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冯艳萍 《学理论》2012,(22):148-150
在大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培养良好外语学习习惯的现象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介绍了习惯的作用和影响,指出大学生的外语学习习惯培养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大学新生应养成的良好外语学习习惯及培养这些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党和政府积极倡导的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目标。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社会人群,学生在学校学习时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成为其进入社会后学习和掌握其他知识的关键,也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督促和培养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3.
杨光芝  张树军  柴祥 《学理论》2010,(12):201-203
过去的体育差生被人们改称为体育潜能生。潜能生是指在生理和心理上相对落后的学生,不包括那些具有先天性生理疾病或运动不当而造成运动损伤的同学。此文分别通过常规教学评价与合作学习及其成绩评定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对比分析两种方法运用后潜能生体育成绩的变化,进一步探究合作学习及其成绩评定对潜能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了一场深入持久的学习运动.这次学习运动是在普及马克思主义成为当务之急,拨乱反正、澄清历史的必然要求和共产国际态度的转变与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的背景下开展的.通过对开展学习运动的背景分析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开展学习运动的原因,把握开展学习运动的条件,对于深化学习运动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5)
议事规则是保障议事民主的基本规范,也是践行民主价值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力求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推动民主政治的运行与发展。基于大学生班级民主管理的事实,以民主技术的微观考量来探析提升班级民主管理的新模式,进而强调民主技术上升为民主习惯对推动大学生班级民主管理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呈现出机械化、工具化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心理主义的学习本质观;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单向度教学观。为了重新赋予学习以意义,应从生存论的视角去关照学习,恢复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在需求,给予学习的目的、价值、角色以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开展学习竞赛的号召,各根据地掀起轰轰烈烈的学习运动。这一时期《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对开展学习竞赛的具体做法、成效、典型人物和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从这些新闻报道中可以分析发现当时党内开展学习的经验做法主要为“六大抓手”,即明确学习目标、进行组织动员、制定学习任务、开展主题教育、安排观摩学习、组织考试评议。这“六大抓手”又是进行学习的六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形成学习长效化机制,从而确保我们党学习任务和革命目标的顺利完成,为塑造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新征程中应从这些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从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学习领导组织机构、建立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不断完善和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4)
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为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尝试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中运用微课教学,以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改善并提高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以此来适应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微课制作技术、微课制作占用学生大量课外时间,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此完善利用微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今年,广东省政研会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主要论述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国政研会的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6)
我们既要从宏观上讨论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模式,也要从微观入手分析其日常教学实践。以日常教学实践为视域,通过反思日常教学实践中脱离情境学习和虚构情境学习的弊端,提出了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社会工作知识的观点。认为情境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知识学与教过程是采取学徒制方式进行,依次循序分为合法理阶段、周边参与阶段和独立成长阶段。  相似文献   

11.
合作能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一项重要能力素质要求。大学生合作能力可细化为五个方面的能力要素:平等意识、责任意识、沟通能力、诚信精神与宽容精神。从行动学习的视角看,大学生合作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以团队为基础,以学习、体验、反思、行动为主要环节强化大学生合作的基本要素,在行动与学习的持续循环中不断提升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温浩然 《学理论》2013,(12):287-288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也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指示。"教育的基础是过去,而教育的目的是未来,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这就要求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光要掌握一些必要的事实和理论知识,更要拥有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此而言,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学习体会,从马哲史学科本身出发,针对个性化、多元化学习方法的理解、学科迁移以及方法论意义等方面阐述,以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史类学科的学习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相关实证调研,从自我评价、意愿要求和成绩比较三维角度考察了免费师范生学习动力状况,发现在入学成绩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其入学后的学习动力总体上不如非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且年级越高情况越差。从经济学视角分析其影响因素,一是我国基层教师岗位缺乏优质师资配置的吸引力;二是"不能自主择业和考研+基层从教十年"的政策规定使一些免费师范生学习缺乏"布登勃洛克动力";三是"两免一补+有编有岗"也使他们学习缺乏压力。为此,必须大幅度提高基层教师的收入和地位待遇,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允许免费师范毕业生从事其他职业和考研,激发其学习动力;以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适当增加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14.
宋娜 《学理论》2013,(29):261-26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教育观念与实践的革命,它挑战了传统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育观,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理论指导。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学习环境等方面。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具有主动建构性;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的知识经验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认知结构得到重组;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教师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探究,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设置学习情境、营造探究氛围,从而促进幼儿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5.
戴立兴 《理论视野》2009,(11):39-40
建设学习型政党既是对党的学习教育理论的继承,也是对其进行的理论创新;既是对党的学习特征的把握与强调,又是推进党的整体建设创新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8,(11)
英语文学课通常为高校翻译专业必修环节中的考查课。由于专业和课程特点所限,翻译专业英语文学课堂的活跃性一直不尽人意。文章结合高校翻译专业教学实践,借鉴翻转式学习的具体策略,比如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对大学本科教育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视以及素质教育等,尝试在教材选择、考核方式和课堂互动方面为翻译专业英语文学课堂活跃性缺失的现状提供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并希冀以此改善翻译专业英语文学课堂的活跃性。  相似文献   

17.
战略管理理论在公共部门正逐渐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从学习学派角度来分析战略管理理论及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其结论是:战略是一个复杂的、进化的、渐进的、文化和政治的、直觉和想象的过程。对于公共部门来说,战略管理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4)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尤其是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关键阶段,都特别注重学习。当前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提出新的发展要求,我党开展了大量关于政党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以提升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能力,探索出了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学习观是指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为何学习、怎样学习这一涉及学习本质和规律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毛泽东学习观的科学指导下,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当时的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产生并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所要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第一次历史飞跃。从理论价值维度考量,毛泽东学习观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篇章;从实践价值维度考量,毛泽东学习观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毓楠  安俊学 《学理论》2012,(21):62-63,97
文章基于对沈阳地区六所高校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家庭、社会、民族等方面因素对大学生宗教信仰有显著影响,探讨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生宗教信徒在信仰宗教过程中的表现,研究其宗教信仰态度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