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多次入闽指导革命斗争,在福建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福建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最使闽西老革命根据地人民难忘的是,一九三一年冬周恩来同志来到闽西的情景。一九三一年,受“左”倾路线的影响,闽西苏区发生了一场错误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一大批党员干部被毫无根据地怀疑是“社会民主党”,而加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冤枉了不少党员干部,打击了许多好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广大群众对敌人是非常仇恨的,对镇压反革命是积极的,但是对于什么是反革命,以及应当怎样正确地进行肃反,却没  相似文献   

2.
许顺富 《党史天地》2009,(12):35-39
1928至1935年.由于“左”倾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内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在苏区各地疯狂展开,中央苏区的肃“AB团”运动、闽西苏区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苏区、赣东北苏区、陕北根据地的“肃反”运动都曾使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惨遭杀害。湘鄂西苏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苏区之一,夏曦在这一苏区的肃反活动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自1932年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就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肃反活动,使3万多人的红3军迅速下降到3000余人,弄得整个部队人心惶惶。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一年,正当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艰苦地开展粉碎敌人反革命“围剿”斗争的关键时刻,在闽西红色区域内展开了一场所谓“肃清社会民主党”的“肃反”运动。这场运动波及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内各级久经考验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4.
1929年6月红四军“七大”后,蔡协民跟随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前委,去指导闽西地方工作。在随后召开的中共闽西“一大”上,蔡协民当选为闽西特委委员、组织部长。 蔡协民在福建工作期间,李立三和王明“左”倾路线先后统治了中央,福建发生了“肃社会民主党”运动,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1931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同年2月4日,中共福建省委表示“完全同意四中全会对目前工作的指示,”完全同意四中全会关于“右倾依然是党内目前主要的危险”的论断,依据这一指示检阅各地的工作。王明“左”倾错误从此开始,逐渐贯彻到福建党、团组织的各项工作之中,对福建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造成了严重危害。其中,在苏区共青团方面,危害最烈和最突出的莫过于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21,(2):61-62
1930年9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闽粤赣苏区的领导,决定派新增选的中央委员邓发前往主持工作。闽粤赣苏区是当时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包括闽西苏区、东江苏区和赣南部分苏区。邓发肩负的使命是:纠正过往几个月的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使闽粤赣苏区打成一片,停止冒进政策,有阵地的向东江开展”。  相似文献   

7.
《福建党史月刊》2021,(2):61-62
1930年9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中共中央为了加强对闽粤赣苏区的领导,决定派新增选的中央委员邓发前往主持工作.闽粤赣苏区是当时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包括闽西苏区、东江苏区和赣南部分苏区.邓发肩负的使命是:纠正过往几个月的李立三“左”倾冒险错误,“使闽粤赣苏区打成一片,停止冒进政策,有阵地的向东江开展”.具体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8.
闽西在中央根据地时期对前方和后方生产都作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工人运动,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组织了维护工人利益、并为工人阶级说话办事的工会,更加激发了广大工人阶级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然而,在发展苏区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中,曾经遭到党内王明“左”倾错误的干扰,使闽西苏区经济一时冷落,严重影响了整个革  相似文献   

9.
“我入苏区虽只三日,但沿途所经,已见到闽西解决社党所得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摘自周恩来1931年12月18日致中央政治局信错误的“肃社党”运动给闽西苏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大批干部战士蒙冤受难,根据地和红军元气大伤。闽西苏维埃政府三十五名执委被肃过半,新红十二军连以上干部也半数以上被肃,闽西数千人被错杀。“肃反”造成党团组织和政权机构涣散,干部缺乏,红军士气低落。在国民党反动派加紧进攻下,永定、上  相似文献   

10.
尹讳斌 《湘潮》2005,(11):22-25
胡耀邦是红军时期著名的“红小鬼”,他在1931年至1932年间,担任湘赣省儿童局书记,负责湘赣苏区儿童团工作。在这期间,胡耀邦勤奋好学,忘我而创造性地工作,受到省委和苏区干群的嘉许,胡耀邦也在革命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领导,他却险些被打成“AB团”分子,这是他曲折革命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1931年1月,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此后的整整4年内,王明“左”倾错误在全党贯彻,给革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在这个时期内,福建白区党组织同样贯彻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同样执行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白区工作方面那些错误方针,即“采取为当时情况所不允许的进攻的形  相似文献   

12.
从一九三○年六月开始,由于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党中央的领导机关,福建各主要地区程度不同地贯彻执行了这一错误,以致不沦在农村或城市的革命力量都受到了严盈的损失。中共中央不久就发觉并克服了李立三“左”倾错误,福建各级党组织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于同年十一月停止了这些错误。 (一) 党内“左”倾情绪和“左”倾政策的滋长,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得以贯彻的思想基础。一九四五年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一九二九年下半年至一九三○  相似文献   

