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世纪乡土小说叹惋于乡土社会源于儒家文化价值的"贞操、伦常、耻感"等观念的崩解与失落,进而从依托亲情佑护人性的纯良、发掘民俗文化的价值教化功能、"民本"观念与乡土社会现代民主实践的融会等方面,展开了将儒家文化引入乡土价值重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匆 《理论建设》2007,(6):76-77
民俗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忽略民俗文化的存在,忽视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创新,就不可能有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一陕西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总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方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互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地方文化事象.任何一种地方民俗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这种融汇了物质和精神、历史和文化的具有地方性、传承性的民俗,成为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逐渐与外来文化接轨,并相互交融渗透,共同作用于地方经济和文化.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对两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作一粗浅探讨,主要从互融的产生、发展、健全等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天然的"和谐"内质.民俗文化中的独特性、多元性、开放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性,是社会和谐的具象表现.民俗文化的这4种特性,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了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文化,这些行为文化虽然被巨大的时空阻隔,却同样显现出大中华的文化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文化建设是现代农村建设的灵魂,合理利用农村传统民俗文化并发挥其功能,有利于实现农村的持续发展。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为夯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新时期应重点从挖掘、整理与开发等多方面推进农村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通过对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农场多个社区进行调查研究,对当前我省农村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状况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诉求。"十三五"时期应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发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传承民俗文化是促进人的习俗化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民俗文化传承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民俗文化传承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深刻领会民俗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关联,充分认识民俗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日用而不知"的重要特性,不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民俗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部署,为了将这一部署落实到基层、转化为城乡居民的自觉行动,昆山市周庄镇积极开掘发源于周庄等苏南农村"吃讲茶"民俗文化传统资源价值,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娘舅"的人望资源优势,创造性地构建周庄镇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能量交换站,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8月28日成立周庄吃讲茶协会,结合社会实际和中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发掘民俗文化传统资源古为今用,积极传播和发扬协商精神,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和谐周庄建设,在促进中老年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民俗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和谐,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要和谐地发展新民俗文化,必须加大硬件支持、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文化实力;文化深入民心、塑造文明风气。  相似文献   

10.
利用"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以湖北省武汉市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过程为案例,分析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结构约束与功能选择。研究启示,社会救助瞄准机制建构,受到规则有效供给、治理过程参与和理念包容水平等结构制约。实现社会救助扶危济困正功能,应当消解自由裁量权过大、救助理念包容性不足、不同价值理性冲突等结构不完善可能带来的反功能。  相似文献   

11.
宁夏回族村落保存着浓郁的回族民俗特色,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回族村落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观念民俗和宗教民俗等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变迁。因此,要正确处理旅游开发和民俗文化的关系,保护民俗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2012,(Z1):2-3
正近两年,原州区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形成了以文化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带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建设先进县"等殊荣。大手笔编制产业规划。立足特色,挖掘内涵,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对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乡村民俗文化在逐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潮流中,也出现了现代性危机。尤其是市场化潮流的不断侵袭,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不断被挤压,乡村民俗文化发展遭遇了诸多障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是一个整体性议题。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着乡村发展的战略布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群众通过劳动实践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5,(12)
<正>赫哲族几千年来口传身授的语言、风俗、信仰等民族活态传统文化正面临着急剧流变和消失,抢救和发展赫哲族文化迫在眉睫。如何有效依托"互联网+"这个大平台,让互联网与赫哲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将成为饶河县做好赫哲族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努力方向。一、赫哲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对民俗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伊宁市维吾尔族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伊宁市维吾尔族民俗文化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伊宁市维吾尔族民俗文化开发和利用的实际,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提出建议和措施以及前景展望,为伊宁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提供更大助力。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隆德县坚持以弘扬民俗文化为己任,实施"文化兴社区""文化富社区""文化活社区"战略,社区党支部倾力打造"文化型"社区,努力构建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新格局。一是着力打造社区"文化风景走廊"。组织社区在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有特长的老党员、老艺人在社区健身广场、停车场、绿化带、党员活动室等场所周围绘制民间传统文化知识宣传彩画,打造社区文化风景长廊。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10,(6)
<正>5月7日,由省文化厅、铜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在铜陵江南文化园隆重开幕。本届民俗文化节以"守望民俗,相约铜都"为主题,以"喜歌喜舞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功能。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治理为实现目标和创新动力,在社会治理活动的场域中所发挥的一系列内在功效和作用的总和。它与社会治理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管理功能等概念关系密切但又各不相同。其特性是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管理性与服务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柔软性与强制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德江县正月十四绚丽多姿、热闹欢乐的民俗文化沿街巡演和百龙腾舞,正月十五·悍粗犷、惊险刺激的追逐炸龙狂欢"盛宴",让来自重庆的罗琪女士一家三口大饱眼福,直呼不虚此行。今年元宵节期间,以"弘扬土家舞龙炸龙悠久文化、打造舞龙炸龙文化旅游品牌"为主题的德江元宵节舞龙炸龙系列文化活动分为出灯仪式、巡游、舞龙表演、炸龙狂欢,向来自省内外的16万游客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土家民间民俗文化"盛宴",吸引省内外20多家各  相似文献   

20.
围绕丰富的土家民俗文化,印江自治县加大对土家族文化的打造力度,以团龙民俗文化村的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唢呐神功、土家摆手舞等具有浓郁土家族色彩的文化挖掘保护力度,着力创建以"土家舍巴节"等为主的土家民俗活动。投入巨资,对旅游公路沿线的建筑进行土家风情打造。立足红色文化资源,免费开放了木黄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先后举办了"重走老区路.推动新跨越——黔东革命根据地火把传递"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