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妍 《理论探讨》2001,(2):40-42
国有公司 ,特别是国有独资公司 ,在性质上既是国有企业 ,也是有限公司 ,既应该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也应符合国有企业法的规定。但公司法与国有企业法在组织制度问题上的规定却有很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导致了实践中国有公司的内部组织制度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陈爱玲 《理论导刊》2004,(10):28-3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阶段深化企业改革的核心。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强化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委托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共同基础。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实现公司目标,应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苏坤 《公共管理学报》2012,(2):24-32,123
将政府控制内部结构与制度环境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深入研究了政府控制内部结构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制度环境下政府控制内部结构对信贷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是否有所不同。研究表明:政府行政级别越低,越有动机干预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帮助其所控制公司获得银行贷款,公司银行借款水平就越高。与通过实业主体控制的公司相比,在政府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制的上市公司,政府通过干预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帮助公司获取银行贷款的行为更为便利,该类公司具有较高的银行借款水平。与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相比,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政府控制内部结构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家族企业股权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结构是影响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带来不同的内部监控效率。改善我国家族企业的股权治理,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家族相对控股、其他大股东同时存在的模式,优化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二是要完善市场其他配套制度,如建立和完善经理人市场和独立董事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5)
公司作为一种营利组织,如何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是公司治理核心问题。然而,在不同经济实力的公司中都会存在所谓相对的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因此,如何处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害关系便成为治理好公司的关键所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力度不够,我国应当根据国情,采取进一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完善监事会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等多种措施,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3)
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类型的核心,其资本制度的优劣,关系着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随着1993年第一部《公司法》的颁布,我国公司资本制度历经多次变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公司资本制度基本理论的梳理,对两大法系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比较,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历史变革相结合,提出了最新《公司法》中关于资本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在简要分析后提出了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价值重构与路径完善,以此推动未来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邹龙伟 《学理论》2015,(5):73-75
我国注册资本制度在承担信用功能时,存在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等弊端,加之制度设计简单,难以预防欺诈和投机行为,更不利于维护交易安全。新修正的《公司法》实质上是对资本信用的质疑,也是对公司信用实现效率与安全价值平衡的博弈。在注册资本制度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的背景下,以公司资本信用与资产信用为出发点,为完善公司信用机制提出要:完善我国公司债权人债权求偿权救济体系;加强保障公司债权人知情权制度;建立合理的公司投资和运营风险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司清算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把中国与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加以比较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有完善的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规定 ,而我国却没有。我国公司清算制度存在着清算主体的确定、清算执行、违法清算行为的责任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在公司清算制度的设计中应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债权侵权行为理论 ,并强化清算责任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21,(5)
2013年12月28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正式施行。本次《公司法》的修改,对于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具有深远意义。《公司法》将分期缴纳的公司资本制度修改为认缴制的公司资本制度,一方面降低了公司设立时的门槛,激发了投资热情,激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力,增加了国内就业,获得了公司股东广泛赞誉;另一方面却增加了公司债权人维权成本,使得公司股东出资期限与公司的偿债能力呈现反向生长之感。公司、公司债权人以及公司股东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有鉴于此,从构建公司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建立"公司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为目标,通过探寻现有法律条文中加速到期制度痕迹,强化我国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和行政干预,重新构建公司股东与公司债权人、公司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解决认缴制带来的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难题。  相似文献   

10.
兼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选择马治国,王炯本文所论及的企业兼并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引入兼并机制。与传统的企业兼并不同,这种兼并已不仅是产权的转移和生产要素的重组过程,而是企业改组为股份制公司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企业整体资产的转移、企业...  相似文献   

11.
从公司僵局破解的角度规范司法解散制度,是我国司法解散制度的基本立法思路.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将司法解散仅仅限定于公司僵局这一范围,而没有穷尽司法解散应有的范围,从而使司法解散制度局限于公司僵局救济之中.立法上的定位不准给实践中司法解散的适用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对司法解散的正本清源和司法解散与公司僵局破解分别作出规定,是解决司法解散实践难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2.
文婧 《学理论》2014,(1):136-138
公司出资的制度安排体现了效率与公平的紧张博弈,公司法不能简单顺应公司的效率取向,而必须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必要时需要对公司的逐利行为进行理性限制。合理的公司出资制度,必须体现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是环境与制度的关系,健全的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保障,有效的内部控制将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应把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有机地结合,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4.
张爱香 《理论导刊》2006,(10):95-96
一、公司治理制度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术语来表达。但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4)
有限责任制度的价值在于对公司的责任与股东的责任进行了严格区分,《公司法》的生命力就在于投资人的责任是有限责任。从比较的视角和公司人格否认的立法模式来看,我国还应在实践中将《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的规定落到实处,尽量限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滥用。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20,(6):93-100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呼唤制度伦理建设。依据制度在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结构中的不同层次与不同领域,制度伦理体系由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以及政治制度伦理、经济制度伦理和社会文化制度伦理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伦理建设目标与主要内容为制度正义、社会效率和社会秩序。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效率与构建社会秩序的制度基础与前提,社会效率是制度正义与良序社会的物质承担者,良序社会的构建是制度正义与社会效率的出发点与目标,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7.
单晓剑 《学理论》2012,(7):121-122
独立董事作为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制度,其核心在于"独立性"。独立董事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其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制衡作用。结合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法律规定及公司治理实践,独立董事制度应在独立董事任用程序、报酬与激励机制及其与董事会与监事会关系的协调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这是在我国《公司法》基础上的突破,但是改革推进的同时又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挑战。公司资本制度涉及公司发起人及股东公司债权人等诸多利益相关者权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怎样与现行的制度相融合,如何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还需要在实践中推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学界和实务界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较多地注意所引进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与作用,相对而言,公司中职工  相似文献   

20.
公司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应承担一定的环境责任,实现自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有关公司环境责任履行的强制性措施,我国法律规定者甚多,然而这些制度的履行则须借助于相关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我国公司环境责任实现机制如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均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