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35)
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对调节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来更好地保证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和谐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其中,社会最低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济体系当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对于应该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最低保障业已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罗尔斯提出的"满足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这对于应该如何完善关于我国的社会最低保障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且必要的参考及借鉴价值。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持合理的政府干预等作为完善中国社会最低保障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集中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的优势和特点,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成功实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和辉煌成就,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必须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7,(11):28-30
多年来,天津市机电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形成了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层之间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在这种新的领导体制下.该集团积极探索党管干部的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权利冲突中的少数主义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权利冲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法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而多数人权利与少数人权利的冲突问题,则可以说是难点中的难点:因为处理不好它有可能导致民主制度的颠覆或多数人的暴政等问题.考虑到法学首先是一种实践性学科,因而对这个在实践中经常遇见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提出解决之道就是法学的当有之责--而"少数主义原则"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可能答案.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是多民族国家的一种政策选择,它以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和睦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政党(即使是执政党)的民族政策与国家的民族政策并不是完全等同的。作为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具有三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在国家(或成员邦)宪法框架内的制度;(二)是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三)是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来实现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际运作过程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过程,从而构建起一个以自治权为核心的政治体系。民族政策、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不同视角,这三个视角是统一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在传播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政治力量从未放弃对传播制度的控制和利用。在另一方面,传播制度也以自己特有的功能和特性影响着政治制度的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小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政治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主义的路径依赖理论揭示了制度演进的机理,这一概念可以被纳入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之中.分析政治制度演进的过程中的路径依赖现象,对于政治发展研究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9,(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制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涉及如何认识政治制度的重要地位、如何设计政治制度、如何评价政治制度、如何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势、如何完善我国政治制度等重要问题。这些重要论述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路径和比较研究中可以清晰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优越性,中国政治制度之所以有强大的合法性、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最深层的根源、最根本的支撑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提高社会主体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夯实我国政治制度审美的群众基础。要加强基层政治制度审美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思想和实践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突出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的宏阔、公平之美。既要注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美的探讨,又应当注意主体审美心理研究。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基本政治制度体系审美化,使政治制度审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要从点上深化、细化宏观理论成果,将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现实性品格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定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制度对我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对制度体系中的其他制度具有基础作用。具体说来,一、它是新中国政权建立的政治前提和基础;二、它是我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表现;三、它是我国政治体制基本原则即民主集中制的有机构成部分;四、它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五、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郭东波 《学理论》2010,(2):109-110
罗马城的建设活动有着较重要的意义。从公元前2世纪初至公元2世纪,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社会、政治、经济等不断变化,同时其建设的规模、建筑的种类、功能、建筑活动的运作方式也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而且罗马城建设的高峰时期也恰是罗马的政治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罗马城的建设对帝制的诞生和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党的政策中正确体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这方面有着生动的体现和深刻的启示。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认真总结党在这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政治制度设计对于哲学人性论的依赖,一直是一个通贯的文化景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既是人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显现出人对自身的体认。政治制度是人的劳作;它的根源和全部存在均有赖于人的意志。……在它们存在的每一阶段,它们的存在都是人的意志力作用的结果。政治与人的这一基本关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对政治制度发展的要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社会阶层结构与政治制度密切相连,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必然对政治制度变迁提出要求。要适应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提出的要求,政治制度除了要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外,还要为培育合理、健康的具有现代性的社会阶层结构而发挥相应的功能或增加新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要求政治制度在自身结构构建方面包含相应的制度安排。政治制度在功能、结构方面的发展,又会在政治制度的特性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转型社会中政治文化具有复杂多样化、冲突对立化、价值取向分化等特性,对政治制度具有积极功能和消极作用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功能: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的源泉,对政治制度具有解说、维系和变革的功能;消极作用:政治文化则对政治制度具有延缓、同化和推翻的作用.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应积极利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积极功能,不断抑制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的消极作用,以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汉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对秦汉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与其本身所蕴涵的文明的制度机理是分不开的 ,如通过改革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精心设置行政区划、重视构建权力制约体制、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等。这些文明的制度机理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治制度文明的要素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影 《理论导刊》2005,(2):45-48
要使政治制度达到文明程度,必须研究政治制度文明的要素结构,即政治理论文明、政治规则文明、政治组织文明、政治设备文明。分析政治制度文明各构成要素类型、表现形式及达到文明的途径,并阐释各构成要素在政治制度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政治制度文明建设有重大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政治制度因素的影响是导致美国与中亚国家军事合作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双方进行军事合作的同时,如果美国改造中亚国家政治制度的意图不强烈或试图改造其政治制度但并未影响中亚国家的社会稳定,那么双方的军事合作开展较为顺利。如果美国改造政治制度的意图强烈并且影响到中亚国家的社会稳定,就会严重阻碍双方的军事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