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在蒙山县实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成为了预防农村腐败的"净化器",筑牢了农村干部的"防腐墙"。 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俗称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的老家底。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资"的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广大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与功能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毅  刘军 《前沿》2010,(4):75-77
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大学生村官,其角色不仅仅限于"管理者"或者"服务者",还是农村社会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社会资源的动员者和组织者、政策法律的宣传者、农村社会问题的协调者、农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络者。与传统的村官相比,大学生村官的功能也有多方面的拓展:从"访贫问苦"到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系统、从"大包大揽"到发展村民自治、从"上传下达"到建立农村社区的发展规划、从"丰富生活"到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在推进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瓶颈问题,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此,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深入农村综合帮扶重点区县金山、奉贤、崇明及其镇村开展了专题监督调研。不仅要"输血",还要培育"造血"机制和本市以往开展的农村帮扶工作相比,新一轮农村综合帮扶不是单一的"输血"援助,而是更加注重培育"造血"机制。  相似文献   

4.
海盐农改     
海盐是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也是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海盐围绕"确权、赋权、保权、活权"四个环节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拉开了农村综合改革的序幕。按照全省提出的"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改革方向,海盐探索"权随人走"、"带权进城"、"以权抵押"的办法,注重统筹规划发展,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了农村生产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董正奇 《前沿》2011,(7):152-155
村务契约化管理是对农村传统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实现了农村治理方式从"人治"向"法治"、从"官治"向"民治"、从"无序"向"有序"的重大转变,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富阳市洞桥镇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农村管理,建立了以电子"民情档案"和村级办事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农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使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服务大局有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乡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是泉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如何在巩固以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家园清洁行动"成效的基础上,加快在农村实现"集中收集垃圾、集中汇集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是泉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饶旭鹏  王燕美 《前沿》2014,(17):12-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四个治理"。本文以这四个治理为基础,讨论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问题,认为系统治理理清了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关系,依法治理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根本依据,综合治理提供了农村社会治理的规制系统,综合治理解决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标本关系。推动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四个治理"并举。  相似文献   

9.
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服务"三农"为活动载体,利用"农家课堂"、"农事村办"、"科普大篷车"等平台,隆林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乡土人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带动群众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10.
刘望秋 《传承》2013,(6):40-42
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经历了"土改"、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改革开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历程再次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1.
许栩 《就业与保障》2010,(11):36-36
终于工作稳定,成家立业,该怎样回报农村辛劳一生的爸妈?很多人选择了为老人买保险,既尽了孝道,也解决了老人"养老"、"重疾"、"意外"三个方面的问题,保障老人的晚年生活。在农村,小额商业保险正在发挥作用。但除此之外,它或许还可以用来补充保障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其实,小额保险不仅要在农村开"花",更应助其在城镇"结果"。  相似文献   

12.
杨松 《中国民政》2011,(2):49-49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虽然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要促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四个到位"。 (一)组织领导到位,打牢农村社区建设组织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稳则天下安。有鉴于此,近年来,为了破解农村治安防控管理难题,各地公安机关在农村地区进行了有益的警务机制改革探索,"一村一警"便是其中之一。在"一村一警"的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运行模式。例如,安徽、河南、陕西等地公安机关推出了"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村警"清一色是驻村、包村的公安民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省委大力倡导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美兰区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载体,以整治农村不良风气、培育生态文明为突破口,从"抓住一条主线、抓牢两大基础、抓好三项制度、抓紧四个结合"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不断推动辖区农村道德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深化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更好地推动海口"双创"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昆玲  史中朝  闫翅鲲 《前沿》2011,(13):139-141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基层政府服务意识缺位、行政行为失范、"土地财政"下政府与民争利等有一定的关系。要预防和减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就必须加强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树立服务理念,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对话意识,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真正实现政府角色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政府"经济人"偏好嵌入,农村公共产品价值失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农村公共产品资源投资低效和消费低效。以农民利益视角分析价值失配的内在动因主要在于政府融入"经济人"偏好后的供给失灵、"农民即给即受"的强制被消费地位、政府外生行政管理压力体制和内生的政治资本诉求契合。为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价值失配现象,应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多重价值评价标准契合、偏好显示和转化性等方面进行协同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余电光 《传承》2012,(17):26-27
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是彰显人文关怀,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题材影响力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充满人性地报道留守儿童题材,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三农”信息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田红 《电子政务》2011,(11):62-68
从农村(业)信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模式、国外农村(业)信息化经验借鉴以及中国农村(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对策和政策研究四个方面,对中国"三农"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揭示了中国"三农"信息化发展的路径,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舆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变革使发达地区农村舆情出现新的动态,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自主性特征,浙江绍兴创新"枫桥经验"探索了几种舆情管理范式。农民工舆情管理模式:老乡管老乡——店口外来务工人员管理的新机制;农村舆情预警机制:上虞社会维稳"三色预警";农村舆情汇集疏导机制:枫源村"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研究得出结论:破解农村舆情问题的关键是构建科学的舆情运行管理机制,包括舆情信息汇集机制、舆情信息决策机制和舆情疏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尹俊 《人民论坛》2013,(1):26-27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老城区"、"工业新区"、"农村新社区"三元结构互促共进、统筹发展的城镇化。江苏省宿迁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老城区、工业新区、农村新社区的建设进行科学宏观布局,推出大胆创新举措发展地区产业,尊重农民自主权,切实改进工作方法,促进了城镇化科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