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博览     
《侨园》2007,(1)
中国旅游业快速成长去年中国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发展,继续保持世界上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的地位。目前,被列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地区总数已达到132个,其中2006年新开放的目的地有15个。截至目前,中国公民可组团前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86个。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6,(4)
一批有钱也有闲的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井喷式暴发,令全球回荡着中国人壮游世界的动地足音。如果说二战后的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好转,使世界迎来第一个出境旅游高峰,上世纪80年代后,复苏的日本开始异军突起,日本游客掀起了世界旅游市场第二道冲击波,那么现在,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井喷式增长,已成为全球出境旅游的“第三次浪潮”。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出境游的发展是历史上最快的。过去,中国出境旅游  相似文献   

3.
茗贺 《侨园》2012,(1):33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增长迅速,但印度几乎被忽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印度政府推出一项旅游推广活动,目标就是中国这个世界上佛教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他们的促销口号很直接:访问印度,连通你的信仰。印度之前推出了"佛教圣地环游列车",列车停经印度北部一些朝拜圣地。印度官员希望在中国宣传这一列车,以促进中国赴印旅游人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长假期的实行,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度假休闲的一种主要方式。据统计,2003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2020万人次,超过日本成为亚洲出境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2005年前10个月的出境旅游人数已达2575.55万人次, 而且自费旅游占绝对比例。许多外国政府和旅游商也看准了中国出境游市场所蕴涵的巨大商机,纷纷来华与我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截止到2005年  相似文献   

5.
到目前,我国公民出境人数已达到1212万人次,比1997年翻了一番,因私出境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因公出境,因私出境总量也逐步超过因公出境,其中,包含了大量出国旅游人数的增长。 由于自费出国旅游的快速发展,具体运作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组织前往未经批准的目的地国家旅游、虚假广告宣传、组团过程中的“零团费”(甚至“负团费”)、国外接待社强迫或欺骗购物、强迫或诱导旅游者参加自费项目或不健康项目等,直接损害了出国旅游者的利益,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也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形象,因此迫切需要强化法制化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6.
国家旅游局日前消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已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从4月12日起,中国旅游团队可前往上述两国旅游。  相似文献   

7.
人口规模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巨大的人口规模使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拥有显著的大国优势,也遭遇了许多风险挑战。人口规模巨大推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现代化道路,促成了中国现代化的一系列战略规划。改革开放后,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区域竞赛”机制等大国优势的释放,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新发展阶段,在巨大的人口规模基础上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必须利用好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为核心的大国新优势,构建大国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8.
从 1997年我国开放出境游市场以后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就成为一大消费热点 ,并保持着持续升温的态势 ,在这个以国家调控为主的市场中 ,旅游经营者们仍保持着饱满的乐观情绪 ,他们视自己的行当为朝阳产业 ,在新世纪里具有光明前景。出境游市场首先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从1997年开始 ,中国政府主管部门以“有计划、有组织、有控制地发展”为原则 ,正式开放了中国居民对香港、澳门的出境旅游 ,此后 ,又相继开通了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以及菲律宾、韩国等国家的出境游 ,去年 ,又将澳大利亚、新西兰辟为中国公民的新的旅游目…  相似文献   

9.
刘少才 《侨园》2007,(4):20-21
德国法兰克福有一家华人开的酒店——国际酒店,在当地小有名气,随着中国游客出境旅游逐年增多,这里几乎成了中国游客住宿的天下了,但要想  相似文献   

10.
对于出境旅游的中国人来说,菲律宾和传统热点“新马泰”相比,是一个更具神秘色彩的旅游目的地。全菲7000多个绿色岛屿包含着无尽的海滩胜地,却仅有 1/4得到旅游开发。在这个社会风貌最西方化的亚洲国家,历史和现代的光辉相互交织,熙熙攘攘的都市与原始的村落毗邻对立,其旅游的意义远胜过观光游览本身。得稳定者得发展。而菲律宾旅游业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口发展:新的挑战与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发展正面临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受到新的挑战。本文认为,当我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控制人口的规模;当中国人口达到15亿、实现零增长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平稳引导人口进入缓慢的负增长,逐渐缩小人口总规模。  相似文献   

