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学理论》2017,(12)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探讨了"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如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搭建实践平台,实现实践育人;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3)
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增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坚定大学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要转变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推进"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实践养成,开展"中国梦"社会实践活动;要加强制度转化,使中国梦日常化;抓典型选树,注重榜样引领,发挥学生党员在政治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用典型示范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7)
"中国梦"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载体,理想信念教育是育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设计好"中国梦"内容的教学环节,以增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社会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肩负着为公安院校大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理论基础,为弘扬和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源泉,为铸造忠诚警魂提供精神支撑。四川警察学院始终秉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公安行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宝贵精神资源,不断进行实践创新,逐步探索形成了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把握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6)
通过分析"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总结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探索了以"中国梦"为核心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途径与方式即实现四个结合:将"中国梦"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将"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将"中国梦"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梁剑非 《学理论》2012,(16):264-265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知识灌输功能,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积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杰出代表,是大学生稳定工作中不可替代的坚固堡垒。高校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始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通过从根本思想加强、营造学习氛围,把好党员质量等渠道开展工作,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途径如下:着眼现状,加强对大学生思想的正确引导;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优化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环境;加强学生党支部管理,坚固理想信念教育基础。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莉 《学理论》2012,(16):272-273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设者,也是我国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当前"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民族院校在校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只有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事业追求,才能努力成才,贡献社会。在民族院校"90后"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状况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90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蒋西艳 《学理论》2012,(17):275-276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行为观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环境;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大学生人格培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唤醒每一位大学生心中美好的东西,凝聚起磅礴正能量,让每一位大学生不忘实现梦想的神圣使命。中国可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0)
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和源泉。通过"中国梦"的论述,揭示了"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一致性。"中国梦"是华夏民族的复兴梦,展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对大学生而言,梦想是重要的精神支柱;对民族而言,梦想是依托,是未来。本文阐述了"中国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提出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张永强 《学理论》2013,(15):376-377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地位已经在"16号文件"中进行了明确规定与说明,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俨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认为,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际的教育来看,理想信念教育都到了一个攻坚的阶段。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思考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3)
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有很好的契合点。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推动青年学生强化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当然,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6)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传承、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力量,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其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在医学院校,应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革命理想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翠玲 《学理论》2010,(18):206-20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显现,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5)
"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一种理想信念,与每一个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有着紧密的内在契合度。把"中国梦"主题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当前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研究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及原因,通过探索"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个路径,力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一鸣 《学理论》2014,(33):288-289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深刻,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巨大挑战。互联网迅猛发展、普及率迅速提高;网络流行语符合大学生追求个性、追逐时尚的心理特征,网络流行语的运用满足了大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诉求,是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中流行的重要原因。不良网络流行语导致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失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巨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网络流行语有效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占领网络新阵地,以网络流行语为新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网络流行语为新元素,弘扬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6)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对大学生适当地渗透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廖泽香 《学理论》2013,(12):275-276
在分析文学作品对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选择文学作品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实践,对运用文学作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1)
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备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实现中国梦、练就过硬本领、提升道德修养等四个方面的殷切期望。但是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双方面的不利因素,教育效果不甚明显。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阐明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完善教育内容和方式,加强目标考核机制、管理帮带机制和软硬环境机制建设,确保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正确价值导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