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从总体上来说它是中华五千年历史和文明的传承与演进,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的融合,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与建设的成功实践,是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这三重逻辑为新时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促进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竟辉  王岩 《求实》2016,(5):79-8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有着重大区别,呈现出三重超越性,即实现了对马恩所设想的东方社会发展路径的超越,实现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超越,实现了对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谬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我们虽然遭到过严重的挫折,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这十年正确的实践相联系,毛泽东同志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过不懈地理论探索,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思想观点。毛泽东同志的这些思想观点尽管带有不完善、不成熟的特点,但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发展史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上,曾发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今天,也还…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中国经济落后、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认真、艰难和曲折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十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和总结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贡献,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秦文志 《探索》2004,(2):15-17
在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 ,毛泽东带领全党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对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度中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成果及其现实意义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梁向阳 《广东党史》2016,(4):39-43,48
从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文革"前这十年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八大"前后(1956年到1957年反右扩大化之前)的探索工作走在科学的轨道上,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大跃进"前后(1957年反右扩大化到1960年底)的探索工作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一度遭到重大挫折;"调整时期"(1961年到"文革"前),毛泽东对一些觉察到的"左"的思想理论进行了纠正,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新认识,从而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回顾和总结这段历史,对于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结晶。本文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个阶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坚持、继承与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8.
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中央和毛泽东一直在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大前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全方位地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许多见解是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良好开端,含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具有量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要想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党则必须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必须建设先进的文化,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毛泽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进行了探索,尽管出现了许多波折,甚至出现了“化大革命”那样的重大失误,但他作为探索的开创,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必须时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必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体制层面进行改革,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艰辛探索和实践,最终找到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形成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命题,但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赢得最终胜利,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根本前提;基于我国国情探索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为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制度之基;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的若干思想,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石;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全方位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因此说,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奠基者。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艰辛探索和实践,最终找到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形成了丰富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张衍霞 《世纪桥》2008,(6):9-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飞跃。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陈云等,对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成为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者。他们在“以苏为鉴,走自已的路”的指导思想下,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走自己的路的一系列战略、方针、政策和措施。其经验教训成为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为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只有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 ,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和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传统 ,并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努力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局限性 ,才能建设好最能体现人类普遍性与先进性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开辟的,但也与毛泽东有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实践经验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成果,为中国工业化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与系统构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半个世纪探索的结晶.这一理论第一次系统全面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地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