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兰芝 《就业与保障》2011,(10):55-55
秋季,人体的生理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因此,秋季的饮食要随时而变化,以适应秋季养生之需。秋季饮食的原则是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秋季多吃酸,则克脾,引起五脏不调,而多食甘平类的食物,则以增强脾的活动,使肝脾活动协调。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丰富多彩,诸如豆芽菜、菠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2.
新华 《协商论坛》2014,(8):58-58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说潘光旦最大的嗜好就是好奇,并讲述了一件事情:潘光旦从没吃过老鼠肉,某天突发奇想,令家人一起,翻箱倒柜,掘地三尺,逮了几只老鼠,煮食之,以满足好奇之心。在重庆,潘光旦兄弟是个银行家,听说哥哥吃老鼠肉,心中十分难过,赶紧汇了一点钱来,叫他买猪肉吃。并发信叮嘱,日后生活紧张,可来电,绝对不可再这样,搞得全中国都骂自己不照颐兄长。  相似文献   

3.
《人大建设》2013,(7):33
童心是要有儿童一样的心理状态,无忧无虑,生气勃勃,好动、好奇。蚁食是要有蚂蚁一样的食欲和食量。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像蚂蚁那样吃得少;二是像蚂蚁那样什么都吃一点,吃得杂。我们一方面要少吃不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要尊重传统饮食习惯,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含有不健康成分,也无需与之彻底决裂,少吃一点来满足口腹之欲也无妨。饮食要均衡,不偏食。猴行是指老人要保持猴子般灵活、好动的特点。能站不坐,能步不车。每天都要勤于运动:手动、脚动、身动。老人要欢度晚年,还需有老窝、老本、老伴、老友和老有所爱(兴趣与爱好)。中国人养生  相似文献   

4.
曾读过一篇文童: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餐盘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相似文献   

5.
周琴 《今日广西》2014,(3):58-58
“养生”是当下最热门的生活话题,但是对现在常见的“养生讲座…‘养生书籍…‘养生大师”一定要慎重理性对待,切勿一不小心上了“伪养生”的当。特别是在这“吃”上,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  相似文献   

6.
现在吃东西真要格外留神了一不小心,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许多食品添加剂 据长春市一位白领日前三餐食谱统计,他一天吃了21种食品添加剂早餐:奶酪+面包+蓝莓果酱+牛奶,其中有12种添加剂,奶酪中有5种:柠檬酸钠、六偏磷酸钠、山梨酸、食用香精、  相似文献   

7.
李良旭 《今日广西》2010,(22):62-62
在美国加州的一些垃圾箱旁边,常常可以看到一位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他埋着头,在垃圾箱里认真地翻找着食物,一旦发现有可吃的东西,便不顾人们异样的眼光,拿起来就放进嘴里狼吞虎咽地吃掉。吃饱喝足后,他又会将一些捡来的东西塞进皮包里,拍拍身上的灰尘,在人们不可思议的目光中骑上一辆自行车离去。  相似文献   

8.
飘飘: …… 你提到吃苦问题,很好。 苦与不苦是比较出来的。同样的物质条件,某一地区或某一时代的人以为苦,而另外一时代或地区的人却以为甜。同样,怀有某种思想的人以为苦,而怀有另外一种思想的人却以为甜。 你们学校,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应该是甜的。别的学校没有一个比得上。高粱米是好东西。我国有颇大一部分地区以高梁为主食,30多年前我到沈阳一个大地主家,他给我吃大米饭,自己却吃高粱饭,他说大米饭不好吃,可见这是个习惯问题。你们吃了个把月的高梁饭,想已习惯了,如因吃高粱饭而身体更棒那更使我高兴。 你们现在是锻…  相似文献   

9.
人生斯世,心向往之的,无不是美满幸福。然而天不由人,往往在你冷不防之间,就会冒出一件麻烦事,让你苦恼之至,使你痛苦难当。一位遭受过大苦大难的同辈告诉我,其时他的感受是,“一下子从九天落入了九泉!”可见苦难这东西之厉害。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全国首席健康专家万承奎做客央视讲健康:晚上大吃大喝是百病之根吃饭一定要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一是牛  相似文献   

