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膝、踝关节骨骺闭合趋势与骨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当代青少年膝、踝关节骨骺发育的特点,分析青少年骨骺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在活体年龄鉴定中应用的可能性. 方法 摄取华东、华中、华南三地区1 709名年龄介于11-21周岁两性青少年双侧膝、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从上述关节中遴选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腓骨近端、胫骨远端及腓骨远端骨5个骨骺作为骨骼发育指标,观察各个骨骺的发育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各骨骺在不同年龄组中处于骨骺闭合等级的比例,确定研究膝、踝关节骨骺闭合的纳入人群,并计算出每个骨骺闭合的年龄范围.结果 与上世纪60年代的研究资料相比,5个骨骺闭合年龄提前约2-3岁;与本世纪初的其他研究相比,结果 基本一致. 结论 利用骨骺闭合时间推断活体年龄所依据的数据得到有效更新,并对当代两性青少年年龄界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川省藏族青少年膝关节骨发育趋势,更新利用膝关节骨龄推断我国藏族青少年活体年龄的数据资料。方法在我国四川省阿坝地区调查483例14~19周岁藏族男、女性青少年膝关节X线片,选取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腓骨近端骨骺作为骨骼发育指标,观察骨骺发育情况,并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计算出青少年膝关节骨骺闭合年龄的描述性数据。结果膝关节中,闭合最早的骨骺是股骨远端骨骺,闭合最晚的是腓骨近端骨骺,其中女性青少年膝关节骨骺发育较男性提前约1岁左右。结论应用于法医学活体骨龄鉴定的藏族青少年相关数据资料应定期更新。本研究结果可为法医学、人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在进行骨龄评价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诉讼中,确定犯罪主体的年龄与确定其刑事责任能力、量刑处罚密切相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户籍管理的混乱,骨龄鉴定成为确定犯罪主体年龄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骨龄鉴定在刑事诉讼中运用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思路,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张继宝 《法制与社会》2012,(23):247-248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水平提高,我国未成年人的生理发育成熟期较1979年至少提前2-3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各种思想观念碰撞、交织,现阶段社会犯罪低龄化、成人化、恶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刑事责任年龄确定所依据的心理和生理的实际状态已发生巨大变化.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预防和抑制未成年人犯罪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正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朱广友研究员、王亚辉副研究员、万雷助理研究员主编的《中国青少年骨龄鉴定标准图谱法》已于2016年1月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的主要作者长期从事青少年骨骼年龄法医学鉴定与科学研究,先后进行了中国汉族、维吾尔族和藏族青少年骨发育状况的大样本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法医学活体年龄推断技术和中国青  相似文献   

6.
目前尚无公认的活体年龄鉴定操作规范或指导文献,各国及国内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不同部门,采用的鉴定方法和技术手段各不相同,可能影响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甚至影响了司法鉴定的公平、公正。结合相关骨龄研究进展,就活体年龄鉴定的操作规范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综合原则、均值原则、下限原则、及时原则"等鉴定的基本原则,认为应综合多方法、多部位、多标准进行骨龄鉴定,同时结合牙龄、第二性征、营养状态和相关病理等影响骨骼发育因素的基本信息,综合地分析、判断并加以说明,期望促进活体年龄鉴定操作规范的研讨以及司法鉴定标准化的建设。同时,提出的"鉴定四原则"对于其他较复杂的和多因素案例的法医学鉴定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七条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处罚规定了三个法定年龄界限:14、16、18周岁.第二百三十六条中,规定了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因此,确定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及被奸幼女年龄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由于当前社会上人口大流通,他们中的一些人犯罪后为逃避打击而虚报(减少)实际年龄,一些人不交待其真实出生地而难以查清他们的年龄,因此办案单位对他们难以处置.为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我们从1993年起,开始了对活体年龄一主要是《刑法》中规定的三个法定年龄推断的研究及鉴定.本文根据近6年间对296例活体年龄推断鉴定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求探索更准确的推断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83年至1991年,我们受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以及其他司法机关的委托,对28例女性性被害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和性防卫能力评定,现将一般情况资料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年龄为16—38岁,平均年龄为22.81岁。已婚13  相似文献   

9.
