀政协文史委主任蒙期开到大樟乡调研时,了解到互助村凤凰屯农民杜守凤家庭人口多,收入少,生活十分困苦。他决定扶持杜守凤种植黑皮冬瓜,通过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他为杜守凤联系瓜苗,给他买…  相似文献   

2.
宋乐伟 《群众》2014,(5):48-49
<正>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我们观看了《焦裕禄》影片,灵魂上受到了洗礼,思想上得到了升华。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是人民的好公仆,是我们县(市、区)委书记的榜样,是习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的表率。影片中的几幅片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四个一":一句回答,体现了公仆情怀。焦裕禄同志带着粮食和钱去看望一对孤寡老人。老大爷随口问了一句:"你是谁?"焦裕禄说:"我是您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来看你们的!"  相似文献   

3.
影片《焦裕禄》中有一组感人的镜头:焦裕禄在大年三十晚上,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当他来到两位老人家时,握着老人的手说:“我是您的儿子,来看您老人家啦!”老人感动得只抹泪说不出一句话。像焦裕禄这样,逢年过节向下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中的好党员、好公仆不胜枚举。孔繁森、任长霞、牛玉儒……他们都是杰出代表。与此相反,逢年过节向上跑的事也屡见不鲜。花公款、坐公车,不远千里给上级拜年者有之;买重礼、送红包,登门造访者有之。到了年节,一些地方把“给领导送温暖”当作头等大事,想方设法给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意思意思”。他…  相似文献   

4.
2003年1月8日,原河南省天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耿林接到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刑罚执行裁定书,这意味着他将走出看守所,去体味遥遥无期的犯人生活。刺骨的寒风中,泪眼朦胧的妻子沙青青带着6岁的儿子前来送行:“都是我惹的祸,我对不起你。”郑耿林凄然道:“我把国家1亿多元的资金都糟蹋了,迟早会有今天的下场,我要洗刷灵魂,你要带好孩子,咱们都要坚强地面对今后的生活。”说着,昔日的辉煌和荒唐一幕幕地闪过眼前,两警世危情Policemonthly人泪如雨下……聘来佳人牵来亿元资金1990年2月,27岁的郑耿林从广东来到郑州创业,短短几年间便积蓄…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旧闻”: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州检察干部麦子灿,给时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措辞用语尖锐、尖刻:“我看你讲的重视群众来信采访也是漂亮话,是句空话!因为你只讲。没检查督促。”“我感觉到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的人。”看完来信,习仲勋不但给麦子灿写了回信,诚恳地接受他的意见,而且在当时的广东省革委会会议上自曝来信,又给全省县以上党委和省直机关局以上负责人转发了来信。习仲勋说:“下面干部敢讲话,  相似文献   

6.
<正> “你说什么?我不明白你说什么!”“你不必这么傲慢和粗鲁!”“让我再确认一下我是否已听懂了你的话,你又打电话给我,就是要收回刚才对大选结果的承认?”“请听我解释,你弟弟是佛罗里达州州长,但他并不能决定一切。”——这是美国大选中,布什先生与戈尔先生的“经典对话”。美国一家报纸也在“收回”,连出三份号外,先是“小布什胜了!”再是“别急,还没完!”然后是“再等等,总统竞选  相似文献   

7.
唐昭程 《当代广西》2006,(24):61-61
11月2日上午,笔者正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政协办公室办事,忽然一阵喧闹声在隔壁办公室响起,我不由得好奇地赶过去看个究竞,只见一个农民模样的人正紧紧握着县政协文史委蒙期开主任的手,激动地连连说:“谢谢你啊,我能有今天,全靠你帮助啊!今天我扛了几个瓜.给你们尝尝!”在他脚边横放着三个黑皮冬瓜。  相似文献   

8.
蜜月后礼物     
他边走边问:“今天你妈又会给咱们做些什么好吃的?” 她微嗔:“什么?谁的妈妈?光我一个人的吗?那你干嘛跟着我走?” 他便笑:“瞧你!都说‘蜜月一过,老婆吆喝’……果不其然!” 她便伸手打他,他便躲,俩人嘻嘻哈哈地跑动起来。  相似文献   

