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亚文化研究起源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开始关注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介青年亚文化迅速发展,对主流文化的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年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历经了1999~2006年的萌芽期、2007~2012年的发展期、2013~2019年的高潮期。主要关注网络青年亚文化、影视中的青年亚文化、文学中的青年亚文化、日本青年亚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伯明翰学派的研究范式等。研究视角逐渐多样化,但本土化理论研究偏少;研究方法逐步多元化,但质化偏多量化偏少;研究取向聚焦国内,国际视野有待拓展。未来可尝试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发展本土化理论,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多维解读,关注青年亚文化在公共传播中的建设性作用;引发的对话模式与话语体系的变革;对群体传播与组织凝聚力的启示;青年亚文化内外的融合与区隔;新媒介技术下的风格变化等。  相似文献   

2.
青年亚文化是伯明翰学派和早期英国文化研究的研究重点.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是社会结构出现矛盾的产物,是为了抵抗资产阶级的霸权和解决父辈文化和主导文化之间尚未解决的问题.在青年亚文化理论的阐释模式从"世代模式"到"结构模式"的转变中,伯明翰学派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9月定价:45元青年亚文化是方兴未艾的全球性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充分吸纳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诸多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自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以来,历经伯明翰学派、后伯明翰学派直至今日的后亚文化研究,至今已有70余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中国青年亚文化呈现出井喷态势。《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研究》正是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马中红、陈霖二位学者立足当下青年亚文化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的优秀  相似文献   

4.
"风格"、"仪式抵抗"、"身份认同"和"收编"是英国伯明翰学派提供的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基本范式。新媒介的出现使伯明翰学派提供的解读范式遭遇空前挑战,主要表现为:青年群体退隐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风格"变得虚无缥缈;"抵抗"精神不断弱化,娱乐特性得以扩展;"身份认同"变成了自主选择;商业收编和意识形态收编仍在继续,但亚文化命运发生了逆转。这些新变化意味着青年亚文化理论急待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5.
媒介环境的变迁对青年亚文化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取向经历着由"亚文化"向"后亚文化"乃至"亚文化资本"的嬗变。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以技术和情感为代表的多重逻辑牵引着青年亚文化的诞生与演进,呈现出一种符号狂欢的表征,且蕴藏其内的抵抗态度也由激烈渐趋走向温和。在这一文化抵抗过程中,"身份政治"的议题被日益凸显出来,但此时的青年亚文化仍未逃脱消费主义的收编。  相似文献   

6.
新媒介青年亚文化发展迅猛,影响力剧增,文化关系愈益复杂。主导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一方面存在对立、对峙以及隔阂的互斥关系,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形成了多样的"共情""融合"的互嵌关系。青年亚文化的圈层文化实践不断超越小圈子范围,其思维方式和组织行为持续向其他文化蔓延,在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也加重了亚文化圈之间的撕裂,甚至引发文化间的冲突和极化,包括主导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亚文化之间、亚文化内部等多重面向。研究还发现,在性别文化领域,当青年女性从"不可见"逐渐转向"可见"时,网络两性关系呈现紧张态势,性别文化已成为青年亚文化研究中的"显性"议题。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媒介技术、行政力量以及个人行动的综合作用,成为上述文化关系变化的重要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内学界对于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较多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伯明翰学派,无法对当下丰富多样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进行有解释力的分析;或是以“后亚文化”理论视角切入,而忽略“后亚文化之后”发展出来的理论主张。在不断修正伯明翰学派理论的基础上,西方学术界持续拓展后亚文化理论,将“亚文化”的阶层、种族、性别等结构性要素与“后亚文化”的个体能动性之间建立互动关系,并结合数字媒介文化进行考察,可以梳理出“伯明翰理论新发展”“后亚文化理论新突破”“后亚文化之后新转向”“数字女性行动主义”以及“网络亚文化新现象”五种新的理论观点。这些新的理论为理解青年亚文化的新现象提供更具阐释力的研究框架,也为国内进行青年亚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8.
(一)影响90年代香港青年工作的有三大因素:1.从殖民地到"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1997年香港主权将回归中国,香港社会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成为"一国两制"下高度自治的特别行政区.90年代的香港青年将和这个地区的全体居民一道,迎接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香港青年工作要带引青年克服在转折中的迷乱,顺利地适应新的历史时代,必须帮助青年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认识自己的使命.过去,青年只要学会做殖民统治下的市民,专心商业功利或个人事业即可.现在,他们将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年来,多种网络青年亚文化在中国流行,它们的出现、流行、存续时间相互交织。本文发现同一时期流行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具有相近的美学意蕴。中国网络青年亚文化可分为批判主义、浪漫主义、感伤主义、民族主义四个发展阶段。国家、市场、个体是推动网络青年亚文化变迁的三个主体,三者的交互关系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呈现不同特征的逻辑所在。个体主导作用下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呈现原始的、天然的批判主义色彩;市场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具有赋权和异化作用,将批判主义色彩的亚文化异化为浪漫主义、感伤主义风格;市场的越权行为引起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警惕,国家直接干预、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中的乱象,民族主义得以流行。  相似文献   

