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家庭联产责任制,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生产热情,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经济奇迹。但是,仅仅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仍然无力应付市场经济大潮的挑战。种种因子聚积,80年代中后期,腾飞中的中国农业出现了徘徊。  相似文献   

2.
毕红微 《学理论》2013,(22):59-60
中国传统农民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上长期形成了封建陈腐的思想意识形态。这种在农民心中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严重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严重阻碍着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农村政治的改革进程。小农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突显的特征对中国的政治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股份合作制作为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 ,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在中国城乡进行的又一次以产权制度和劳动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变革形式。如果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了广大农民政治热情的话 ,那么农村股份合作制 ,则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参与式民主热情。伴随着新的经济制度的成长 ,农村基层蕴藏的民主合作精神日益凸现。从整体上把握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进程 ,就必须对农村股份合作制中所蕴藏的民主合作精神进行逻辑上的分析和阐释。一、农村股份合作制崛起和发展中彰显的民主合作精神农村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兼有资本…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谈农村经济的发展本刊记者李勤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农村经济的发展非常瞩目于世。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九亿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用他们勤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个人间的奇迹。高龄八十有四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称赞中国农民的创举...  相似文献   

5.
《瞭望》1987,(10)
本刊从去年第40期起,开辟了《农民企业家》专栏,陆续报道了一大批活跃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建设大舞台上的农民企业家。本期以十七页的篇幅报道了在广东白藤湖农民度假村的一次农民企业家的集会。人们看到,闯出自然经济樊笼的中国农民,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并且走进他们一向畏惧的城市,表现了他们的才智和胆识。其中优秀者即当代农民企业家。他们的队伍正在壮大。建设具有中  相似文献   

6.
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毛泽东重视农村农民问题,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邓小平重视农村农民问题,从农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最终取得成就并影响全国。在伟大的变革中,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被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个创造内涵丰富,形式独特,蕴含未来,既体现了当代农民锐意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又高奏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它是农村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场带方向性的变革。这个改革引起世人关注。国外友人称中国…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愈来愈依赖于科技进步。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村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改革农村各类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一环。下面这组报道从不同侧面报道了一些地区近年来因地制宜改革和发展农村各类教育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一风起于青萍之末,中国伟大改革之风起于幅员辽阅的农村。这不是偶然的相遇,而是各种历史和社会条件交织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八亿农民坚韧不凡的创造之功。九年来的农村改革,不仅使农村开始摆脱贫困,走上富裕文明的发展道路,而且极为有力地启发和推动着城市和其它各个领域里的改革。农村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又一次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中国的农村问题,是左右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也许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问题的战略意义不会降低。  相似文献   

9.
农村形势两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象 《瞭望》1986,(35)
一、关于农村第二步改革 改革是农村工作的主题。我们谈农村形势,首先要看农村改革的形势。现在,我们的农村改革已迈出第二步,正在健康发展着,这是主流。当然,第二步改革比第一步改革要艰难得多,我们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我国农村的第一步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九七九年开始,到一九八四年告一段落,以联产承包制来替代公社体制,打破了大锅饭,农民有了自主权,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这一步改革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功。第二步改革从一九八五年开始。这步的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要使资金、技术、资源、劳力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原因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世纪之交农村治安问题引发关注国农村一个世纪来的沧桑巨变是中国百年风雨历程的真实写照,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70年代未开始的改革皆发韧于农村,因此,成功的革命与改革实践愈加凸显出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强劲的市场经济浪潮滋润并催苏了己板结久远的古国农耕文明,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眷守着黄土地的农民终于第一次挺直了身板,睁升迷惆朦胧的双眼迎接这一历史新纪元的到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城乡二元格局的解体及户籍制度的松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沿海开放地区农村的带…  相似文献   

1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时代农村改革的焦点和难点。习近平在2016年视察小岗村时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①。“仍然”一词,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对农村土地制度及维护与发展农民土地利益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要求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87,(4)
在过去的八年中,我国农村经历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变革。这场变革使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其中一部分农民的生活逐渐从温饱走向富裕。 人们公认:中国农村在这短短八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是“一个奇迹”,盛赞现在我国农村形势之好,不仅为建国以来所未有,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3.
王坚 《瞭望》1990,(11)
近年来,在我国农村普遍兴起的一种群众性的科技服务组织——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成为一支引人注目的农民技术新军。 改革后的农村呼唤科学技术的传播 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是在中国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大包干使多年来我国农村已经具备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但许多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难于独立进行家庭经营也成为突出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被誉为柑桔之乡的四川武胜县,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80%的农户有了自己的柑桔园,但是绝大部分农户不会种柑桔。安徽省也有70%的青年农民不会大田育秧。正象在科研、教育等领域中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一样,农业生产上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为农村小康建设奠定了基础农村小康建设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观察形势、研究问题、作出决策,始终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主要位置,他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提出了“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为农村小康建设提供了契机。早在1978年底,邓小平同志就力主改革要首先从农村开始,在他的亲自主持下制定了党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的政策。19B4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内经济搞活首先从农村着手”…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6,(47)
“立冬”已过,从北至南,各种农事活动已经先后结束。亿万农民正怀着丰收的喜悦回顾着一年来生产、经营上的成败得失;农村各级干部们,忙着总结农村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农业生产和农村改革的形势。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更加关注农村。 一九八六年中国农村情况如何?可不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叫作:突破已过,发展速度趋于正常;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进而推动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这是中国改革成功的路子。为中国改革立下汗马功劳的凤阳人民,不仅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首当其冲,而且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成绩突出,率先进入全国村民自治示范县。1999年,凤阳县委又出新着,在新一届党支部选举中,实行“两推一选”,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村民自治的发展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观念越来越强,他们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晓山充满激情地说:“深入到中国的农村尤其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你会发现那真是生机勃勃,农民每天都在创造着新事物,农民自己完成了在目前的条件下国家无法做到的事.来自农民的创造正日益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工业化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8.
一、推进农村法治进程的因素 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改革已经20年,20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发生着深刻变化,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我们认为,推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明显进步的具体原因和主要表现是: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5,(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公开发表了。这是又一个推进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 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党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讲农村工作的。每一个一号文件都受到亿万农民的衷心欢迎,推动着农村改革的形势有如江河奔腾,一浪高过一浪,蓬蓬勃勃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楚东 《瞭望》2003,(46)
中国的农民需要学习,中国的农村需要学习。建设学习型的社会,中国的农村既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富潜力的大“市场”。 搞市场经济,让很多地区长期习惯于刀耕火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的农民有些不知所措,至今依然在为脱贫致富而挣扎。但也有不少地区的农民凭着对市场的直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原始的创造力,在走向市场中脱颖而出,寻摸出了各种各样的致富途径,成为农村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典型。 以典型点燃农民的激情、激活农民的智慧、挖掘农民的创造力,实际上是中国发展农村经济的传统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