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松花江上》这首优秀的革命歌曲曾激起千万人的爱国热情,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呼声和号角,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作者是张寒晖。他是河北定县人,1929年从北京艺专戏剧系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教育工作。1941年8月奔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等职务。《松花江上》原  相似文献   

2.
《先锋队》2014,(3):1-1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与感动。歌曲之所以让人动容,不仅仅因为父母之爱,也是对青春的反思、对时间的追问。它让人反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记忆、留下价值、留下亮点;现在的工作,你是否信念坚定、作风优良、问心无愧、心怀梦想?  相似文献   

3.
“送你一束沙枣花,塔里木来安家”这是60年代每一位上海支边青年都会唱的一首欢快而热情奔放的新疆歌曲。上海青年“八千里路云和月”,从东海之滨来到西部边睡新疆,他们身穿统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服装,唱着这首愉悦动听的歌曲来到天山南北屯垦、安家,几十年来,他们为新疆的建设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贡献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上海青年大批地来到大西北支援边疆、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地方建设,是从60年代初开始的。而首先倡导上海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则是王震。195O年元旦前夕,王震司令员对六军党委的同志说:“同志们,毛主…  相似文献   

4.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3,(13):42-45
歌曲《父老乡亲》是战士们最喜爱的军旅歌曲之一,是一首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我们的军队从无到有,从失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是因为我们的军队留住了父老乡亲这根脉。歌曲《父老乡亲》唱出我们党领导的军队辉煌所系,父老乡亲的支持、厚爱是我们军队战无不胜的法宝。创作时词作者激动得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兵     
"我是士兵/最骄傲的士兵/为强大的祖国/我选择了军旅。"在走进军营、走进警营采访的日子里,这首摘自武警战士的诗歌,一直在我们的脑海中回响。"共和国的士兵",一个勇敢而骄傲的名字。是他们铸成了共和国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是他们用忠诚和奉献,守卫着祖国的和平与繁荣。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我们特推出这组专题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6.
王锦慧 《党建》2011,(9):49-51
2011年4月8日,一首献礼建党90周年的歌曲《民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唱响。 “人民是我的根,民生牵着我心……”歌曲以党的口吻平实地娓娓道来,将人民的地位上升到至高无上的高度,这在主旋律歌曲中几乎是第一次出现。这首歌的词作者正是王平久。  相似文献   

7.
正"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短短28个字的一首儿童歌曲,却传唱了近半个世纪,成为几代人共有的童年记忆。但在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背后,却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歌词作者金果临当年只是一个13岁的小学生,曲作者金月苓也不过是一位19岁的青年女工……灵光闪现1969年的上海,仍处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热之中。此时的金果临只有13岁,在  相似文献   

8.
《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这些都是产生在抗日战争烽火硝烟中的革命歌曲。 抗日战争胜利已有五十周年了。对于亲历者来说,一提起那饱含屈辱、辛酸、悲愤与抗争的时日,就不难回忆起一件件难忘的往事,也就会情不自禁地手打节拍哼唱出这一首首曾经激励着他们不屈斗争的歌曲。  相似文献   

9.
一段岁月,刻骨铭心,一种精神,昭示未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专程走访了省会七位德高望重的抗日老战士。这些当年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今天都已是耄耋高龄的老人,他们有的依然精神矍铄,有的长卧病榻。然而,遥想当年,几位老人都神情激奋,我们仿佛又和老同志一起回到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听他们讲述每一个故事,都惊心动魄,可歌可泣,让人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0.
《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祝福祖国》……这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就像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给人们带来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让人们抚今追昔,激动不已。这些由省直机关合唱团带来的经典红色歌曲拉开了我省“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柳絮 《新长征》2014,(11):40-42
"这是一个有为的地方,执着挂在咱的脸上,我们是光荣的社区人,架起党和群众的桥梁,小事见真情,平凡之中显力量,时代召唤肩负责任,不辱使命勇于担当!"采访结束后很久,这首《我们是社区人》的旋律还时常依稀地回响在记者耳边,赵会洁书记及其带领的社区工作人员唱起这首他们自己谱写的歌曲时,那种坚定而动情的面容也时常在记者眼前浮现。赵会洁2000年9月应聘来到吉林市船营区南京街道五中社区工作,14年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情系社区,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感动。歌曲让人动容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是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对生活的追问。它让人深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记忆、留下价值、留下亮点,又抑或是蹉跎复蹉跎,白白走一遭?  相似文献   