Qian L  Wang GH  Li FX  Zhong HX  Xia ZT  Zhu YM  Xu JM  Zang D 《法医学杂志》2008,24(2):134-137
目的探讨司法鉴定中骨龄小于"年龄"的现象和可能原因。方法参考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附带的检验样本所提供的骨龄验证值,结合鉴定时公安机关提供的"年龄"、"户籍"等相关资料,并追踪回访部分案例,对829例使用CHN法行骨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龄小于"年龄"共303例,占(303/829)36.6%,在742例有"年龄"案例组中占(303/742)40.8%。如以两者差值小于0.5岁(含0.5岁)为正常范围内计则降至190例,所占比例为(190/829)22.9%和(190/742)25.6%。差值在0.5岁以内时与骨龄值相近的"年龄"可信度最高,在0.6~2.0岁时难以确定何者有误,但随差值增大"年龄"有误可能性上升。"年龄"和骨龄本身诸多不确定因素均可导致骨龄小于"年龄",并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结论在鉴定实践中骨龄小于"年龄"发生率不低;鉴定结论以综合评估后谨慎使用为宜。  相似文献   

10.
Zhao H  Dong XA  Zheng T  Qing SH  Deng ZH  Zhu GY 《法医学杂志》2011,27(6):417-420
目的 运用薄层CT扫描探索四川汉族青年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状况及其与生活年龄的关系.方法 结合Schmeling等提出的骨发育分级法,并考虑本研究样本的年龄区间,将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分为4个等级.依据上述骨骺发育等级阅读565例15~25周岁青年胸部薄层CT片,并对锁骨胸骨端骨骺发育状况进行统计学描述性研究.结果 两性之...  相似文献   

11.
Wang YH  Zhu GY  Wang P  Fan LH  Zhang GZ  Ying CL  Lu X  Cheng YB 《法医学杂志》2008,24(2):110-113
目的建立推断中国汉族女性青少年活体骨龄的数学模型。方法摄取华中、华南及华东等地区的838名年龄介于11~20周岁正常女性青少年双侧锁骨胸骨端以及左侧肩、肘、腕、髋、膝、踝关节的X线片。依据青少年骨发育分级标准对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分级,结合考虑身高、体质量及地区等影响因素.应用SAS8.1及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探索各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建立了我国汉族女性青少年利用锁骨胸骨端及6大关节骨骺闭合程度联合推断活体年龄的多元回归数学模型.推导出判定我国汉族女性青少年是否已满14、16和18周岁的Fisher’S两类判别分析方程。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判定活体年龄的数学模型丰富了活体年龄的法医学鉴定方法,有利于提高活体骨龄鉴定方法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骨骺发育随年龄增长呈现一定的规律,通过该规律推断年龄,可服务于司法、医学、考古等多个领域。MRI作为一种无侵入性的骨骺发育阶段的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活体年龄推断。近年来,机器学习发展迅速,显著提升了活体年龄推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通过总结膝关节MRI推断年龄的分析方法,介绍目前研究动态并展望后期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3.