12.
《侨园》1995,(6)
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正式批准开办中国公民赴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出境旅游业务;俄罗斯独联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朝鲜、蒙古、越南,缅甸、尼泊尔的边境旅游业务.中国旅行社以民间和企业之间的形式,开辟了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探亲旅游。怎样参加旅游团出国游参加旅游团的旅游者因护照、出境卡和签证均由承办旅行社代办,无需自己操办,因此格外省心.但参加旅游团之前需去有关旅行社办理如下手续: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通过数字还是观感,都可以感到中国崛起的势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中小国家,欧洲平均一个国家的人口是1400万,所以中国大约等于一百个欧洲国家的规模,上海人口规模是三个瑞士,江苏是七个希腊,长三角是1.5亿人,所以哪怕只是长三角的崛起就会给世界带来巨大震撼。比如,长三角10%的中产阶级去欧洲旅游,每人买块瑞士手表,瑞士的钟表业就要加班加点了,更不要说整个中国的崛起了。  相似文献   

14.
李强  徐雪 《学理论》2009,(6):25-27
人口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思考人类自身数量规模的扩大与地球所能够提供的资源如何协调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政府和学者们的同时,人们又观察到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些经验性的规律性,即人口规模大的地方往往比较贫穷。这样一来,人口规模问题与反贫困问题交织在一起。中国历来是一个人口大国,这一背景因素已经长期成为理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世界以及中国人口数据的整理,探讨了新形势下我国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和首要性,体现了中国国情、彰显了中国特色、凸显了世界意义。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多维度的指向,是巨量级的、中华民族整体的、多重任务叠加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发挥亿万人民创造伟力的、推动全人类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把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多维指向,能够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重要特征、发展关键和显著优势,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开发人力资源,释放人口红利,在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推进国家现代化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独特的历史命运,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之,上超大国土规模同时为中国带来了优势与挑战。优势是,可以动员的资源多、发展回旋余地大。  相似文献   

17.
深圳快速发展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外来人口促进了深圳的发展。但深圳发展20多年后,产生了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事关深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深圳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人口规模超出城市的资源承载  相似文献   

18.
重估城市价值城市集聚到一定规模后,城市所有资源都会升值,才有辐射带动能力。从各国城市化发展模式看,有两条基本规律可循,一是人口在50万左右,是处在一个向 100万人口发展的快速发展期;二是城市化率在30%-70%这个区间,也是快速发展期, 九江目前的状况符合这两条发展规律。在城市扩张上,九江按照10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 拉开城市框架,配套奠好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之基。  相似文献   

19.
赵新宇 《党政论坛》2013,(12):42-43
《华盛顿邮报》上月刊文披露美国国会人员接受外国政府及游说组织邀请,豪华出境旅游。并强调中国是这类活动最大的资助国,称“发出邀请的国家显然从中受益不少”,暗示中国政府在与美国国会的交往中获利。  相似文献   

20.
孙大光  石岩 《侨园》2013,(6):12-15
据中国外交部统计,2012年中国内地居民的出境人次达到8318万,境外有中资企业两万多家。而目前中国所有驻外使馆负责领事保护工作的只有600多人,平均一个驻外领事保护官员要给近14万人提供领保服务,而美国是1比5000,日本是1比1.2万。中国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平均每天要处理的领保案件大概在100起左右。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介绍:"最近几年,中国公民的出境人数每年都有近800万到1000万的规模,这个比我们改革开放之前30年加起来才有28万人出境已不可同日而语了。"随着中国公民出境人数的不断增加,他们在海外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上升,各种突发事件及经济纠纷也不断增多,中国领事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值得欣喜的是,大连市外事办公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大胆实践,先于同行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领保之路,为中国在海外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口皆碑、有目共睹的切实保护,他们的经验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海外人员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