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灵泉  贺芳 《学理论》2012,(11):6-7
随着中国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趋严峻。一些曾为社会发展,经济腾飞,政治完善作出贡献的离退休党员,面临退休后的精神生活匮乏,交际范围缩小,难以再为人民服务等问题。以离退休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开展构建网络,搭建平台的新支部建设形式,具有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反映科学进步的巨大意义。也为以后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做一个前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一个突出的不亚于人口爆炸的重大社会问题。面对这一现实,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老龄科学的研究。我国老年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迫近,老龄科学研究在我国也已开始起步。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退休后的老年人在入住养老机构后,一时间难以适应新的社会角色,难免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情绪,这将严重影响到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质量。本文以广西A福利院为例,通过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退休老年人情绪适应问题的研究,并以社会工作视角从国家层面、家庭关系、机构层面提出相应建议,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现象,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保障乃至城镇化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由此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面对人口老龄化,经济如何持续发展、医疗保障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如何体现公平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人口老龄化所产生影响的普遍焦虑。当前,应该通过彻底改革养老保险管理制度、建立可持续养老模式、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以及延长退休年龄等措施来应对和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双燕 《学理论》2012,(13):99-101
增进退休人员心理和谐,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方法和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阐述关于我国退休人员心理和谐现状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新时期改善加强及提高退休人员心理和谐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6)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延迟退休政策"成为人们广泛辩论的议题。运用约翰·金登的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方面分析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辩论议题确立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政策之窗"的开启。  相似文献   

7.
提起困难群体,人们想到的多是贫困地区的农民、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等,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一批生活陷入困境的城市下岗人员、较早退休人员以及民工,也成为这  相似文献   

8.
包蓝 《民主》2007,(4):25-26
“我市已经有7337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进入了医保.今年内将解决所有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感谢你们对医保工作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近日,湖北省鄂州民进市委会接到市医疗保险局工作人员打来的致谢电话。原来,该市民进委员严宝兰曾向《鄂州政协》杂志写过一篇报道——《建立改制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保制度势在必行》,这篇报道刊发在2005年10月那一期杂志上。文中指出:“时至今日.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已经基本确立,我市越来越多的参保人员从中受益。然而,困难企业参加医疗保险.特别是改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始终是困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一道难题。”“难就难就筹资渠道始终没有明确,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最根本原则是权利与义务对等,缴费与待遇挂钩.如果无缴费主体,退休人员就无法享受医保待遇。”市医疗保险局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称:此文反映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的医保问题已经在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帮困工作、稳定工作做好,如何把企业的关心落实到每个员工,对企业日常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石化员工交流安置中心是上海石化所属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企业离岗人员、长病假人员等非在岗人员的统一管理;负责劳务人员和退休人员的统一管理;受托管理原石化地区工业公司准歇业企业的歇业员工。将这部分同志在生活上、工作上服务好、管理好,是维护企业稳定、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由于退休人员具有标准用工无可比拟的优势,用人单位聘用退休人员越来越多,退休返聘成了用人单位非标准用工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由于当前关于退休返聘用工的法律规定不明确,在实践中存在混淆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工伤赔偿责任不清、退休返聘协议签订瑕疵等问题,极易产生用工风险。因此,用人单位必须采取严把"入门关"、购买雇主责任险、签订书面退休返聘协议、对退休返聘岗位分类管理等手段,以有效避免用工风险。  相似文献   

11.
卢斌 《学理论》2013,(12):200-201
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紧迫,离退休工作能否做好的前提是认清和重视离退休人员对文化方面的需求,尤其注重离退休管理工作中文化介入的作用,是提高离退休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也上升至国家战略。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法律的保障作用,尤其离不开劳动法相应机制予以促进和助力。但现行劳动法制度存在不足和短板,无法有效保障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现,应予以完善和优化。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进而直接掣肘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改善劳动力有效供给并保障老年人就业权利,可着眼于劳动者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按照达龄前、达龄后与全过程的时间节点,体系化完善促进老龄化战略实现的劳动法机制。针对达龄前劳动者,应完善延迟退休制度,明确延迟退休年龄条件,确立自愿退休机制以及完善相关养老保险激励机制以提升民众接受度和认同感,有效挖掘我国质量型人口红利;针对达龄后劳动者,应强化其劳动权益保障力度,通过总结法官集体智慧,统一退休再就业用工关系属性的司法认定标准;针对就业全过程的年龄歧视现象,通过完善立法、健全执法和能动司法等措施回应法律规制需求,并运用积极调控手段解决劳动力市场失灵问题,提升用人单位雇佣老年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特点,对我国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提出了挑战。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挑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变革传统老龄观,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发展老年医学,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延迟退休人员工作权的保护和实现不仅关系到老年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更决定着延迟退休政策的成败。鉴于此,以保护延迟退休人员之工作权为契机,以保证延迟退休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最终目的,通过反就业年龄歧视立法,及对现行立法关于用人单位解除权限制的完善,实现对延迟退休人员工作权的保护,对于延迟退休政策的开展不仅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人口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产生了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特别是应对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种种挑战,是人口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管理背景下的社会工作机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社会现象开始显现,如两极分化与贫富差距问题、外来人口管理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这些现象在引发新的社会问题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三种主要政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下的政治行为决定着男女同龄退休政策改革的过程和结果:制度因素,包括宪法的原则性规定、行政决策制度、妇联组织的地位与参与方式等;利益因素,女干部、女工人及以男性为主体的决策部门所具有的不同利益;观念因素,在社会发展背景下利益各方对性别平等和退休年龄关系的理解也即对实现男女平等途径的不同认识。由于社会性别观念的深入、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我国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劳动力问题和养老问题等常量的变化,男女同龄退休政策的改革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时事聚焦     
《瞭望》2007,(33)
中国(2007年8月4日-8月10日)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惠及四千多万企业退休人员。8月6日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表示,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从7月1日起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普遍提高基本养老金,务必在8月底前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企业退休人员手中。为改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并将从2008年起再连续3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2007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6.8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0.8%,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引起了政府与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对老龄化讨论的话题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关于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们该如何养老的问题。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养老,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家庭的小型化与核心化、空巢家庭的增多、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对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雁  王超 《学理论》2008,(18):30-3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本文具体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金融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