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曹苏民 《群众》2011,(8):38-39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创新的资源要素沿着高效率的轨道向能产生高效益的地区流动,已经成为一条普遍规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研发资源;力求降低研发成本和创新风险,获得市场优势,区域间引进外资的竞争也逐渐从争夺外商直接生产性投资向吸引外资研发机构转变。顺应研发活动全球化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3.
郑宇梅 《湖湘论坛》2006,19(5):52-53
研发投资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之一,跨国公司为加强其在华投资的竞争能力,加强了在华的研发投资活动。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表现出主体集中、布局日益明显、行业突出、倾向独资等特征,同时呈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并将对我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越来越多。文章在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特征和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R&D投资所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出现六大变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国标 《半月谈》2004,(21):2-43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正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走过了追求一般资源(如廉价劳动力)——追求市场份额——追求效率和利润——追求战略资源(如专利、品牌、高级人才、稀缺能源)四个阶段。研究显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正在呈现以下六大变局:  相似文献   

6.
徐黎 《前沿》2011,(4):26-28
近代外国资本在华直接投资不仅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在进入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其路径演进也具有历史独特性。今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海外直接投资增长最迅速的国家,研究近代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路径演进及其溢出效应,对于我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青松 《求索》2013,(5):53-55
理论研究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提高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技术(全要素生产率)。本文运用中国的省级数据进行了验证.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方法控制住地区固定效用和FDI潜在的内生性后.实证结果显示FDI提高了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条件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及中国企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土化策略是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制胜法宝之一。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策略的主要形式是人力资源本土化、产品品牌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管理本土化和营销本土化等,面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趋势,我国企业必须积极吸取其先进的企业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胡立法 《理论月刊》2005,38(5):130-132
本文以Laura Alfaro等设计的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外商直接投资产出溢出效应与金融自由化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如果一国金融自由化程度低,那么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溢出效应就小;反之则大.因此,金融自由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小娟 《求索》2014,(12):46-51
文章通过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征、发生技术逆向溢出的机制原理及技术获取型企业的典型案例分析,认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区域选择上应该是发达国家更为显著。但是通过面板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对发达工业国家投资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果不明显,但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果显著。为此,文章分析了悖论产生的原因诸如技术差距、贸易保护、技术吸收能力等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胡小娟 《求索》2015,(1):74-78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技术进步不仅依赖于国内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同时也依赖于外国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溢出。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特征及技术获取型企业的典型案例来分析,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在区域选择上应该是发达国家更为显著。但面板模型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企业到发达工业国家投资的国际R&D对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正向的溢出效应,但对新兴工业化国家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果显著。导致悖论产生的原因有诸如技术差距、贸易保护、技术吸收能力等方面。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应进一步鼓励实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颖瑜 《新东方》2001,10(6):70-71
跨国公司是当今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主角,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推动者。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行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已是当今乃至今后十年中国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问题。只有建立稳定、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开放投资领域并逐步给予外资国民待遇,才能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扩大对华投资。  相似文献   

13.
李多 《青年论坛》2007,(1):115-117
技术溢出效应是FDI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理论基础源于跨国公司的形成发展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就技术溢出效应的模型、表现、渠道以及各国是否存在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方向从单纯的行业内研究向行业间研究拓展,同时引入了新的数理模型和检验方法。行业间研究以及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知识创造行为对溢出效应的影响也进一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技术转移溢出产生的动力机制与途径,是技术溢出效应分析中的核心问题。动力机制是指溢出的推动力和动力作用机制,溢出途径是指技术溢出推动力的作用点与作用效果的方向、路径。一、跨国公司对华技术溢出的动力机制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是跨国公司和本地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决策优化的博弈结果。因此,正是双方决策优化博弈行为构成了技术溢出的动力机制。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技术溢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动因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团涛  曾德明 《求索》2010,(7):30-32
研发国际化知识产权保护可以缓解跨国公司研发成本的压力,将东道国研发中心处于跨国公司整体"技术研发链"上的低端,干扰本土企业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巨大威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产业国际程度的提高,跨国公司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将标准与专利捆绑构成技术壁垒,积极推动国际一体化的专利保护制度的实施,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生产率效应主要依赖于逆向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在知识溢出约束下对外直接投资渠道带给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更大更显著。在生产率研究框架中以三种方案纳入知识溢出约束后,结果显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都能够促使中国实现技术进步并最终促进生产率增长,但对外直接投资的生产率效应并不是直接反映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上,而是体现在对外直接投资渠道下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逆向知识溢出效应越大,生产率提升越明显,且只有到发达国家开展知识寻求型OFDI才能显著促进中国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18.
向德忠 《桂海论丛》2004,20(2):37-39
跨国公司在华研究开发(R&D)投资是跨国公司以所有权优势获取利益战略的深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上升,同时也使中国面临着与跨国公司争夺知识的结构性权力的博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跨国公司企业家共同社会责任为视角,主要探讨了跨国公司研发活动与上海浦东新区——我国新经济的高地之一——发展的相互作用,以探索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它们在形成灵活创新网络、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同功能和共同作用。内容包括六个部分:1)企业家共同社会责任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2)跨国公司在浦东研发活动的现状和态势;3)跨国公司研发活动与地区经济的联系模式和紧密程度;4)跨国公司在浦东研发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地区灵活创新网络的内涵:6)形成灵活创新网络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杨越 《时事报告》2005,(4):23-25
据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50家在华投资,目前,在华经营的华商投资企业超过25万家,吸引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但同时又给中国的企业带来挑战。看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战略调整,所得到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