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书,它是为2003年报考研究生的人编写的,书名为《政治理论辅导讲义》,书的封面上方特印“考研必备(2003年版)”一行大字,足见这是一本新书,书中的观点当然也是至今还在流行的观点。该书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写下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是其中一个根本性转变。经济和哲学是紧密相关的,经济是基础,哲学影响经济。正如恩格斯说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O经济和哲学可以互为囚果,也可以互为条件…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始终贯穿着“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里提出的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论断正是体现了这一规律,并为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使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推动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1、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邓小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同历史上造成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二、这个基本矛盾在国民经济恢复阶段主要表现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进行新民主主义的建设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破坏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二重性:肃清反动派的残余,恢复和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三、这个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主要表现为: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同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这在客观上制约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本质李俊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弄清楚什么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①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认识社会主义内在矛盾的特殊性。正如毛泽东所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探析高铭仁,张世贵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形式的问题,是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没有触及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仅从矛盾普遍性的意义上肯定了“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相似文献   

7.
马中柱 《岭南学刊》2008,3(1):15-1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规律,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的理论基础。社会和谐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离不开人们的能动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调整改革要着眼其特点,着眼其发展,不能把别国的经验当成万应灵药。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和相关论述,充分肯定了现阶段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指明了方向;科学地阐明了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问题,揭示了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多样性复杂性;紧紧抓住执政党建设、改革和科技进步这三个环节,回答和解决了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为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但笔者却认为,将这两对矛盾规定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中国自50年代中期以后理论界出现的一个重大偏差。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这个问题的经...  相似文献   

10.
11.
顾骏 《中国民政》2015,(3):17-18
<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必须"纲举目张",透过当下基层生活的复杂表象,发现背后的真问题,找准方向,找对路径,提出具有可操作、可复制的方案,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为面上提供经验和参照。"市民解决自身问题的努力不断增强与制度性资源供应持续不足的矛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当下被认作"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从自谋生路的无证设摊、将就着栖身的"群租房"、业委会维权、环境脏乱的"城中村"到居住困  相似文献   

12.
<正> 宜昌市社联刘开美来稿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结束社会基本矛盾,只是改变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内容(即公有制的性质)上,也就是不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本身,而是表现在生产关系的形式(即公有制的形式)上,也就是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度的具体管理体制上。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表现形式的显著特征。要研究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邓小平对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思考入手,提出邓小平在思考理解这一矛盾的过程中,开启并最终完成了三个历史性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周公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坚持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这一重大的理论。今天,深入研究和探讨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使我们从更广阔的理论视野和思维空间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  相似文献   

15.
经典作家马克思在他的唯物史观确立之后,就明确地将社会客体与社会主体的相互关系,作为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并贯穿于始终。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却没有从主、客体相互关系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基本矛盾系统,只是单方面地注重了对该系统中的客体因素——生产力因素的探讨。而对于何者是该系统  相似文献   

16.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和精髓,是唯物史观形成的根本标志。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为创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概括地说,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特别是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肯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对这两对矛盾作了新的阐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构成了市场经济两大运行机制:"自由竞争"激励了劳动,促使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优胜劣汰"带来了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化,要求生产关系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保证"自由竞争"中的"自由"得以真正实现和"优胜劣汰"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就必须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形成完备社会规范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公平教育体系,创新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在按照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一基本矛盾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8.
需要和生产也是一对社会基本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基本矛盾?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学术界通常认为:基本矛盾是规定、制约着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予盾。社会基本矛盾是决定、制约着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其余社会矛盾的一种根本性矛盾。客观地讲,依此标准去衡量,没有一对矛盾能够称得上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固然能从根本上决定  相似文献   

19.
谁都应该承认,我国农村自改革以来,生产形势看好,但是,谁也不应该否认,自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的社会风气、治安形势不好,并日趋严峻,其中一个最主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国解放以后、基本绝迹的某些旧社会的丑恶现象,如卖淫嫖娼、聚众赌博等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偷盗、抢劫、凶杀等犯罪发案率也呈递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当前存在的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探讨了清除腐败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