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间信仰是以万灵崇拜和多神崇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宗教行为表现。它在我国根基深厚,影响广泛。直到今天,这些民间信仰依然活跃,并与现代社会产生了各种张力,那么,该如何看待和管理民间信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逐渐复兴,并与现代社会产生了张力。政府需将民间信仰纳入社会管理体制内,加以引导,增强民间信仰同现代社会的融合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党员信仰宗教或明或暗的时有发生,并有上升的趋势,尤其表现在一些离退休党员和少数民族职工党员中。问题虽然出现在极个别党员身上,但在群众中影响很不好,各级党组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将之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解决好。一、共产党员就是不能信仰宗教有的党员说,《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党员也是公民,为什么就不能信仰宗教呢?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共产党员,顾名思义,就是信仰共产主义的人。因此,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党章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3.
西部农村“信仰流失”警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宗教、邪教势力抬头,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加重视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日前走访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发现,在西部部分农村地区,各种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寺庙“修建热”和农民“信教热”,正在出现一种“信仰流失”。  相似文献   

4.
李敏 《学理论》2010,(6):13-14
理性与信仰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世纪哲学的基本问题,没有理性和没有信仰都不能称之为中世纪哲学。以梳理理性与信仰的关系为脉络,重新审视和评价中世纪哲学,纠偏人们传统观念中对宗教的认识,对解决现代所面临的理性过度张扬、信仰失落、价值迷失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信仰     
信仰是情感的事,理性不利于信仰。在一个宗教内部,虔信者大多是一些情感强烈理性薄弱的人。理性强烈情感薄弱的人无意做信徒。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情感和理性皆强的怀疑者,他们渴望信仰而不易得,精神上最痛苦,以及情感和理性皆弱的盲从者,他们实际上并无信仰,只是随大流罢了。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在农村的合法性难以定位,游走在娱乐、迷信、宗教的边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前不久在甘肃省某县温泉乡采访时发现,该乡田家河村村委会门口的宣传墙上公然贴着“田家河敬神收支公布”,而乡政府、村委会对此事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7.
关于信仰     
周国平 《党政论坛》2011,(18):22-22
信仰是情感的事,理性不利于信仰。在一个宗教内部,虔信者大多是一些情感强烈理性薄弱的人。理性强烈情感薄弱的人无意做信徒。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情感和理性皆强的。阡疑者,他们渴望信仰而不易得,精神上最痛苦,以及情感和理性皆弱的盲从者,他们实际上并无信仰,只是隧大流罢了。  相似文献   

8.
张成诗 《理论探讨》2006,8(4):67-68
一、信仰的本质及作用什么是信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其界定为:“指在无充分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1]659。我国辞书对信仰的定义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2]565。两者虽然对信仰特征的把握上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质差异是很明显的,这只能从各自的立足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和现实,以及认识能力和水平等等原因中去分析。目前我们的学术界基本是沿着这样两条线索去探讨和研究信仰问题的,而知识就是非信仰,信仰就是非知识,似乎又成…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10)
在民族地区,宗教信仰对民族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夏河县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信仰的地区,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夏河县的三大主体民族在不同信仰下的互动为线索,探究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夏河县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隍信仰的历史的调查研究,从城隍信仰的缘起、发展、兴盛到没落的特殊视角,研究中国文化历史最悠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城隍信仰与当地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民间信仰的发展和演变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研究表明,城隍信仰的产生、发展、演变、衰微以及文物遗存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3)
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人民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雨神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在中国大地由来已久,旱时祷雨,在甘肃黄河以东地区亦普遍存在。通过对河东地区地方志的查阅,认为除龙神信仰外,这一地区的雨神信仰亦有着区域性的差异,而这一差异的存在与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牛清臣 《学理论》2011,(14):206-207
达斡尔族的信仰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之大成的原始宗教,供天神、山神、火神、河神、财畜神、祖神等。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萨满主持宗教活动。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原始达斡尔族的崇拜与信仰显示了达翰尔族社会早期文化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什么呢?没有宗教,没有信仰。是这样吗?是。我们首先得给信仰下一个定义,信仰的定义是什么呢?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这个就叫做信仰。就是我相信的那个对象一定是超自然和超世俗的,它既不属于自然界,也不属于人类社会。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是信仰?我认为,凡是思维正常的人都有信仰,主义是信仰,宗教也是信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信仰,一个字不识的人也有信仰。我想借用计算机语言把信仰比喻成"人生的操作系统",实际上就是对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进行根本控制的思想理念。我曾试着分析我父亲这位老革命的信仰是怎样培育建立的,通过对父亲经历的分析,我觉得有这样几点感悟。第一,信仰是在实践中产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世界的演变,信仰为宗教独占的情况已经改变,信仰文化正走向开放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人类对精神崇尚的多样性和选择权利。道德信仰是一种属人的非神性信仰,全面性的道德考察思路能够证明道德信仰具备信仰超越性、普遍性、完满性的条件。缺少共识性的道德供给是当今道德信仰危机的根本问题。道德共识的本质是价值共识,社会价值观是重建当代道德信仰的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宗教和哲学是通向信仰的两条基本路径,它们内涵相通,但形式各异;从其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理论上的致思趋向有别;从当今世界的状况来看,大多数人选择宗教信仰,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信奉某种世俗的哲学理论;从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来看,他继承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基本思想,但对其作了根本性的超越。我们应该辩证理解马克思的宗教观,为人们合理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信仰打开通途。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在福建农村地区收集的调查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信仰知识、信仰信念和仪式参与三个维度考察了农村婚姻礼仪中民间信仰的家庭代际传递过程。结果显示:婚姻礼仪中的民间信仰存在代际传递效应,父母的婚姻礼仪民间信仰对子女的婚姻礼仪民间信仰正向影响显著;相较于婚姻礼仪中的民间信仰知识和信仰信念,仪式参与的代际传递效应更为显著,前两者更多受亲子关系、子女的择偶态度和职业的影响,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对婚仪民间信仰的代际传递不存在显著影响;婚姻礼仪中民间信仰的家庭代际传递存在性别差异,父母信仰知识对女儿信仰信念影响的显著性高于儿子,父亲信仰知识对子女信仰知识影响的显著性高于母亲。  相似文献   

18.
对滇中彝族寨子塔冲进行了田野调查,对当地民间信仰中发生的一种新现象——车神信仰及其仪武作了考察,分析了车神信仰的形式和特点,指出其与当地正在发生的剧烈的社会文化变迁相联系,属于彝族传统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主动调适。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在社会发展中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个人信仰是为自己的生命找道理,社会信仰是为共同体凝魂固基找道理。理论上,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的关系有个人信仰支配型、社会信仰支配型与两者有机统一型。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属于个人信仰镶嵌于社会信仰的社会信仰支配型,但也逐渐出现了个人信仰和社会信仰的错位隔离。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应该向两者有机统一关系演进,实现主导社会信仰与多态个人信仰的有机统一,实现主导信仰生活化和大众生活信仰化。  相似文献   

20.
科学信仰教育的隐忧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信仰教育的现实状况存在各种问题,宗教信仰具有长期性,民间信仰复兴,某些迷信观念行为大行其道。科学信仰教育必须积极应对现实难题,认真研究信仰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反思科学信仰教育的不足,提高科学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