法医人类学应用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先进技术,对个体骨骼识别进行广泛的研究.年龄推断是法医人类学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法医人类学家开展了将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应用于法医人类学领域的研究.CT具有连续快速扫描的成像能力以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能够提供多种模式的高分辨骨骼重组图像,对于活体和遗骸的法医人类学鉴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综述近年来CT在骨骼年龄推断研究中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骨发育X线分级方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利用青少年骨关节x线影像变化规律制定青少年骨发育X线分级标准.方法 参照国内外权威学者关于不同部位关节骨骼发育分级的研究成果,以骺软骨发育组织学分层(区)为理论支撑、以骨发育X线影像特征为基础的分级原理.横向和纵向观察我国河南、海南、浙江三个省份300名11~20周岁男、女性青少年双侧锁骨胸骨端及左侧肩、肘、腕、髋、膝、踝关节骨发育X线影像特征,选取与年龄变化关系密切的24项骨骼发育指标.结果 根据不同部位关节骨骺生长变化规律,将24项骨骼发育指标分为2级至8级不等.研究显示,各单一关节组成诸骨发育指标的分级基本相同或接近.单一关节内不同的骨骺发育变化具有同步性.结论 本分级标准涉及骨骼发育指标广、适用年龄范围宽、可操作性强,为我国法医学活体骨骼年龄推断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主体的年龄问题至关重要,它往往决定着行为人是否应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承担到什么程度。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犯罪主体的年龄的确定一般依据户籍登记,以户籍登记的出生日期计算年龄。但由于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不严等诸多问题,使认定行为人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遇到困难。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司法鉴定工作的日益健全和证据学的发展,能够快捷并较准确测算人体年龄的骨龄鉴定走进刑事司法人员的视野,成为判断犯罪嫌疑人年龄的重要方法。但在刑事诉讼实践中,骨龄鉴定的运用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立足办案实践,分析目前骨龄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从证据运用的角度提出一管之见,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调查印记基因KCNQl的STR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亲源印记等位基因(parentally imprinting allele,PIA)分型法确定孩子的等位基因亲代来源,为亲权鉴定提供新的侯选STR位点.方法 应用Chelex法提取153例佳木斯地区汉族健康无血缘关系个体DNA,用QIAamp Blood l(jt(Qiagen)法提取3个家庭10个个体DNA,PCR扩增,凝胶电泳分型,ABlPRIsMTM3730xL DNA测序仪测序;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孩子基因组DNA,PCR扩增,确定孩子等位基因的亲代来源.结果 发现在中国佳木斯地区汉族人群中KCNQ1基因的STR有7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为0.662,且KCNQI基因的STR位点呈父源印记.结论 印记基因KCNQl的STR位点有很好的多态性.可为亲权鉴定提供新的侯选遗传标记,其亲源特异性甲基化标记有望应用于单亲鉴定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肩关节正位数字化X线片(DR片)上诸骨发育特点建立男性青少年骨龄评测数学模型。方法对广东东莞市310名15~22岁男性青少年拍摄肩关节正位DR片,根据锁骨肩峰端(X1)、肩胛骨肩峰端(X2)、喙突(X3)、肱骨近端(X4)及锁骨胸骨端(X5)骨骺发育分级评分,利用SPSS统计进行各骨骼发育评分与年龄间的相关分析、Fisher's线性两类判别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X1~X5与生活年龄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6、0.571、0.559、0.702、0.807(P〈0.01);16、17、18周岁判别分析综合判别率为87.2%~91.4%,年龄推断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准确率(±1岁)约79.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年龄判别分析方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可为法医活体年龄鉴定提供了新的地区性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卫平 《中国司法鉴定》2012,(5):126-129,135
指纹鉴定标准是指纹鉴定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从指纹鉴定应用于侦查破案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对指纹鉴定标准进行了长期研究探索,形成了单纯数量标准、质量—数量标准、面积—质量量化标准、拓扑学方法和标准、形态学方法和标准等.这些标准和方法虽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指纹鉴定理论要从经验走向科学,必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指纹鉴定方法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欧阳筠淋 《证据科学》2003,10(3):178-179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者发生危害行为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1992至2001年司法精神病鉴定为精神发育迟滞的危害行为人41例进行分析. 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者发生危害行为的以盗窃占首位,凶杀、纵火次之,多见于家庭监护能力差、明显受社会歧视的30岁以下的未婚青年男性. 结论精神发育迟滞者引起违法行为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应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确实加强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断的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准确推断青少年活体年龄的方法。方法对233名青少年活体年龄鉴定案所涉及的案件性质、作案距鉴定的间隔时间、自报年龄与鉴定年龄差距等进行归类、分析,并就其中130名骨骺尚未完全愈合的男性青少年的年龄,用多元回归方程法、CHN计分法和本文作者设计的综合法分别进行推断,统计前两个方法与综合法的符合率。结果 归类分析显示:本组资料,刑事案件当事人的涉案性质,抢劫、抢夺的占72.10%;作案距鉴定的间隔时间小于6个月的占75.10%;自报年龄小于鉴定年龄的占60.73%。用多元回归方程法、CHN计分法鉴定年龄与综合法鉴定年龄的符合率分别为90.77%与83.08%。结论活体年龄鉴定应在作案后尽早进行;用多元回归方程法鉴定18岁左右的年龄较CHN计分法准确,采用综合法鉴定年龄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