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贞观时代,高僧寒山问拾得说:“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又如何处之?”拾得说:“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  相似文献   

2.
孙舒凡 《前沿》2022,(5):88-96
唐代是中外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产生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胡风”盛行,体现在唐代不仅自上而下普尚“胡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浸染“胡风”,而且“胡风”与“华风”已渐成融合之势。唐代诗人对“胡风”的歌咏主要体现在胡姬酒肆、胡舞胡乐和胡人习俗三种文学意象上,并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内涵。“胡风”对唐代诗歌的创作题材、审美风格以及诗歌形式等方面均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纠结中思考、在纠结中实践,是大变革时代领导活动常态。领导干部承认纠结才能解开纠结,才能引领、指导群众一道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丁成荣 《研究与交流》2002,(6):28-28,26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该时代的流行用语,这些流行用语,有的只能在市民生活中广泛使用,有的只能在国家生活中广泛使用,既能够在市民生活中广泛使用,又能够在国家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并不多。当今中国,既能够在市民生活中广泛使用,又能够在国家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词语,大概要算“与时俱进”一词了。电视、报纸、广播、领导讲话、市民交谈,“与时俱进”总是与你俱在。  相似文献   

5.
宋海花 《传承》2009,(16):12-13
"自上而下"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西藏地区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所说的"自上而下"是指一切社会改革不是通过发动群众,采取阶级斗争方式进行的,而是通过由少数民族上层提出,并通过由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社会改革的方针。实际上,这一方针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度重视结对帮扶,自上而下充分动员。长宁区委领导认为,与金山区的结对并不是单向的“支援”,而是在两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应切实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7.
并非所有的“领导”范式都值得效仿.困为有的模式中混杂着沽名钓誉或滥竽充数的成分。无论何时,只要某样东西被高估时.我们就能预料.其中必有迷惑人的假象。  相似文献   

8.
言群 《传承》2009,(21):10-11
2009年秋季,第81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郑州召开。从1955年起至今,全国糖酒会由小到大,从一个自上而下分配式的供应会变为开放式的、以  相似文献   

9.
倪安和 《现代领导》2001,(12):46-47
前些年的文学作品里曾出现了一些“撬客”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闻学良 《群众》2008,(10):92-93
面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灾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起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创造了人类救灾史上的奇迹,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限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特别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和旗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1.
张郁 《人民政坛》2008,(10):6-10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清晨旷野里的一声号角,唤醒民主法制的种子。 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思想洗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摆在党和国家极端重要的位置。地方人大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乔阁 《时事报告》2012,(1):86-87
县委宣传部部长,既是县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头雁",也是基层文化工作的"设计师",其思路的正确与否和领导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本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成功与否。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宣传部长,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全身心投入,  相似文献   

13.
读过《拿破仑传》的人都知道,这个专制者,他根本无视群众,一切相信个人意志。拿破仑不是嚷过“准有强大的军队,谁就有发言权”吗!  相似文献   

14.
空降干部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历史渊源和历史经验,而且体现和反映了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导向和未来走势,已经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谋划,如何完善,提升其科学化水平的问题2010年至2011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二次推出了"中央与地方干部双向交流"的重大举措,打破了"空降"干部的传统模式,出现了新的趋向:"空降"干部由过去的上级任命指派转向民主推荐和公开竞争选拔;由"自上而下"的单向交流转向"自上而下"和  相似文献   

15.
16.
解文 《中国人大》2010,(18):6-7
节能减排是国家提出的实践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由于自上而下的重视,“节能减排”已深入人心,并在各地各行业如火如荼地进行。尤其是今年,节能减排的呼声和动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相似文献   

17.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一场自上而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拉开帷幕。新形势下,执政党再次亮出群众路线法宝,用意深远,意味深长。回溯我们党90多年光辉历程,群众路线犹如精神主线,贯穿始终。有了  相似文献   

18.
“蓝图设计”建筑工人可能对所建房屋的通盘设计一无所知,无论如何,他不会心中老记挂着设计图样。一般人很少想到自己一生的整体路程和特性。一个人要让自己的事业具有价值,就需要不时地将注意力转向一生的“蓝图”,也就是一张具有设计概要的小草图。当然,要这么做,他必须运用“认识自已”的格言;他必须对了解自己的方法有若干进展;他必须知道最为关键的目标是什么,他最想拥有的快乐是什么。还有,在那之后,什么在他思想中占据着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他必须找出,就整体来说,真正的使命是什么,他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跟世界的一般关系如何。控制想像想像要加以控制,同时也要求我们不去回想过去不幸的事情,诸如所遭遇的不公正或伤害。我们所蒙受的损失,我们所经历的侮辱、轻视和困扰,都足以构成一幅漆黑的图画,我们不要去描绘它。要是那么做,就会弄醒那些沉睡已久的可恨的情绪——那些扰乱和破坏我们天性的愤怒和憎恨,让它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在一篇绝妙的寓言中,新柏拉图主义者普洛克鲁斯指出,在每一个市镇,哪有贱民跟富贵人士比邻而居?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他如何高尚和尊贵,在他的天性的深处,存在有一大伙低贱而庸俗的意欲,足以使他构成野兽。我们不能让这  相似文献   

19.
马欣  李金山 《当代广西》2004,(22):59-59
柔非弱也,刚非强也。柔与刚相对而生,相依而存,刚柔相济,柔能克刚。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人不能只有骨架,还要具备血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会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这骨架就是刚, 这血肉就是柔,刚柔并济,便共同构成了美丽人生。领导要善于用柔,并不是指领导性格上的柔嫩、软弱,而是指领导方法应当讲究艺术,善于用温和的手段处理棘手的问题, 善于用恰当的方法处理同事间的关系,善于用平和的方式化解各种矛盾,善于用比较策略的做法聚拢人心。大愚者大智,至柔者至刚。柔是外在的,刚是内在的;柔是形式,刚是内容;柔是手段,刚是目的。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用比较策略的方式方法,达到真正自立自强和事业成功的目的,这才是柔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关于领导,人们已经写得太多了,以至于很难再写出或谈出新意,或者很难完全避免陈词滥调。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大多数人将会说:“当我看到了领导我就知道了领导。”领导者常常是想象中的人、有效的交流者、有效的决策制定者和知识分子;他们尊重并重视个人和他们的尊严;他们许诺为组织服务并服从不可强迫的命令;他们要百分之百的诚实和正直:他们是平易近人的;以及他们常常认为自己是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