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朵野花     
陈梦家 《党课》2014,(14):1-1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藐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相似文献   

2.
兼听则明     
赵清秀 《共产党人》2004,(23):52-52
党的基层干部的代表、民政助理周国知,二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千方百计让100多户住茅草房的群众,搬进了砖瓦屋的新居,自己的房子却四处透风。他为住房困难的家庭拍了一千多张照片。却没有为自己和家人留一张合影。他一次次向困难户慷慨资助,自己家庭却负债累累。  相似文献   

3.
读书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选择。当一个人强迫自己作出某种读书姿态的时候,他其实是在折磨自己了。读书是一种心灵义务。一个人,如果没有把将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他就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放弃了对自我心灵的塑造,错过了在读书时光中体会“物我两忘”的机缘。这一机缘,错过了,就永远无法弥补。当你回过头来,重新拾起书本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是何等陌生。  相似文献   

4.
30多个春秋转瞬逝去了。当年张辉喜刚投身财税战线的时候,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而今已经是一位“超期服役”的老兵了。格尽职守,任劳任怨,几十年如一日的人生事业之旅,在他那苍劲的额头和祥和的睑上刻下了深深的岁月印痕,也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位奉献者的闪光足迹。60岁的张辉喜,现在是山西省地税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人们说,他即将离开自己所热爱的岗位了,但他不会感到遗场,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天职。(-)张辉喜是一位农民的儿子。淳朴善良的父母和晋南文化的厚土,养育了他的忠实和勤奋品格。他自幼家境贫寒,学习非常刻苦,…  相似文献   

5.
万象百态     
《党的建设》2013,(7):52-52
余英文,礼县永坪乡杏坪村草庙教学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1995年7月,他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由于家庭贫困,家里无法继续供他复读,是外出打工还是在家务农成为他当时的选择。看着和自己弟弟一样大小的孩子没地方去上学,每天只能在山上玩耍,这位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青年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自己办一所学校,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一位在正科职干了18年的局长;一位先后20多次受到国家环保局和省、地政府表彰奖励的平常人;一位敢和社会的、自然的污浊斗争的硬汉子。他就是方山县环保局局长李补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凡事较真;对自己热爱的环保事业,他也大事小事事事较真。被他“较过“真”的人,在背地里就给他起了个绰号:“老较真”。“老较真”确实够较真的。一次,一名机关干部拿着一摞发票找他签字,李补奎接过发票一张一张仔细检查起来。突然,他翻动发票的右手停在半空。他扭过头,盯着这位干部严肃地说:“这11块钱的锁是咋回事?…  相似文献   

7.
钉子     
《新湘评论》2014,(4):59-59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7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11,(4):1-1
八年来,他穿着胶鞋,走遍了全镇的坡坡坎坎。为抢救百姓,他一次次和泥石流、天然气井喷等重大灾害面对面;为了百姓致富,他一次次跑项目、找工程;为了挟贫济困,他一次次掏空腰包,自己家里甚至靠借钱过年……  相似文献   

9.
没有人不想出人头地,干一番事业;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永不受欺侮。可如何能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和宏伟的目标呢? 美国有一位桑德斯上校,65岁那年退役后,身无分文又孤身一人,当他拿到平生第一笔救济金时,只有105美金。在这困顿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有一份可能使人喜爱的炸鸡秘方,或许可以将这秘方给餐馆,同时教他们如何制作,若是餐馆生意红火,自己就可能从中分红。可是他处处遇到冷脸,一回又一回地吃了“闭门羹”,整整两年时间一共被拒绝了足足1009次后,他才听到一声“同意”。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受得了1…  相似文献   

10.
石奢纵父自刎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宰相叫石奢,他为政清廉,刚直不阿,不媚权贵,不徇私情。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去地方巡视,半路上看见一个人行凶杀人后逃跑,他就下车亲自和随从一起追捕凶犯。快抓到凶犯时,他发现原来是自己的父亲。他既愤怒又羞愧,就命令下属不要再追了,放走了他父亲。回朝后,石奢把自己捆绑起来,请求司法部门处置,并派人对楚王说:“杀人的凶犯是臣的父亲,如果臣抓住父亲,将他治以死罪,这样虽然可以建立自己的政绩,显示自己的刚正无私,但这是不孝的。臣废弃法律而放跑了凶犯,这是不忠的。臣的罪应当判处死…  相似文献   