13.
1932年春至1934年夏,湘鄂西苏区开展了四次以反“改组派”为主要内容的肃反斗争。在这长达两年多的内部肃反中。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包括段德昌在内的大批红军和地方干部以“改组派”等罪名被错杀。出现了扩大化的严重错误。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指导是湘鄂西苏区肃反扩大化的重要原因。湘鄂西苏区的肃反是在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开展起来的。共产国际及中央对湘鄂西中央分局的错误指示直接影响着湘鄂西苏区的肃反工作。表现在: 第一.不能实事求是地估计苏区的阶级斗争形势与党内状况,盲目要求并错误指导湘鄂西苏  相似文献   

14.
第三次“左”倾错误 ,几乎紧接着第二次“左”倾错误而来 ,从 1931年 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开始 ,一直延续到 1935年 1月遵义会议前 ,历时整整四年。它以王明为代表 ,以教条主义为特征 ,旗号是“国际路线”。谈到第三次“左”倾错误同第二次“左”倾错误的区别 ,有两个问题是特别值得注意的 :第一 ,它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挥下形成的 ,比前两次更完整地体现了共产国际的主张。为什么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错误要突出地打起“国际路线”的旗号 ?这里需要先讨论一个问题 :李立三为代表的第二次“左”倾错误本来也是在国际十次全会和四次来…  相似文献   

15.
1971年,贵州省工业管理学校的陈茂钧,要求落实其父亲陈仲叔、大哥陈向荣、二哥陈向明在1931年闽西“肃清社会民主党”事件中被杀害的错案,并写了一份《调查提纲》。中央组织部将《调查提纲》转给了闽西党和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的邓子恢。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邓子恢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被扣上了种种帽子和罪名,精神上和肉体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尽管如此,邓子恢还是提起笔,于1971年4月5日函复中央组织部,并附上两封给贵州  相似文献   

16.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之时,担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委员长的刘少奇,无论在白区还是在苏区,都自觉批判、抑制了“左”倾冒险主义对党和革命,尤其是对工人运动的干扰破坏,使白区、尤其使苏区的工人运动得以健康发展,不断壮大。本文着重论述刘少奇在苏区工人运动反“左”斗争中的突出贡献,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一、纠正了将“独立劳动者”统统排斥于工会组织之外的错误,壮大了苏区工人阶级的力量“左”倾机会主义在提出要建立“阶级工会”,首先就要确定加入工会的人都是真正的无…  相似文献   

17.
1929年,毛泽东从井冈山出发,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但是在1931年的赣南会议和1932年的宁都会议上,他遭到“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斥,相继被撤销了党内和军内领导职务。从此,党内的高层会议都不让他参加,他成了一个“靠边站”的人。可是,1934年12月12日他为什么又参加了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通道会议呢?  相似文献   

18.
1929至1934年闽西苏区进行了以林权改革为中心的山林改革。1929至1930年,山林实现了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向国家所有制的转变,农民获得了山林的使用权、经营权和部份收益权。1930至1931年,在坚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苏区力图组织合作社将山林经营权从农民所有权中分离出来,以克服小农经济缺陷,提高山林经营效率。1932至1934年,苏区深入推进山林分配,提倡植树造林,鼓励发展山林生产及贸易。虽然在"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束缚下,山林分配、林权改革进行得未彻底,但是在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上取得一定的成绩。闽西苏区山林改革中蕴含的保护山林、植树造林思想也为中共所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王明“左”倾错误统治全党期间,于1934年2月起,在中共河北党内发动了反“铁夫路线”的斗争。“铁夫路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逐渐出现了抗日民主运动的浪潮。中共临时中央本应利用有利时机,转变斗争的策略方针,以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扩大革命力量。然而,“左”倾领导者无视国内形势的变化,却不顾主客观条件和革命发展不平衡等实际情况,在竭力推行“左”倾的“进攻路线”的同时,向河北等地的党组织提出立即创立“北方新苏区”的任务。为此,临时中央于1932年6月在上海召开了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革命危机的增长与北方党的任务》、《开展游击运动与创造北方苏区的决议》等文件。这些文件表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已贯彻到了北方地区。对此,中共北方党内李铁夫等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临时中央机关迁入中央苏区到主力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这一段时间内,中央苏区开展了一场激烈的以贯彻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和政策为内容的查田运动。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查田运动也毫无例外地在闽西以至福建各地普遍开展。福建的土地革命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原来的发展是健康的,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可是,到了六届四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