13.
唐晓  罗锡锋  蒋颖 《支部生活》2011,(11):44-45
“说说今天的新农村,家家房屋穿新衣,红砖绿瓦样样新,条条道路宽又新,户户门窗亮晶晶,群众生活翻了身,笑在脸上喜在心,千声万声谢党恩。”西畴县兴街镇戈木村委会岔河村民小组的村民王海莲,站在自家快要建好的新房前,哼着这首村里文艺队经常唱的《幸福日子万年长》的歌曲,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家里终于告别了居住多年的土坯房。  相似文献   

14.
李原 《党史纵横》2009,(10):61-62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这是歌曲《我是一个兵》的歌词,词作者陆原、岳仑。曲作者岳仑。这首响彻祖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歌曲在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西方媒体称:“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一颗是魏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颗是陆原、岳仑的歌曲《我是一个兵》。”  相似文献   

15.
“歌唱共产党,山歌献给党,彝家生活比蜜甜……”隆冬时节,走进楚雄州的村村寨寨,一首首彝调歌曲带我们一路领略彝州人在党建工作中取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6.
又一年春晚已经开始倒计时,是否还有人记得旭日阳刚?日前该组合成员王旭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旭日阳刚现在是一个松散的组合,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这不仅仅是一场娱乐事件,很多社会问题在其背后凸显。两个赤裸着上身的农民工,把一首流行歌曲唱得更像自己的原创。这个叫旭日阳刚的组合,连带着这首叫《春天里》的歌曲,因此一炮走红。歌曲的原作者汪峰,邀请他们同台演出。后来他们出现在春晚的舞台上,再后来就和汪峰发生了版权争议。双方和解,协商出分利方案。  相似文献   

17.
记得抗战胜利不久,我在海丰县海城镇关山小学读书,班主任教我们全班同学唱这首题为《茅山下》的现代歌曲.这首歌的歌词深沉、执著而悲壮,旋律优美、苍凉似有点儿凄婉,听起来悦耳感人,催人泪下,至今仍然常在我的耳际回旋.歌曲的作者是谁,当时我并不知道.直至解放后我上初三的时候,读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东平选集》,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原来是我们的乡贤、革命作家丘东平烈士所作小说《茅山下》的序诗,欣喜而亲切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回顾东平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纪念这位前辈对革命和文艺事业的贡献,我想其意义是格外深长的.  相似文献   

18.
<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这首《一个美丽的传说》是1985年风靡大江南北的连续剧《木鱼石的传说》的主题曲。电视剧的主人公就是辽阳名人、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的王尔烈。时隔30多年,当我们走进王尔烈纪念馆时,耳边仍会回荡起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  相似文献   

19.
王占明 《求贤》2010,(2):44-45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这首《牵手》的歌曲曾经流行于两岸三地,岁月的流逝依稀过去多年,再度从CD机中传出.张娜和邱腾玄,每当听到这首歌,总是那样激动和感怀,留给他们无尽的思索和追忆。  相似文献   

20.
据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之一曹火星回忆,这首歌是他在1943年与张学明为“霸王鞭”(一种地方民间歌舞)创作和编导一套歌曲中的最后一首,其中“新”字是1949年初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出歌名不妥后才加上去的。这首歌名原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48年章乃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从香港来到东北参加革命,在哈尔滨、沈阳听到人们在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认为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