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冰  宫萍  赵辉 《学理论》2013,(30):364-365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先进典型的示范性教育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运用典型示范教育的途径,通过宣传和学习先进典型,能够有效地启发、激励大学生追求上进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无论在思想道德方面还是在文化素养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3)
以陕西省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先进典型有崇尚感但先进典型教育的感染力、先进典型教育的活动氛围在减弱,并且存在先进典型教育的内容模式单一问题,进一步归纳出先进典型教育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影响的广度相对狭窄、深度相对欠缺、持久度相对缩短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8)
大学承担着育人与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对于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大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和条件。当前,大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不容忽视,充分挖掘并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融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举措,榜样教育已成为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从高校教育管理者、受教育者、学生先进典型等三个层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先进典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实效性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利于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感较低、高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欠缺、思想道德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脱节。因此,高校要强化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2)
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进取精神、仁爱精神、包容精神、爱国精神、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提供了丰富营养和教育案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包括:加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0,(7)
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上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个层面来提出建议,从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当代价值值得每个人去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树立文化自信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形成了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探讨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为指导,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路径,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到了传统文化,并针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讲话、看法、著作,逐渐形成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新时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和重新认识,是中国共产党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鉴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的全方位育人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做好、做活、做细、做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下高校思政工作值得探讨的问题。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渗透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高度概括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力和好的素材,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使大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之基,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如下:丰富课程教育体系、充盈素质教育体系、延展社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梦"思想宣传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当前不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疑惑、偏差甚至错误,传统文化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干扰。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新媒体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2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丰厚滋养,中国革命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发展沃土。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互联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类纷繁复杂的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而孝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也面临着挑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及行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一些违背孝德的现象层出不穷,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基地,理应承担起对学生孝德教育的责任与义务,促进大学生孝德教育的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德理念。文章从分析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的现状着手,提出高校实施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明确其教育的重要性、抓住其教育的关键点、提升其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助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应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等院校作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赋予其时代内涵,提炼其正向价值,充分发挥其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1)
现在中国各大高等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要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有机地汇合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使青年学子可以受到优秀文化精神的耳濡目染,而达到塑造他们高尚心灵和人品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带动,要用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要坚定理想信念,抵御种种诱惑;要完善性格,培养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承传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教育有其现实的可能性。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理应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而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优秀道德传统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它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审美功用。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在人们思想中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作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储备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成败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这个宝贵的资源,不断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精华,探索如何利用传统优秀文化来促进大学生价值观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任娃 《学理论》2010,(19):258-259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和教育资源。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成长离不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滋养与熏陶。初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针对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生党员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作用和意义作了深入的论述,并就如何应用传统道德文化对大学生党员开展价值观教育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