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跃先  崔童 《学理论》2012,(6):27-28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而粮食生产又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因此,耕地的保护对粮食安全生产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为保护耕地而提出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有效遏制了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随着农村耕地被不断转换,耕地的"占"与"补"出现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在执行政策过程中,诸多问题和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多角度思考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民主内涵与外延的关系是研究民主问题的逻辑起点,但却常常是被研究者搞得比较混乱的问题之一。本文在考察和归纳古典民主理论和现代民主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民主的内涵主要有:核心是主权在民,前提是自由平等,通行"多数原则",实行权力制约,崇尚制度化、法治化等价值追求。而民主的具体形式和不同类型则是民主的外延,是由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民主的内涵,需要通过民主的外延来实现,但民主的外延不能等同于民主的内涵,或者至少不能涵盖民主内涵的全部。20世纪上半叶以来,西方和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的一些"加限定词"的民主概念,导致了民主问题研究上的理论混乱。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离开这一点,任何意义上的加"限定词"的民主都偏离了民主的本义。  相似文献   

3.
徐剑 《求知》2023,(7):42-44
<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最基础、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切实维护和保障了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覃小英 《学理论》2012,(25):98-99,168
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已被我们所认识,在农村学龄人口锐减和"撤点并校"制度广泛推行的背景下,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出现的隐患亟须得到重视。健全财政分配体制、提升教师队伍质量、合理安排农村学校布局以及提供校车服务是解决当前西部农村教育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于滨 《瞭望》2008,(12)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家粮库有无虚实?建议国家予以查实"。此言一出,即引起多方关注。当一位为中国乃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从国家可能潜伏的危机出发去思考和发问时,我们更应该在丰产的现实中去识别并读懂忧患二字。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粮食安全问题赫然在列,粮食安全问题的战略地位,于此可见一斑。在3月18日的与中外记  相似文献   

6.
曹金龙 《学理论》2013,(17):376-377,390
"生命线"是对某一特别重要事物的形象比喻,以突出该事物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起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时提出的论断,用以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对革命斗争的重要性。后来在不同的时期,这一内涵被不断地丰富,并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论述“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时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最近也一再强调,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切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此,执政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引起高度警觉。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首先必须全面认识粮食生产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毛泽东主席1957年就告诫:“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要注意,不抓粮食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的实质就是要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使每个人都有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的基本权利。因此,"中国梦"的政治内涵从根本上说就涉及政治权力如何安排才能实现和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脉络和改革亟须社会共识来看,如何保持政治权力的人民性,如何落实和平等保障人民的权益,既是继承历史未完成的任务,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中国梦"的政治内涵其核心是人民民主,使人民真正掌握国家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政治方面的根本支持。为此,还应从现代国家建构、现代政府创设和现代公民培育三方面丰富、完善"中国梦"的政治内涵。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对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评价是粮食安全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体系,从粮食生产、农业经济、社会支撑、资源环境约束和农业技术支持等可持续发展的五个方面建立起粮食安全评价体系。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我国越发重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使得能够促进粮食增收的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运营机制的角度,通过改进运营机制的手段来促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界定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营机制内涵,再从重要性、投融资、管理领域、机制和制度等方面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营机制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粮食安全的三层内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粮食安全”的基本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世界性的粮食危机而提出的,当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基本定义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近30年来,世界各国因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不同,粮食安全战略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各国的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国""邦""国家""宗庙""社稷""天下"都是指代国家的语词,只是内涵各有侧重。先秦诸子的国家学说,主要围绕国家起源及其存在的必要性、国家权力的横向与纵向配置、国家的职能与国家存在的目的等核心问题展开。除老庄一系道家外,儒、法、墨等主要流派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尽管论述思路、求证方法有明显差别,对国家存在目的的认识,也存在国家主义(法家)和全民目的论(儒家)的分歧,但各流派都认为国家存在的根由是"治"的需要,都主张国家权力的配置应选择"集权"模式,都认为国家理应掌控或垄断稀缺资源,全面掌控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活动。先秦诸子的上述思想活动奠定了中国古代国家理论的基本框架、运思方向和价值偏好,是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和政治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东亚国家或地区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政治和社会转型.发生在上述国家和地区的转型并非沿着西方国家所理解的西方式的政治自由化和民主化的方向变化,而是具有多种形态.所有被研究的相关国家和地区在政体层面都有区别,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不是议会制就是总统制,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央式的一党执政体制(严格讲,在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所有被比较研究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都具有连续性和转型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4.
袁雪彤 《学理论》2012,(10):42-44,98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保持民族团结与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与安定至关重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实施多年,但民族地区仍有不安定因素客观存在,尤其是对于幅员较大、地处边陲的地区",维稳"越来越被强调和重视。借用以民族区域自治为重要特征的民族型政区,以行政区划的有关理论,分析民族地区不稳定之原因,并进一步探究制度层面的问题;同时借用"专区"概念、放权及政治制度的有关理论探讨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付尧  杨辉 《学理论》2012,(19):197-198
"教育的均衡发展"时下是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也是国民义务教育体系的价值追求。针对哈尔滨市义务教育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校长轮岗制和教师轮岗制、建立校际间良性协作、加速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完善招生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促进教育均衡化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哈尔滨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为其他地区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粮食问题是关系世界各国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不少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确保粮食安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世界上经常有10亿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粮食占有量不高,也存在着困难。这组专题报道介绍有关确保粮食安全的理论和一些国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杨宗麟 《民主》2004,(6):4-7
“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要上升到国家战略部署的高度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这是民进中央深入考察滇西北民族地区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之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进一步凸现。这也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极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业态创新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丰富发展内涵的关键所在。从新经济内涵嬗变视角,在明确业态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以创意产业为研究主体,全面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业态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一些地区和省份创意产业业态创新的实践与探索,提出全面发展创意产业业态创新的构想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业态创新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丰富发展内涵的关键所在。从新经济内涵嬗变视角,在明确业态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以创意产业为研究主体,全面分析了我国创意产业业态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一些地区和省份创意产业业态创新的实践与探索,提出全面发展创意产业业态创新的构想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障种粮农民根本收益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一环。本文从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的中国特色与时代背景出发,着重分析政府层面、市场层面以及农民层面在构建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的内在逻辑,并据此提出实现路径,健全和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保障我国口粮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