9.
所长学艺     
再过几年,所长就要退休了,大伙儿难免有些伤感。你说他当了一辈子警察,琴棋书画样样不会,吹拉弹唱无一擅长,这种人待家里是不是特招人烦?小王说:“得给他找个保安工作干干,别憋出病来。”我说:“那也得是保安头儿,不然他不愿意。”话说完,有人在后面吵吵起来:“我愿不愿意关你俩屁事啊?闲得是吧,都给我出去检查去!”哎,我说所长,走路没声音,进屋不敲门,你这都什么毛病?  相似文献   

10.
不是童话     
<正> 朋友平时爱讲一些小故事给我听。最近,她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上帝造物后,为他满意的四种动物驴、猪、狗和人分配年寿的故事。有一天上帝把驴、猪、狗和人召集到一块儿,他先是将驴叫到跟前:“驴啊,我想为你安排三十年寿命,你看好不好?”没想到驴反应极为冷淡,言语中甚至还透出几分忿恨:“三十年太长了,我每天干活那么累,我才不想活这么久!”上帝很扫兴。就对猪说:“猪,给你三十年,你认为如何?”猪回答得漫不经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园     
有一个小男孩急匆匆地跑到警察局,对着警察说:“不好了不好了,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快去吧!要不会出人命的!”警察问:“什么时间开始的?”“都快半小时了。”“那你怎么早不来报告?”“刚才一直是我爸爸占上风的,可现在我看他要吃亏了!”报案的理由孙子骄傲地把记分册给祖父看。祖父说:“唉,我读书时,历史成绩总是100分,而你才99分。”孙子感到很委屈:“爷爷,你读书的时候,历史要短得多啊!”委屈一封情有一书位。男子给他的女朋友写了为了更强烈地表示爱意,他在信封的背面画了很多桃心,还用箭穿着。可不幸的是,那女子在回信中写道——“信…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6,(Z1)
年近七旬的刘少奇已经成了“五毒俱全”的最大“走资派”,他常常要忍受难以想象的污辱、批斗、踢打。一次批斗中,刘少奇掏出手绢想擦拭汗水,结果被造反派一掌把手绢打落,他只好任汗珠从额上流淌下来。江青、康生等人利用“刘少奇专案组”罗织罪名,诬陷和攻击他。1968年11月24日,是刘少奇70岁的生日,专案组破例给他听一次广播,让他知道,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已把他打成“叛徒、内奸、工贼”了。1969年10月17日,遵照林彪的“一号令”,重病在身的刘少奇被担架抬着,空运到河南省开封市,监禁在一个严密封锁的小院内。卧床不起的刘少奇靠鼻饲维持生…  相似文献   

13.
12000年5月20日,路过河南兰考。我下车径直来到焦裕禄的墓前。我怎么能不来呢!几十年间,穆青同志的报道,我看过听过。电影《焦裕禄》看了不知多少次。在突出政治的年代,对学习的要求是要反复进行的。一天,通知地方全体干部集中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再学焦裕禄,请播音员再读穆青同志的那长篇通讯。她抑扬顿挫,感情投入,使焦裕禄无私的情怀,再次打动人们的心扉,不觉叫人流下眼泪。那时很快又有一个歌子流行起来:古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了一片黄沙地。党为咱们除三害,派来了焦裕禄好书记。……当时觉得,大家都像焦裕禄这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  相似文献   

