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求知》2011,(9):45-45
薛瑞汉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以什么样的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立足当前中国的现实,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宁 《学理论》2010,(13):15-16
在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必须科学分析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探索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兴发  李长泰  焦能 《学理论》2012,(22):25-26
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中国化、大众化是由其本质特征决定的,而大众化的实现更有赖于语言形式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语言大众化,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还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展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语言大众化的发展,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4.
谭力 《学理论》2012,(10):170-172
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引导意义。《新闻联播》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品牌节目,多年来在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天这个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新闻联播》如何继续优化品牌效应,保持良好的传播效果,是中国电视人面对的严肃课题,也是受众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刘鹏 《学理论》2013,(3):28-29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历史命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部门宣传教育,网络大众传播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1935年出版的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中国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奠基之作和成功范例,其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3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当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和认识程度,封建文化、宗教文化、外来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及财政投入不足等条件,致使当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明成满 《学理论》2010,(3):154-155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大致历程,明确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辉煌实践成果,这些措施有助于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藏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居住最广的一个民族。由于民族、宗教、地缘、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制于诸多因素。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遵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结合青海藏区民族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1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共同努力的结果。国民党人士的贡献也是值得肯定的,长期被忽视的袁振英和陈溥贤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功绩值得发掘。由于地缘关系、中国留学生集中、本地社会主义思想浓厚等特点,日本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转渠道。而在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中,《新青年》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认识不深刻以及偏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结果.随着实践的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展开,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路径选择上要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形态上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2.
张红云 《学理论》2011,(7):27-28
调查发现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的思想意识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通过从农民自身原因、社会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认真分析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以有助于探寻改变现状的有效对策,尽快实现农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4)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经过实践证明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和严峻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应。本文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有效的大众化的途径,才能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可通过宣传教育路径、政策路径、文化路径、实践路径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大众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相关知识和思想被大众共享与传播的过程。人与人的交往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是人们之间知识、信息、情感乃至思想传递的途径。大学生的社会网络构成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路径和机制。基于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大学生有两种基本类型的交往网络,即内聚性网络和桥接性网络。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基于交往形成的两种社会网络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显著影响,其中内聚性网络比桥接性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影响更为强烈。应针对不同社会网络类型制定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命题.因此.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前我们党必须抓紧抓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入人民大众头脑,并成为人民大众指导实践和开创未来的理论武器,这就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具备理论前提和实现条件,抓住重点,找到有效路径,苗准切入口.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受众是传播反馈的核心环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能否大众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接受效果。创新扩散论是从受众视角研究传播效果的理论。因此可以尝试运用创新扩散论的基本原理,探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根据创新扩散论的要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是通过大众媒介进行传播;大众传媒仅是产生传播效果的一种中介因素,根据创新扩散论的要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在利用大众媒介传播的基础上,还要辅之以人际传播的形式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和实现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全海 《学理论》2013,(29):4-6
重视调查研究是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开展各项工作的法宝。毛泽东是积极倡导调查研究的楷模和践行者,他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了解社情民意,熟知群众迫切需要,与工农群众建立血肉联系的基础上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的这一历史经验为当前开展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应展开多维度的思考。话语体系的建构事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进程的发展。在话语体系的建构过程中,理论对现实的有力阐释是基础,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的统一是关键,国际传播与国内传播的融合是新方向。三者共存共生方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