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理论》2015,(34)
新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文件精神,加强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针对当前高校院系党支部建设的特点、问题与不足,从育人为中心工作出发,结合"三型"党组织建设,提出了高校院系师生党支部一体化的模式,分析了党支部一体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以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分析了党支部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组织形式、活动载体和基本功能,结合教育培养、学习实践、互动交流、作用发挥等方面分析了建设成效,并结合党支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2)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处于教学、科研与管理第一线的高校教职工党组织,是联系和团结高校师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其对于加强和改善高校党的领导及建设,调动高校教职工职工的积极性和战斗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校教职工"三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入手,在分析当前高校教职工三型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职工"三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建设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广大高校学生党支部,如何把握学习内容,创新形式,建立体制,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在分析高校学习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提出"青马工程"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学生党支部的重要平台,并结合北京联合大学某学生党支部的实践经验,对该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梁意红 《学理论》2012,(16):151-153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高校党建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党日活动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形式呆板、内容单调、组织乏力以及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必须结合我国高校校情和时代变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6)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校党组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保证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第二十二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四个一"的根本保证。必须以遵循实现一体化,突出时代性,扩大开放性,体现民主性,确保实效性的基本思路,建设"一标三型"责任制,推进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8)
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从加强党员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和建立监督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使其切实承担起党章所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职责,充分发挥全体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高校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富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7.
党浩 《学理论》2013,(12):140-142
高校基层党支部是党组织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引领广大师生的政治核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当前高校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诸多问题。高校师生党支部互动性建设是有效解决师生党支部面临问题的重要方法,这对于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会军  刘博阳 《学理论》2012,(31):141-142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高校必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加强学生党支部思想阵地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党员培养和教育;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党建的服务性和互动性,加强信息网络管理;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支部活动五方面进行分析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1)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单元,是联系党员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设置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采用纵横交错"四位一体"的支部设置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模式的弊端,真正实现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组织全覆盖,使学生党支部工作更富有针对性、时效性,更好地发挥党支部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层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师生的桥梁纽带。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坚持"找准切入点、突出着力点、把握关键点、打造闪光点"原则,多措并举,全面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离骚>中的"求女"和<洛神赋>中"恋爱"情节的比较分析,指出这两篇的作者在思想上有相通之处,"求女"与"恋爱"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作者对美政理想途径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非常"男""女"     
王奇伟  谭宏姣 《学理论》2009,(30):236-237
针对近年来网络中流行的新词族“X男”“X女”,本文运用描写与解释的方法,从“草食男—肉食女”、“肉松男—干物女”、“凤凰男—孔雀女”、“型男—索女”这四组有关男女的新词语的词源,词义特点,流行动因等角度作出初步分析,并揭示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3.
“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19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上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希望能在不同化传统中找到某些维护世界和平的伦理原则,找到“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非常重大的课题。对此本提出四点看法:寻求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很有意义,因为人类在伦理问题上必定有其共同的方面,必定存在可以为不同化传统的民族与国家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寻求“全球伦理”需从各个民族化传统中吸取资源,在尊重各民族化传统的伦理价值的基础上,发掘和利用有利于构建全球伦理的思想和观点:寻求“全球伦理”必须关注当今人类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和平与发展”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和而不同”应是寻求“全球伦理”的原则,此原则不仅对消除不同国家与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战争有正面的积极意义,而且亦是推动各国家、各民族化健康发展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周易>的"象",是以符号为表征的天人之道.一部<周易>,就是以阴阳两爻所形成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符号体系.它是我们远古祖先为后人留下的"心灵与宇宙玄机互动"的符号系统.<周易>之"象",蕴涵着宇宙的创生与演进的逻辑过程,万事万物的生灭兴衰之道,天地人"三才"的互动之理,人生祸福的交变之机,吉凶判断和人性教化之本.这种"象",通过"文化之象"、"心理之象"、"思维之象"、"伦理之象"、"数理之象"、"占卜之象"与人的心灵互动,能给后人以无尽的启迪和人性进化.  相似文献   

15.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4)
《春秋左传》中展现了对礼的不同理解,一种是俗常之礼,认为礼是一种仪式;一种是《左传》之礼,认为礼不仅仅是指礼仪,更重要的是礼治,即将礼与实际政治功能联系在一起;一种是孔子之礼,认为仁是礼的内在根据,只有依仁而行的礼才是人所必须守护的价值。这些不同的理解表明了对礼的认识,由形式转向实质,由外在转向内在,礼的含义得到不断的深化和丰富。  相似文献   

17.
志与功即动机与效果的考察,是道德评价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历久常新的难题.在中国古代哲人对志与功及其关系的深刻认识中,也蕴涵了对道德评价的独到见解.他们思考问题的路径及其认识的成果,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批判借鉴.  相似文献   

18.
詹宇昆  肖毅敏 《学理论》2008,(22):77-79
首先,本文通过比较西方学者和我国学者对其所下的定义来展开阐述并解释"第四势力"与"舆论监督"的概念。其次,探讨二者的相同之处,如:二者都体现媒体的基本职能,二者都不是绝对的自由,二者都体现公益性,二者都来源于公民权利。第三从法理的层面运用阐述二者的不同点:二者的主体性质不同、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不同,法律对二者的要求不同,对二者的主要制约方式不同。最后,探求我国"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疯子"黄侃     
黄侃(1886-1935),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师事国学大师章太炎,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教授.  相似文献   

20.
白琳 《理论导刊》2007,(9):104-106
2005年初查韦斯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新社会主义",是思想来源多元性和混合性的、立足委内瑞拉国情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出现和摩尔多瓦共产党人党的出色表现,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涨潮的重要标志。要以新眼光来观察和研究这种"新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