11.
有位除了金钱以外什么都有的朋友说他很不幸福:显然,他所要的幸福就是金钱,就是自以为能够买到世间任何东西的金钱;还有位除了美妻以外什么都有的朋友说他也很不幸福:显然,他所要的幸福就是佳丽,就是他以为秀色可餐的佳丽。而在某日午后的城郊,我看见几个拣拾垃圾的人,因拣得几件重量可观的纸箱而笑得满脸灿烂。这约莫仅值两个面包的微小收获,便使这几个人感到了无比地幸福。有年冬天,我们几个人进山去,车子不幸坏在深山里。冷饿交加的我们正焦头烂额时,山里老乡亲为我们送来了遮雨的斗蓬,还热情地邀我们去家里吃了一顿热饭,…  相似文献   

12.
生涯驿站     
《劳动保障世界》2010,(4):63-63
幽默五则 吝啬 乞丐来到一位太太门前。 “请帮帮忙吧,太太!我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 “剩了两天的饭你要不要?” “我要,太太。” “那你后天来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中医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及生理变化规律,采取"五不要"原则,养好自己的身体,防止进入养生误区。一、不要过多吃酸性食物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  相似文献   

14.
怪哉,国际会议吃盒饭程建平在河南召开的农村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国际研讨会上,吃的午餐居然是一份盒饭加一瓶矿泉水。可是,那些联合国计划署等10多个国际组织职位颇高的官员们及部分国内专家、学者,虽然国籍、性别、嗜好不一,吃起来却都是那么有滋有味。泱泱中华礼仪...  相似文献   

15.
王莹 《今日广西》2012,(12):56-57
百岁老人张祖贻每天睡午觉前一定要吃点零食,有一天女儿没给他吃的,他就不睡觉,还说,“不给吃的,不白睡了?!”他加入过国民党,后来被批斗得体无完肤,但他看得开;他曾经是个“药罐子”,经过自己调理后,身体越来越好;上世纪50年代,别人都不谈养生,他却已经开始做了;因为爱吃零食,  相似文献   

16.
吃事     
一次请人吃烤鸭,吃完时桌子上还剩下许多。多么可惜啊,都是好东西。于是我还吃。这时,有人说:“瞧瞧莫言吧,非把他那点钱吃回去不可。”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相似文献   

17.
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因无力抚养他.只好带着他改嫁别人.母子俩倍受歧视和欺凌。苦难的生活使范仲淹懂事特另1]早.他在生活上从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他十几岁时便常年住在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昼夜苦读诗书。从这时候起他就立志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活上的苦难,不但没有摧毁他的意志,反而成了磨练他意志的砺石。范仲淹每天早晨煮一锅粥.等粥结冻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范仲淹的同学中,有一位是南郡留守的儿子,他见范仲淹每天只吃.Q、粥和…  相似文献   

18.
有没有最省事的养生方式?不吃不动,闭上眼睛,一觉醒来就能达到养生效果,相信这对于怕麻烦的都市人非常吸引。 其实,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正确的睡眠方式与良好的睡眠状态,与养生关系密切。传统中医以“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认为睡眠有“养阴培元”之效,对于养生健身、延年益寿非常重要;清代学者李渔也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为先。”我国民间则有“不觅仙方觅睡方”、“吃人参不如睡五更”的养生经验。  相似文献   

19.
饮食之味,大约不仅仅在于食物本身那点酸甜苦辣的味道。可口好吃的东西被文人以“美食”冠名,既谓之美,总得与美丽有些关系。望文生义,当是好看且食之有“美丽”之味。想来食物之“美”,定与美丽给人的感受相通,是为“美食”。能品出食物之“美”的吃客叫美食家。自然,好吃之徒算不上美食家,最多是个老携——传说中叫拉睿的怪鲁嘴大且极其能吃。美食家的“吃”,不但口中有味,心中也是有谱的。哪怕寻常的东西,他也能东西南北说出个道道来。遇上大文人,简简单单的食品,也会被写得笔下生花,似有鲜花那样好看、好品之味儿。说到此…  相似文献   

20.
赊购彩票 欠下巨额债务 现年53岁的余怀远,是江苏省镇江市的一名普通市民。余怀远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就是对彩票有些痴狂,算得上是个铁杆彩迷。其实,余怀远涉足彩票,只是出于偶然。几年前的一天下午,余怀远从超市买东西出来,见超市出口旁的一家彩票店聚集了不少人在兴高采烈地买彩票,他一时兴起,便掏出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