10.
"社畜"作为青年亚文化现象,其本质反映了青年社会性异化和群体性焦虑及其与之进行抗争的主体性实践。"社畜"是指从事被占据大部分时间的工作,自主性缺失、经济基础脆弱的青年群体,生活方式上表现为:心理上社交意愿的降低和行为上社交活动的减少。"社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流行具有维系自我认同和构建集体认同的正功能和降低个体身心健康水平及结婚率的负功能。该亚文化现象出现是社会结构和青年群体间互动的过程,应辩证看待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1.
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介强势传播的文化语境中,青年亚文化的存在价值需要重新反思。青年亚文化的多样性而非一体性的存在充分表征了社会主导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宽容,这是一种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具有典型后现代特征的网络青年亚文化以"恶作剧者"的身份进入社会总体文化,其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将对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裂隙进行有效的修补。青年亚文化的实践活动还不断地创生文化符号资源并向社会总体文化的其他类型输送这些资源,在共享中丰富现有的文化样态及存在方式,与此同时,青年亚文化还似鲶鱼,以其自身的创造性存在和文化活力不断地刺激和推动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创新与前行。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对抗仪式,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疏离感正在逐渐消解。青年群体利用各种新媒介形态,进行各种亚文化实践,不断追求自我表达,构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青年亚文化景观。充分理解当代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表征、盛行原因与功能价值,准确把握青年亚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以更加辩证的视野和更加包容的心态,引导青年亚文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始于1997年,研究对象从黑客亚文化、网络语言亚文化迅速扩展至所有青年亚文化现象,尤其以粉丝文化、恶搞文化等为多.但现有研究中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定义尚模糊不清,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在宽容同情的前提下呈正负两元对立的态势,研究采用的理论话语局限于英国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表现出单一、僵化、整体上明显滞后于网络青年亚文化个体和群体实践的窘境.基于网络新媒体传播的新兴青年亚文化,应该有更多元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如此,方能更好地理解和分享今天的青年亚文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78至1998年的中国本土青年亚文化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我们从国外青年亚文化理论译介、中国本土青年亚文化理论话语、具体的青年亚文化现象研究这三个方面,检视了前互联网时代我国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由此揭示了这一时期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特点,同时反思了其在理论资源的挖掘、思想观念的引导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以期对目前新媒介情境下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科学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提升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要调整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管控方式,转换治理观念,创新治理范式,促进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隐蔽青年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原因,借以提出建议,以期对大陆的青年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青年亚文化呈现出对主流文化的颠覆、抵抗与疏离.动漫流行语成为探究中国青年亚文化心理症候的一种视角,"萝莉""伪娘""宅男"三个术语折射出青年一代的心理状态、生存境遇与交往方式.三者集中代表了青年亚文化的群体性认同的心理诉求和另类标榜的心理症候,有赖于主流文化、媒体文化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加以规避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对2012年国内重要期刊发表的有关青少年群体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扫描、梳理和分类,并从互联网与青年政治参与、网络社区与青年自组织、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青年亚文化与性别、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及青年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方面概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整体勾勒出该年度国内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貌、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丧文化""锦鲤文化""尬文化"等网络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每种亚文化流行的背后,都折射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心理问题。因此,全社会要时刻关注网络环境下青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多渠道的心理调适机制,引导青年形成良好的社会心态,让青年持续拥有获得感。  相似文献   

20.
青年群体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主要群体,在青年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密切关注和重视对青年群体道德风尚的规范和引导,使传统文化对青年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促进青年亚文化的合理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