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怕作文往往有其心理障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需要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在作文训练中讲究方法,寻找有效途径,帮助学生起步作文。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写作水平则是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表现。但是,从目前作文的实际看,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其原因主要在于,功利主义的教学环境无法让学生回到真情实感,让作文教学急功近利。要培养学生的作文习惯,教师要做个认真的聆听者、真诚的交流者、真正的示范者与优秀的引导者,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习惯。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作文教学只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结合,才能发挥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作为作文教学的内容,把学生引入写作世界中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武世琴 《学理论》2012,(8):190-191
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长期以来,许多学生怕写作文,绝大多数老师怕教作文,老师、学生都希望找到一种"一蹴而就"、"点石成金"的写作方法。其实,那样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中年级作文是刚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毕竟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作高出一个阶段,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了无话可说,有话写不出来。感觉到"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无从下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有兴趣的学习能消除学生紧张畏难的情绪。让学生学好作文最关键的也是最首要的,即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要"练",而且要将作文教学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5.
杨跃 《学理论》2012,(16):252-253
要进行个性化作文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个性化作文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只有这些方面诸多内容清楚了,才能来正确指导学生从事个性化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状况持续低迷,诸多问题层出不穷,积重难返。然而随着"亚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校运用"亚理论"指导作文教学改革已取得重要成果。对"写作亚理论"的特征,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原理指导学生写作,以及指导学生作文的主要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王锐军 《各界》2009,18(10)
多年来,作文一直是令广大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用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花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考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作文教学改革的老问题,虽然几十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方面还有待突破.笔者认为,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小学作文训练必须要"四化",即小学作文训练要童话化、生活化、个性化、网络化.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应当研究以下的新训练.  相似文献   

8.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学生要学会作文,得先学会观察,而观察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所以观察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学生做到乐于观察、善于观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水,教师的作文教学也才会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9.
徐雅楠 《学理论》2009,(11):191-192
大学生参与同学作文的批改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体现。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作文是由教师来批改的,因为教师的英语比较标准.只有他们才有能力评价学生的英语是否标准。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需要放眼于课文,更需要放眼于课外;他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他注重点滴积累,领会感悟,更注重习惯养成,潜移默化;他强调读写,也重视听说;它讲究方法,又似乎没有定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多方面潜能,达到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岳峻峰 《各界》2008,17(10)
写作水平的高低,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成绩.怎样才能让广大学生把写作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呢?我认为: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分数的优劣.而作文教学难搞,这又是语文老师的共识.两周一次的作文模式,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语文学得如何,习作可以作为衡.重要尺度.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个长期困扰教师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害怕作文.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积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肯定地说:"确实有一部分学生,而且是相当数量的学生视写为畏途,有害怕心理,视作文为难事,为不易攻克的堡垒,有畏难情绪.  相似文献   

14.
张迎秋 《各界》2009,18(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真切感受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入门呢?使学生不再为作文课而感到头痛呢?  相似文献   

15.
王力 《各界》2008,17(12)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有的小学生总觉得写作文难,写出的作文不是单调乏味、三言两语,就是内容空洞,不着边际.面对这一情况,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坚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情,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把作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做到"源头时有活水来"..  相似文献   

16.
王碧荣 《各界》2008,17(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提倡自主拟题,多写自由作文.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读、反思,主动吸纳、辩证分析他人的意见.可以说,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学生写作的个性化,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然而农村中学在写作教学方面面临的困惑可谓多矣,诸如:学生的写作与现实生活的断轨,学生的写作与课文内容脱节,学生的写作与教师的批阅矛盾.因而,学生写出的作文常常题材雷同,内容空洞,层次不分,缺眨想象,语言平淡等问题.那么,在新课改下,怎样全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培养农村中学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浅谈知识分类理论在作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晓洁 《学理论》2010,(17):260-261
在数十年的教育改革中,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处于学生怕写、教师难教、作业评改无效的困境中。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于作文知识分类理论的认识不清。因此将运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理论,将作文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并对这三类知识在作文教学设计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王鑫 《各界》2008,(10)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9.
刘扬 《学理论》2011,(15):313-314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盲校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盲生有着视觉缺陷,在观察事物、了解世界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更给作文教学增加了难度。从提高盲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想象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角度分析了盲生作文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盲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陶海燕 《学理论》2013,(30):312-313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一书,使教师对"新课标"有"法"可依。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对《新课标》中作文教学建议的理解,论述了对现代语文作文教学的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