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 2 0世纪社会主义前进历程 ,展望 2 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可以清醒地认识现实社会主义的定位 ,可以深刻认识现实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困惑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章生 《学理论》2011,(2):254-255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历来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面临着的是成堆的困惑,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出现新的亟待解决的矛盾,如何适应变化,探求新路,探求对策就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政府服务精神培育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政府服务精神培育的历史,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政府服务精神,并以此为依据对国内不同历史时期的政府服务精神培育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中外政府服务精神培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创造性地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9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它是党的传家宝和生命线。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是解决突出的社会问题,发展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重要抓手;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把握好五个着力点:以人为本是思想认识基础,改进民生是重点内容,协调利益是重要抓手,转变作风是关键标志,制度建设是保障与归宿。  相似文献   

5.
布尔什维克之所以能够在十月革命中夺取政权,主要在于它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的先锋队理论建立起来的,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苏共之所以亡党亡国,就在于它丧失了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推行错误路线,脱离群众,丧失了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关键在于党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在了时代前列。面对当前党员及干部队伍现状,党要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6.
孟英 《理论导刊》2003,(1):44-46
20世纪中国人民探索现代化道路的百年历程,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迪:爱国主义,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源泉;不懈追求,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全面发展,建设协调并进的系统工程;抓住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循序渐进,坚持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这些经验和启迪,值得我们认真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中未提"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历史范畴,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从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三维视角对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演变、发展的困境进行反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在制度、体制等层面进行创新,能够构建起中国特色的新型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元素。  相似文献   

8.
王娜 《理论视野》2012,(4):60-62
中美军事关系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美建交30多年来,两国军事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美国对台军售、战略互信难以建立、突发事件频繁干扰是影响中美军事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中美军事关系呈现军事关系从属于政治关系、交流层次在低水平徘徊和美国在双边军事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等特点。虽然中美双方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亚太地区安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分歧仍将长期存在,未来两国军事关系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变数。  相似文献   

9.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是边区人民参与国事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主要组织形式。在陕甘宁边区存在的十多年时间里,参议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自身制度不断完善,实践不断深入,有力地支持保证了边区人民各项民主权利的实现。边区参议会建设的历史经验不仅对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创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对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9,(11)
道路问题是关乎事业成败的核心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着中国建设发展之路。70年来,经历了曲折艰辛,应对了风险挑战,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回望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开辟、发展的历史征程留给我们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财富。立足现实,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交汇口,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需要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和谐理想与不宽容现实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理想。早在先秦时代,古人即从乐律的和谐发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自然理性,并把它推进为“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社会理性,由此提出“德行宽容”的主张。然而在古代“尊压卑,固其义”的专制制度下,和谐理想与宽容精神不但未得到落实,反而走向它的反面。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只有汲取古代失败的教训,加强制度机制的建设与社会生态的培育,和谐理想才能转化为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4)
现代化之路的探寻与中国梦的追逐是近代以来中国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中国人为实现现代化前赴后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懈奋斗。在中华民族重振雄风、走向复兴的征程中现代化与中国梦相辅相成、相伴相依,现代化是中国梦的强大保证、实现路径和手段,中国梦是现代化的前进动力和目标指向。历史昭示,现代化与中国梦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中国道路必须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能否在当代中国居于指导地位,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的研究和运用有关。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中,有三种不良的倾向:第一种是附加的理解,马克思本来没有而由别人强加给马克思;第二种是教条的理解,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信条;第三种是曲解,按自己主观的臆想来理解马克思的本意。这些不良倾向,是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结果。我们很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是通过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来实现的。很多流行的教科书,主要是根据前苏联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编撰的。马…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现实:党风建设面临的文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铁民 《理论探讨》2002,2(5):81-84
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中外文化碰撞后的文化变异 ,市场经济体制折射出的文化负面因素对党的作风建设带来强烈的影响和挑战。面对挑战 ,我们党应按“三个代表”要求 ,构筑起党风建设的精神防线 ,这就是 :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破立”结合 ,批判整肃消极不良文化 ;“法治”与“德治”结合 ,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管理等 ,积极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5.
洪福珍 《学理论》2014,(5):197-199
中学历史教学应关注社会现实,通过生活策略、热点策略、情境策略、客观策略、诱思策略、反馈策略等方式,让历史在时代的宏大背景下沉淀,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真正做到激趣增效,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历史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龙祥 《理论视野》2023,(11):90-94
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是自我革命。它的历史逻辑在于党历史上有着批评和自我批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同错误的人和事作斗争并纠正错误等光荣传统,这些光荣传统衍生出的内在驱动力,同当前自我革命的行动之间形成必然的联系,增强了党执政的力量。它的现实确证主要体现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坚守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全面领导,使得党能够永葆先锋队的性质。这一重要论断为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引领社会革命,使党通过斗争赢得未来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也为世界工人阶级政党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7.
建构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必然趋势。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仍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走,这种差距使得中国公民社会建构任重道远。本论文正是基于为了更好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从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缘起入手,论述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理想与现实之差距,指出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路径选择,以期给中国未来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既要立足自身实际,又要注意借鉴域外国家的有效做法。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重视立法作用和政府主导,让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意识形态建设,并与宗教教育相结合。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性特点,包括依据政党制度不同而呈现不同趋势,意识形态斗争由政治之争转化为政策之争,灵活使用传播方式,宣传策略重视隐蔽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我们,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核心价值观,倡导主流价值;要与时俱进,面向大众;坚持实事求是,符合具体情境;应当与社会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府际关系研究从关注纵向或横向府际关系逐步走向网络型府际关系研究。通过分析与讨论理想主义府际关系的特征,我们可以反思构建理想主义府际关系存在的现实障碍,并且在比较构建网络型府际关系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从9岁入读私塾到28岁坚定确立共产主义信仰,近20年中他一直不断探索的核心问题,就是中国到底应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怎样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时代命题。这一艰难探索过程,就是青年毛泽东确立科学社会理想的历史过程,主要经历了变革意识的萌动、朦胧的追求、大本大源的探寻和科学“大同理想”的笃信四个阶段,体现出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高度统一、理论探索与实践自觉高度统一、批判精神与坚定信念高度统一、广泛吸收与创新创造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对新时代广大青年树立远大志向、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