11.
边言 《廉政瞭望》2010,(1):35-35
在凶恶的罪犯面前是英雄,在糖弹,银弹面前是狗熊,秦红根有了这样的变异人生。“秦一枪”自己向自己开了一“枪”。为此,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十年的牢狱生活,让他在自己曾经守卫的地方彻底变换了角色。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动漫界风雨飘摇、充满坎坷的发展征途中,中国原创漫画的领军人物陈维东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前进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坚实的足迹。他的每一滴汗水,每一分努力,面向世人都问心无愧;国家对他的每一份帮助,每一处恩惠,点点滴滴他也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13.
艾迪 《党课》2011,(5):106-108
一次,作家欧·亨利坐在客厅吃饭,他认为背对着自己的窗子没有关,因此自己一定会感冒的。果然饭后不久,他就出现了感冒症状.但实际上客厅的窗子是关着的,  相似文献   

14.
他很忠诚,忠诚得像一头老黄牛,默默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公安事业;他很平凡,平凡得像一丝春雨,用自己艰辛的汗水滋润着素不相识者的心田;他很普通,普通得像一滴水珠,但却能映出太阳的七色光环─—他就是扎赉特旗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长的蒙古族青年韩金贵。 爱因斯坦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韩金贵就是这样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他穿上警服的第一天,就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了“金色盾牌,热血铸就;身先士卒,除暴安民”16个大字。经过几年实际工作的…  相似文献   

15.
他是著名的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的得意弟子,因从事学生运动,在闻一多牺牲后被国民党当局作为“政治要犯”逮捕入狱。在狱中,监狱科长的女儿爱上了他,并与他结成了传奇姻缘,也为他后来蒙冤受屈二十几年埋下了伏笔。在历尽坎坷之后,伍大希抱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走上演讲台,用自己血与火的人生教育着青年一代,在自己的夕阳人生中写出一片艳阳天。  相似文献   

16.
他从小喜欢舞蹈。16岁那年,只身一人来到巴黎,他满怀信心地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做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并让全世界的人为他鼓掌喝彩。然而因为家境贫寒,两手空空,他不得不先找份工作。在找工作的日子里,由于没有任何特长,几乎跑遍了全巴黎,也没找到让他挣钱的机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去一家缝纫店当学徒工。他苦闷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结束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部队入党的马志军今年42岁。1983年马志军结束了5年的军营生活,回到通辽市开鲁县开鲁镇联合村。回村后,他就一头扎到了蔬菜基础知识的书堆和实验田里,七年如一日,马志军边学习边实践,一个心眼儿要在黑土地上给自己的人生写下浓重的一笔,用他自己的话说:“人不能小看自己,要自强不息。”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志军成了村里的种菜专家,并于1990年受聘担任了联合村村委会副主任。在他看来,联合村的前途和优势是发展蔬菜业。他利用自己的强项,带头内引外联选品种、跑销路、传技术,种起了圆葱、大葱、茄子、豆角这些保存期长…  相似文献   

18.
工作的感言     
工作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愿望。一份好的工作是自己能力和地位的体现。在我的周围,我时常能感受到人们对自己工作的热情追求,即使是他告诉你,“我的工作好累呀,今天领导又让加班了,又要写稿子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只能证明,工作中他是如何得到重视和重用的。叫苦叫累只是一种形式,形式背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快乐。即使他不会直接赞叹你的这种说法和观点,但如果让他失去这份工作,你就能看出他的无聊和失意。工作中大家都在努力,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高升,害怕失意和孤独。  相似文献   

19.
51年前,他作为部队的英模代表,参加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员代表大会,与雷锋同台作报告受表彰,被雷锋称为自己“学习的好榜样”。51年来,他时时处处以雷锋为榜样,按着雷锋给他的留言做好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用自己不变的信仰和操守,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他,就是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薛庄村77岁的老党员刘成德。  相似文献   

20.
《理论与当代》2008,(8):51-52
史哲在6月26日的《南方周末》上撰文指出:近日,52岁的比尔·盖茨从微软退休了。在退休前,他捐掉了全部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这是他和妻子共同的决定,不给自己的孩子留一分钱,盖茨为什么能?因为他不必担心,他的捐款会被人肆意挥霍浪费。将会有无数双眼睛和他一起关注每一笔被花的钱,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能看到受惠者幸福满意的笑容,这足以带给他后半生最大的幸福和满足。因为对于他来说,捐赠不是一次讨巧的商业广告,也不是彰显个人道德的表演。作为美国最大基金会的管理者,盖茨承担的是美国社会大众和捐款人的殷殷期待,这或许比他经营微软更具挑战,更多成就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