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啊,红水河没有红水了!” 入夏以来虽是暴雨不断,穿过天峨县城的红水河,却是清波涟漪,再也看不到往年翻卷着枯藤、草木的浊浪了。龙滩电站下闸蓄水后,天峨县境内的红水河得以告别了汛期红水奔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红水河溯源     
黄志谋 《当代广西》2007,(24):54-55
红水河、珠江的源头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北魏郦道元所撰的《水经注》只提到温水、豚水,即南盘江、北盘江,却没有红水河、珠江源头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蓝启章 《当代广西》2007,(24):48-48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西、珠江流域红水河中游,境内的广西大化红水河——七百弄风景名胜区,其总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是集国内外罕见的喀斯特地貌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4.
建立红水河经济带的构想罗庆山红水河由流经黔桂边境的南盘江和流经贵州省西南部的北盘江汇流而成,在贵州省册亨县蔗香汇合处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处河段,全长659公里。本文所言"红水河流域"是指广西河地地区的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凤山、大化、...  相似文献   

5.
韦敏  班师 《当代广西》2013,(21):57-57
“竹叶青.柳丝长,荔枝红,枇杷黄,一支竹篙轻轻点,小船悠悠入画廊,一曲j山歌轻轻唱……”这首大化人耳熟能详的《美丽的红水河》,不仅唱出了大化人对母亲河——红水河的赞美,也唱出了大化人建设美丽家园的心声。  相似文献   

6.
黔桂交界处,崇山峻岭,密林遍布。当记者驱车穿过原始森林,逼近大Ⅲ深处时,红水河便若隐如现地出现在视线中。 沿着红水河行驶了近3个小时,我们的目的地到了——天峨县坡结乡河口村八令屯。坡结乡位于天峨县北面,与贵州省接壤,作为围堰区第一期移民搬迁对象,全屯搬到了现在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作为库区大县,近年来,大化县加强红水河滨带生态建设,不断增植竹子、木棉等树木,构建了涵养水源的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使作为珠江干流的红水河结束了千百年来因洪水暴涨色泽变"红"的历史。在这个基础上,大化县根据环境特点,种植桃树、黄花梨等景观花木及珍贵树种,形成了红水河百里画廊。尽管如此,由于沿岸一些群众的生态观念比较淡薄,红水河生态系统依然受到污染威胁。在清洁乡村活动中,红水河沿  相似文献   

8.
<正>从远古走来、向大海奔去的红水河,千百年来滔滔不息,它时而像桀骜不驯的野马,时而像温柔多情的少女……81岁高龄的散文名家凌渡先生,在过去的30多年里亲密地与红水河零距离接触、体验生活。宝刀不老的他用如椽大笔,为我们写下了关于红水河的深情、厚重美文,展现红水河在社会变革和创造的快感中,不断地规整自己、改变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龙滩水电工程龙滩水电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的重要标志性工程,是红水河梯级开发龙头骨干控制性工程,是红水河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龙滩水电工程位于红水河上游的广西天峨县境内,是国内在建的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特大型水电工程。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蜿蜒滚涌的红水河培育了壮族人民勤劳善良的性情,也流传下无数动人的传说,孕育了闻名于世的神奇。  相似文献   

11.
卢松见  何源 《当代广西》2010,(19):54-55
位于桂西北的天峨县有着源远流长的龙文化,红水河流域壮族蚂拐文化更是保存完整,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8月30日至31日,天峨县举办了首届红水河龙文化旅游节。文化旅游节围绕打造红水河龙文化和蚂拐文化,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天峨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陆光春 《人大论坛》2006,(11):14-15
“罗天乐大桥总投资9700万元,建设工期两年。龙滩公司投资50%,广西、贵州两省区共同筹资50%。一条全长748米、宽13米、主桥墩高121米,单孔跨径240米的特大混凝土钢构桥于近日已开工建设,红水河两岸天堑变通途将变成现实。”这是罗甸县交通局对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胡鸿等10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及时申报立项修建红水河大桥的议案》的答复。  相似文献   

13.
水在龙滩     
农耘 《当代广西》2011,(2):56-56
这里,是红水河与布柳河汇合口下游几百米的地方,叫龙滩。龙滩,是红水河的一个普通河滩,水在这里奔流了千百年,都未曾听说过有什么神奇和魅力。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0,(13):14-14
因为有大河,所以建立了水电站。因为有了水电站,所以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这说的就是红水河畔的"南方水电城"——大化瑶族自治县。蕴含巨大能量的红水河,引来了大化水电站和岩滩水电站,也因这两座国家大型水电站的诞生,孕育了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了便于两大电站库区移民的管理和充分利用电站的辐射带动红水河两岸的扶贫开发,1988年10月,大化瑶族自治县成立了。  相似文献   

15.
蓝英参 《当代广西》2011,(12):51-53
东兰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群山王国之中,红水河自北向南穿过东兰全境115公里,早在青铜器时代,壮族先民们就在红水河沿岸生息繁衍,狩猎农耕。面对险山恶水,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民众,产生了许多幻想,于是铜鼓被先民们当作"神物""灵器",最早流传于红水河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铜鼓与东兰各个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16.
邱恒 《当代广西》2009,(18):62-63
当9月10日的夕阳将水墨画般的七百弄与红水河涂上一抹梦幻色彩的时候,首届中国广西大化奇石文化旅游节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7.
家在岸边     
莫文勇 《当代广西》2007,(10):48-48
家在岸边我的家在河岸边。河叫红水河,两岸的百姓习惯说红河。我时常想,红河像是红水河的乳名。住在河岸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我的家就在河岸边的一栋旧楼房的二楼。我  相似文献   

18.
来宾市境内的黔江、红水河、柳江是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是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投入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打造来宾沿江经济带,对促进来宾市加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广西红水河流域民族民间铜鼓文化,是一种跨民族综合性文化现象,它具有娱神、娱人以及权力和财富象征等文化功能,对加深了解生活在我国红水河畔的壮、汉、瑶、苗等民族的历史交融和文化互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部确定的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工程10个试点项目中,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20.
「在红水河上建电站」,曾经参加过移民安置工作的五十六岁的瑶族人邓学聪绘声绘色地说,「当年一听说要在大化建水电站,这里瑶族和壮族村民先是惊讶,接着便连连摇头。」大化位于红水河中游、广西壮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