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及其改革实践徐首军社会主义学说创立一百多年,社会主义的实践也有了70多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似乎已经一致,社会主义的模式似乎已经定型。但是,社会主义从诞生以来,一直在极其复杂的矛盾斗争乃至动荡之中发展。究其原...  相似文献   

2.
万其刚 《民主》2011,(2):26-29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提出和形成,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这主要是因为其艰难探索并成功找到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这条伟大的道路因为其典型的后发展国家的社会主义和后现代化特征将对其他正在摸索中前进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指明着方向。  相似文献   

4.
傅青元 《求知》2001,(2):4-7
社会主义在20世纪既有辉煌的历史,也有痛苦的经历。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倾刻间便垮掉了,这对社会主义运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西方资产阶级为此欢呼雀跃,胡说什么社会主义已经“寿终正寝”,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结束”,“资本主义将永世长存”。然而这不过是他们的阶级愿望而已。  相似文献   

5.
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刘玉辉,雷高岭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是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党的十四大已经破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浩大工程已经启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的时候起,就确定了向社会主义前进的目标,到现在已经走了50年的路程了。50年前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建国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才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新民主主义,当然以社会主义为前途,这是毫无疑义的。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新中国将要实现的两大转变。建设新民主主义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1953年党向全国人民正式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1954年…  相似文献   

7.
李忠杰 《理论视野》2009,(12):25-27
经过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探索和创新,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对此,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已经有深切的体会和基本的共识。国际上,无论褒贬如何,对于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客观存在,一般也都给予承认。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以空前华美的形式,集中地回顾了60年的历史,展示了探索奋斗的成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作了一次形象的诠释,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50年岁月。作为亲身经历者,今天满怀喜悦和自豪,回顾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饱尝了开拓创业的艰辛,承受了曲折探索的痛楚,更欢享了辉煌胜利果实的甘甜。五十年沧桑巨变,中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人类美好未来的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受尽苦难屈辱、极其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中国战胜了一次又一次内忧外患的风险,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巍然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以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9.
沈宝祥 《民主》2008,(11):9-12
从1978年12月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回顾历史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总结经验,有助于我们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0.
“八大”前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赵炳章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举世瞩目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召开的。当时面临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邓伟志 《民主》2005,(2):11-12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几十年实践的风风雨雨中经受了历史考验而获得重大发展,其最重要成果就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深刻展示着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征与创新魅力。深刻领会和发扬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精神,对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对于社会主义的全面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已经有了较充分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指出:“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相结合的时代精神,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发扬光大雷锋精神,仍然为我们这个时代进步所必需,仍然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所必需。”45年来,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回顾与展望陈仁庚面对西方某些资产阶级的预言家,公然断言社会主义已经失败,并武断地认为21世纪将是社会主义消亡的世纪。那么,当代社会主义是不是失败了?社会主义将来会不会消亡?我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行一番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委党校的干部函授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十年来,在深圳市委党校就读已经取得毕业证书的学员共有六期865人,现在在读仍有三期各种班次的学员493人。这些经过在党校就读培训的在职党员干部,在党性、知识、能力方面都有全面的提高,他们以所学之长在深圳市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业中崭露头角和大显身手。党校的函授教育作用,除了起到开辟党员干部教育的新途径,形成干部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有利于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党校函授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应培训干部的要…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历程,我国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要把市场的竞争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的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效地结合起来。然而如何能够做到二者的有效结合,却是一门经济管理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宁 《理论视野》2009,(11):14-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如何认识与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和总体框架,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分四个方面,即从以苏为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十大关系”到“十个结合”,从统筹兼顾到科学发展观,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梳理了这六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线索,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与逻辑。  相似文献   

18.
认识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阎志民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有过原则的表述,后来随着实践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化,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然而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过对社...  相似文献   

19.
罗会德 《党政论坛》2008,(15):31-33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伴随这一历程的不仅有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有社会心态的起伏变化。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弱势群体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的凸显。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的进一步强化,深入研究和解决弱势群体心理问题,对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学界广泛重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的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当前更为紧迫的则是集中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初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以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期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遏作初期的自身特点及其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启动,在其运作中已经显示出阶段性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有形无形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其中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初期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