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主体的守信意识,也有利于惩戒失信行为和经济犯罪行为,有利于经侦部门提高发现经济犯罪的能力。构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经济犯罪侦查的基础工作之一,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促进经侦基础工作的角度,就我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出明确信用信息征集范围、设立适格信用信息管理机构、加强经侦与信用信息管理机构间协作机制、强化经侦民警的数据库使用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视角下的职务犯罪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国家公职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根源是现实社会环境的消极面和矛盾面。要根治公职人员职务犯罪行为,就必须改变现实社会的某些存在,使职务犯罪的心理形成失去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相似文献   

3.
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是法律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经济犯罪是刑法与经济法之间衔接的基础,经济违法行为与经济犯罪之间界限的厘清是刑法与经济法之间协调的关键。当前,我国刑法与经济法之间的衔接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完善法律体系,正确处理经济纠纷,需要科学把握经济违法行为与经济犯罪之间的界限,保持经济犯罪立法单轨制。  相似文献   

4.
浅谈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矫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导干部进行经济犯罪 ,都是在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内驱力推动下 ,为实现非法占有的目的而进行的有目的的犯罪行为。换句话说 ,都是一种直接故意犯罪。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驱力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因此可以说 ,没有犯罪意志 ,没有犯罪心理状态的经济犯罪是不存在的。要预防和减少领导干部经济犯罪问题的发生 ,就必须在研究犯罪的行为特点、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研究行之有效的犯罪的心理矫治的对策。笔者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监督机制 ,矫正侥幸心理政权是权力的衍生物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亦证明 ,失去严格…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通俗的讲就是腐败,它是指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腐蚀、破坏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突出抓好思想、制度和监督制约三个关键环节、着力构筑不想、不能、不敢三个机制,是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博弈论研究的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通过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及其监管博弈分析,可知公职人员是否职务犯罪及监管人员能否履行职责。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治理必须双管齐下,在加大对监管人员失职行为处罚力度的同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7.
公职人员是指具有国家公职身份或其他从事公职事务的人员。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中 ,违反职责 ,故意或过失地实施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渎职行为 ,是腐败现象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 ,危害国家的政治经济管理秩序 ,也危害社会风气和社会道德 ,是一种多方面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类型。因此 ,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心理表现、主要原因及预防和遏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措施谈点个人的浅见。一、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经济犯罪的特点与惩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国家经济犯罪已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西方国家经济犯罪呈现出四大特点:经济犯罪种类齐全,危害严重;科技含量高,隐蔽性强;跨国性和国际性犯罪不断增加;经济犯罪与其他犯罪相勾结且向产业化发展。为了惩治经济犯罪,西方主要国家已形成了较完善的对策体系,包括立法对策、司法对策、社会对策、防范对策、侦查对策和国际合作对策。  相似文献   

9.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经济犯罪,具有广泛性、后果严重等特征。该类犯罪的生成机制主要源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如金融体制不够健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打击不到位、犯罪成本较低以及参与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盲从、投机心理严重等。对此,预防和应对涉众型经济犯罪需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消除社会冲突,发现、解决社会矛盾,不仅在金融政策上要“疏”、“堵”双管齐下,还要利用典型案例,做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宣传和心理预防工作.加强预防和控制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情报信息工作,建立健全严格的事件倒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增强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力度,加大犯罪成本,把打击、防控涉众型经济犯罪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构筑有效的涉众型经济犯罪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组织中广泛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可能诱发经济犯罪的产生,而内部控制制度因其自身特点可以监督和约束代理人的行为而抑制经济犯罪的发生。根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要素和实施标准,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内部控制制度与经济犯罪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对症下药,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法律规定不完备,导致征地权力运用不规范,土地征用范围不明确,公共利益扩大化,土地征用程序不合理。因此,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完善的土地征用法规,规范政府的职权,明确土地征用的范围,界定公共利益的内容,改革土地征用程序,使征地制度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目前刑事法律援助运作最有效率的国家之一,其健全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为美国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特别是公设辩护人制度,作为美国刑事法律援助的重要手段,为实现经济困难的被告人的辩护权提供了切实保障。在评介美国刑事法律援助体系之公设辩护人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的刑事法律援助体系,构建我国公设辩护人制度,将其作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手段之一,实行多元化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使我国的刑事法律援助事业变得真实有效,进一步完善我国司法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规定了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 ,但由于当前存在着检察权地方化、检察官管理行政化及检察官的法律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检察管理体制的弊端 ,造成了检察机关不能有效地独立行使检察权。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 ,从外部制度上理顺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 ,从内部管理上提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和业务素质 ,从法律保障上提高检察官的地位和待遇 ,从而建立和完善独立行使检察权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的成因有 :欠缺完善的法律环境 ;市场运行机制不合理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过高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是 :优化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保持审计的独立性 ;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采取风险基础审计方法 ;建立同业复核制度 ;办理职业责任保险或提取风险基金 ;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担任法律顾问。  相似文献   

15.
命案现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法医工作者不断提高检验水平。法医会诊是很好的形式。建立规范、完善的法医会诊制度将促进命案的及时侦破,提高命案侦破率,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6.
绩效评估已经成为公安机关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而被广泛应用。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及公安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公安绩效评估工作在实践中暴露出许多不足。构建公安绩效评估法律制度成为完善我国公安绩效评估活动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融资较高的准入条件,迫使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正规融资渠道,从而走向民间融资道路。但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促使金融融资案件频发,尤其动辄入罪的高风险使民间企业生存空间越发窄小。针对我国刑法条文第176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威慑,有必要在理论路径中对诸多疑难点解释清晰,真正区分出民间合法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执法程序上存在的问题是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质量的突出因素。为此,应采取领导重视,从硬件和软件上加强公安法制部门的建设;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法律素质和整体执法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完善考评机制等措施来提高执法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完善劳动力市场,需要法律保驾护航。《劳动法》在微观层次规范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国家作为公权力拥有者而介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中,主要采用法律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双方的利益进行平衡、协调。《工伤保险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标志着我国新型社会保险服务制度基本形成,但是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形势与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虽然我国单位内保工作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仍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因此,必须依据内保工作的职能和属性,从坚持和创新的角度出发,既要继续坚持并完善内保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还要构建内保工作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