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6,(4):24-25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的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也使更多的百姓圆了去青藏旅游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人权》2002,(5):19-24
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将穿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一直铺到“日光城”拉萨。 青藏铁路这条牵动人心的“钢铁大动脉”,被人们比喻成一条即将架设在雪域高原的“金桥”。在西藏各 族人民心中,“金桥”通向首都北京,也通向富裕的美好生活。世界“第三极”的千年之痛 很早以来,藏族人民就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开发了西藏高原这片富饶  相似文献   

3.
天堑变通途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在青海省格尔木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青藏铁路设计制造的高原列车剪彩。青藏铁路的建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的奇迹,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谱写的又一壮丽史诗。青藏铁路凝聚着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实现了青藏高原各族干部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青藏铁路大大缩短了雪域高原与外界的距离,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带来了宝贵机遇,必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将有力地推动祖国边疆的社会进步。青藏铁路是青藏高原各族人民的经济线、团结线、生态线、幸福线,是我们党坚持执政为民、造福各族群众的又一座不朽丰碑!青藏铁路9大世界之最世界之最1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全线总里程迭1956公里世界之最2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世界之最3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世界之最4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世界之最5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海拔达5068米世界之最6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青藏铁路第一长桥达11.7公里  相似文献   

4.
藏行小记     
陈峰 《观察与思考》2008,(23):61-63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枕着韩红的歌声,细数着黑夜里火车在青藏铁路上发出的哐当声,终于在狼狈的失眠中开始了向往已久也顾忌已久的“雪域高原之旅”。7天之间,虽然只在广袤的青藏高原转了一个角落,我们却早已心甘情愿地臣服在她纯净的怀抱中,因为那确是一方需要仰视的世界。同行的《教育信息报》记者说,这是一次生命之旅。这份高原的体验,将是一生中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5072米的唐古拉山无人区,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工点。在这人迹罕至、空气稀薄的地方,中铁十七局的同志们抛家别子,为修建青藏铁路流血流汗。在这群大老爷们中,活跃着一位年轻女性的身影,她就是被同事们称为“抓质量的铁娘子”、“雪域高原的智多星”,唐古拉工地副总工程师,年仅29岁的邵尧霞。她就像一朵雪莲,静静地绽放。请看“青春花开无人区”。  相似文献   

6.
“修建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这是当年朱镕基总理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上讲的话。 青藏铁路建设之所以一开始就获得如此崇高的评价,就在于建设者们要与“三大世界级难题”——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作“零距离”接触,并且最终要全面破解,战而胜之。 现在,青藏铁路正式开工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也是攻坚之年。多年冻土的攻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国内重点工程建设中居于领先水平,具有示范作用;高原卫生  相似文献   

7.
刘涛  宁柯 《人权》2006,(1):50-52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在1984年已经投入运营。前不久,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简称“格拉段”)也铺轨完成,满载着援藏物资的列车从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8.
党周  王圣志 《半月谈》2003,(2):10-13
高原冻土、高原生理、环境保护,这是在“世界屋脊”建设青藏铁路面临的三大世界性技术难题,也是对人类生存极限的考验。我国铁路建设者和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和探,在历经一年多的建设实践中将高科技融入青藏铁路建设之中,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9.
雪域圣地,山川隽朗。"2005年10月15日上午,一列印有藏文“雪域神舟”的列车,满载着大米、面粉、煤炭、钢材等上万吨全国援藏物资,一路穿越莽莽昆仑,驶过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徐徐抵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这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标志着青藏铁路这项彪炳史册的伟大工程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西藏正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市、区从此全部通上铁路。"这一天,拉萨火车站站前广场彩旗飘扬,各族各界群众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热烈庆祝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我有幸于两年之前全程采访青藏铁路的建设情况,那时工程正处于…  相似文献   

