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学  宋树森 《奋斗》2008,(9):50-51
旅游业是一项文化穿透性很强的产业,没有旅游文化也就没有旅游。因此.旅游业无论是在外形还是内涵上,只有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才会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绥棱农场通过近几年旅游文化的发展,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和建设活动,以绥棱农场的地方特色去吸引国内外游客,积累文化资本,以旅游业作为产业支撑,打造旅游强场,从而提高了农场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农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王永喜 《实践》2009,(2):50-51
成吉思汗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惊天动地的一生,与鄂尔多斯结下了生死之缘.坐落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成为中外游人心往神驰的圣地.令人遗憾的是,声名远播的成吉思汗陵作为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旅游业发展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李富有 《共产党人》2010,(12):42-43
在现代经济中,文化因素越来越重要。温家宝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当文化表现出比物质和货币更强大力量的时候,当产业与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经济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才能具有可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当前,各地在培育旅游支柱产业中,只有更深刻地把握旅  相似文献   

4.
朱彩云 《奋斗》2013,(4):45-45,51
正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兴旺发展的源泉;旅游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传承渠道之一,以旅游兴文化,以文化促旅游,二者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增值效应显著。通过深入挖掘黑龙江省历史文化资源,并进行有效的整合,为龙江旅游植入文化灵魂,增加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做大做强黑龙江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5.
蔡军 《学习月刊》2014,(15):46-47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旅游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推动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展示文化内涵与魅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实现文化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武穴地处吴头楚尾,多元文化汇集,如何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好具有武穴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是一个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是推动武穴旅游业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尹辉 《当代贵州》2013,(14):10-11
黔南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程度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做好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壮大旅游产业等意义重大。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是旅游之魂,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旅游的品味;旅游是文化之体,旅游是承载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融合,必定会迸发出新的活力。黔南州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本刊专访了黔南州委副书记、州  相似文献   

7.
刘爱 《当代贵州》2007,(8):35-35
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又拥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要推进贵州旅游的市场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发展,必须发掘旅游资源的内涵,组织好各具特色的旅游宣传。  相似文献   

8.
位于铜仁地区境内的梵净山,面积567平方公里,横跨江口、印江、松桃三县,整个山体原始森林覆盖,空气清新宜人,四季风光如画。春天,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百里杜鹃万紫千红,让人目不暇接;夏天,金顶红日,瀑布流云,佛光影印,彩云满天,叫人心旷神怡;秋天,奇珍异  相似文献   

9.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目的是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才能使文化与旅游各展风采,相得益彰,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互促互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家园”,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加强对文化资源积极而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是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品质和文化质量,扩大文化的影响,努力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美丽芗城。  相似文献   

11.
即将召开的市委三届五次全会标志着重庆文化建设又一个春天来临,令人欢欣鼓舞! 市委决定加强文化建设,既着眼于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更着眼于人——为实现“314”总体部署、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年3号文件、全面推进“五个重庆”建设,培育和激发全市人民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2.
龙志毅 《当代贵州》2010,(23):71-71
名人轶事是花溪的财富,是待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如果将这些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起来,再将它和青岩古镇、周渔璜故居等连结在一条旅游线上,花溪将更有看头。  相似文献   

13.
康文 《当代贵州》2007,(22):32-34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和平区坚持“创特色,建机制,上档次,争一流”的原则,密切联系和平实际,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建国家文明城区、构建和谐和平的重要内容来抓,引进并建成多个文化创意产业,初步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的新格局,闯出了一条具有和平特色的文化之路,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吴福永 《实践》2013,(7):51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彰显文化对旅游的"灵魂"作用,以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层次为发展旅游业的主要抓手。一、文化对提升旅游业品位和质量的"六化"功能(一)"点化"功能。即"画龙点睛"、"点石为金"的作用。首先,用文化对自然风光开发、包装,通过文化的挖掘和注入,  相似文献   

16.
雷鸣 《学习导报》2011,(3):51-52
眼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各地的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新农村建设之间有着良好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内地与藏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这里草原辽阔,历史悠久,有灿烂的文化与古朴的民俗。特殊的区位造就  相似文献   

18.
雷鸣 《新湘评论》2011,(3):51-52
眼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正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各地的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与促进新农村建设之间有着良好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石油、汽车制造并称为世界三大产业。基于这个背景.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荆门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不容错失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0.
龙长春 《当代贵州》2012,(36):10-11
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相荡相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比翼齐飞、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