14.
“焦裕禄精神我一听就烦” ,说这话的人竟是现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宗家祁 !这着实让我吓了一跳。据报道 ,不久前 ,当记者找到这位宗书记 ,让他谈谈兰考县是如何发扬焦裕禄的精神时 ,宗先是把话题往自己的辛劳与政绩上引 ,似乎提了焦裕禄精神 ,就掩盖了自己的“精神”。当记者再次把跑了题的宗书记往焦裕禄精神上引时 ,这位宗书记再也忍不住了 ,终于冒出了这句似乎压抑了很久的“酸水”。对此 ,兰考的群众十分失望与愤慨。他们回想起当年焦裕禄带领群众与风沙斗 ,与贫穷斗 ,最后以身殉职 ,死的时候还请求把他埋在兰考的土地上 ,要亲眼看到新兰考…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3日,北国春城吉林省长春市,乍暖还寒。凌晨1时,两辆警车穿过二道区劝农山镇腰占村大顶子屯,飞速向东侧的小山方向行驶,最后在山脚下一排空房子前停下来。车门一开,一名身材矮小的男子神情沮丧地走下车,当他走进空房子,站在一堆烧焦的黑灰旁边。看着地下的焦灰,男子突然跪倒在地上,用戴着手铐的双手蒙住脸,哽咽地说道:“对不起,我不是人呀!”此时,男子突然感到地上的焦灰没有熄灭,还在燃烧,并发出让人作呕的难闻味道。他不敢再睁开双[,这把火不但烧尽了他的人性,也烧毁了他的家庭,更烧毁了他的人生之路。正月里,女儿失踪2月24日,农…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今年出版的《我眼中的焦裕禄》一书中,记录了我在1963年冬与焦裕禄交谈的一段,五十多年过去,还历历在目:焦裕禄坐在我身边的座位上,离我很近。我近距离看他,他的脸上很疲倦,但眼睛仍是明亮的。他说:"我们的工作很不够啊!兰考父老太好了,看到他们生活这样困难,咱心里有愧。1957年以前,兰考是黄金时代,就和现在仪封园艺场一样。可因为瞎指挥,让兰考百姓父老受罪了,到现在也翻不了身。"焦裕禄这几句话说得深沉,让人感到他  相似文献   

17.
找我的老人     
终于有了个不用备勤的周末,逃也似的回到离单位40多公里外的家里,赖在妈妈身边,卸下坚强的外壳,还回原本的自我。只有妈妈和家,能让疲倦的心灵和身体,得以片刻的休憩。可是同事的电话跟踪而至:“值班室这来了一个老人,说要找你。”“找我?什么事?”“不大清楚,说是要还你钱。”在脑海里拼命搜索,我没借钱给过一个老人呀。“说是湖南的,去年9月份你给他60元钱。”哦!有印象了。“哦!是他。麻烦你告诉他不用还了,他的情况看起来还好吗?”“看上去很精神,那我就转告他不用还了啊?”“好的,谢谢。”挂断电话,却想起了同事电话里说的那个老人,那…  相似文献   

18.
61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苦难。一只“望乡孤雁”——日本遗孤,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留在了中国,被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收养,并隐名埋姓几十年。后来在中日两国政府的帮助下,他找到了日本亲人,写下了浸透着血和泪的《望乡孤雁》一书。几十年的相濡以沫,他和中国亲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您使我脱离了孤儿的死亡边缘,哺育了我,使我健康成长。再见,伟大的中国!再见,养育我几十年的爹娘!”就在他回国不久,不幸英年早逝,他留给中国亲人的是绵绵无期的思念……  相似文献   

19.
偷回的良知     
“对,就是这家!”他已经来过几次了,这个时候家里应该没有人。他四处望了望,轻手轻脚地拿出钳子和起子,小心翼翼地拨弄起门锁。 “张叔叔,你来了!”门突然开了,一个小男孩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被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吓得大吃一惊。手中的工具“啪”地掉在了地上。“哦,对不起。”小男孩对自己的冒失有些不好意思。他低头看见了地上的工具:“叔叔,你找谁?”“我,我找……”他心想怎么头一次就这么倒霉。他故作镇静地捡起钳子和起子,说:“我是天然气公司的,今天到你们家检修天然气管道。”小男孩把门打开了。  相似文献   

20.
《干部人事月报》2014,(7):90-90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美国生活时,常常接触一些华人青年。一天,一名青年向他报怨:“我现在的老板非常抠门儿,他给我的薪水比给别人的低得多,而且一直拖延我的绿卡申请。”刘墉同情地说:“这样的老板是不好。”停顿了一下,刘墉又说:“但你这么长时间的工作不能白干。你得在公司坚持一段时间,多学点几本领,然后走了也值。”年轻人听后有所觉悟,说:“对啊!多学点儿东西,以后去别家公司会顺利得多。”半年后,刘墉又见到这名年轻人,他问道:“你辞职了吗?”年轻人骄傲地回答:“我不辞职了,因为现在老板对我刮目相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