10.
柳英 《两岸关系》2006,(8):18-19
7月1日,历经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世界最高铁路——青藏铁路终于实现了全线开通。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条铁路的开通将带动西藏、青海等中国西部省区经济快速的发展,有望形成青藏高原新的经济带。与此  相似文献   

11.
■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有昆仑山在,铁路就修不到拉萨”的断言不攻自破,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举国欢腾之际,本刊记者从雪域圣地拉萨出发,翻唐古拉山,越莽莽昆仑,去感受、去体验、去见证天路守护者——青藏铁路公安民警工作和生活中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喜报频传。其中青藏铁路全线铺通,“神六”飞船胜利返航,表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取得了重大成就,令国人欢欣鼓舞,豪情满怀。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克服了高寒缺氧等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胜利完成全线铺通任务,谱写出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这是因为四年多来,各参建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扬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神六”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特…  相似文献   

13.
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在建设青藏铁路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创造和形成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如何认识青藏铁路精神呢? 一、青藏铁路精神来源于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是在青藏铁路建设的伟大的实践中形成的新时期的伟大精神。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在施工条件极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6,(13)
正在不久的将来,继青藏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进藏"天路"将继续"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今年全国两会上,"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川藏铁路列为"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这意味着川藏铁路建设提上日程。在当下中国,铁路建设已处于成熟时期,铁路通、百业兴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铁路稳步前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00亿元,投产新线9000多公里,新开工61个项目。而在130多年前,国人对于铁路的认识却始于一条非法  相似文献   

15.
刘友 《传承》2009,(17):16-18
2006年7月1日上午11时05分,世界屋脊第一声火车的长鸣拉响在青藏高原,两趟列车同时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和青海省的格尔木启动对开,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青藏高原没有铁路的历史。然而,修建这条有着"天路"之称的铁路,其决策、建设过程,几经波折……  相似文献   

16.
游新华  杭邦华 《群众》2008,(11):26-29
西藏是一个神奇的地方。2006年青藏铁路开通以后,不少人“坐着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到西藏旅游探秘,领略“无限好”的高原风光,可能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要在西藏工作,特别是对处于零海拔的江苏干部来说,要在海拔3700米的雪域高原工作3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他们要经受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有时甚至是生与死的考验。受省委组织部委派,记者近期专程赴藏采访了江苏第五批援藏干部,初步感受了这批江苏干部在内地轻易显示不出的别样风采。  相似文献   

17.
笔者日前参加全国政协青藏铁路视察团,从西宁至拉萨,乘火车沿途进行了视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充分展示了我们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一路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我欢欣鼓舞、感慨良多!一、自主创新,造就海拔最高的钢铁天路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后,这条离天最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天路”的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时速可达12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在建设中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的挑战,青藏铁路建设单位依靠自主创新,逐一科学妥善…  相似文献   

18.
今年7月1日,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将全线开通试运行。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世界上高原冻土铁路的最高水平。承载国人百年梦想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最早提到要修建青藏铁路。  相似文献   

19.
在爱泼斯坦毕生从事传播中国的记者生涯中,对西藏有着不解的情结。从50年代起的半个世纪间,他四次踏访雪域高原。直至90高龄,他仍怀有一个梦想——“尽管年事已高,我仍然希望坐火车去西藏一趟,这是我长期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医生是维护生命的使者,我要把生命的价值书写在生命的禁区,书写在地球之巅。”"“我们的使命就是为西藏各族人民解除病痛,既要给群众看身上的病,更要给群众看心里的病。”"“对共产党人来说,永远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奋斗过程!”"  一头是繁华的大都市上海,一头是苍凉的世界屋脊;一头是“生命禁区”的边关哨卡、雪域高原,一头是桃李芬芳、成果辈出的高原医学殿堂———" 李素芝,一个普通的齐鲁汉子,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他在雪域高原行医28年,边关奉献28年,不论条件怎么艰苦,岗位怎么变迁,成绩怎么显赫,他始终不忘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