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原则是指导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如何看待、理解弱势群体社会问题,进而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的指导性策略。在弱势群体伦理关怀实践中,人道主义原则尤为显贵,它诠释的是对弱势群体作为人的理解和支持,表达的是社会各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在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实践中应秉持人道主义原则,给予弱势群体充分的尊重与理解,以符合伦理人性的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关怀。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命科技的深入研究与广泛运用,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冲突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从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的内涵分析可以看出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有着共同的人文价值本质,我们应以此为切入点,强调生命科技与生命伦理携手,促进生产力与生命力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4)
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吉利根将女性引入道德发展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女性在道德发展中的不同,构建了女性主义的关怀伦理,为道德认知发展和道德取向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的道德体系中,道德关怀是以一种"差序"的样态运行的,这种运行态势对我国社会的道德发展极为不利,从吉利根对道德公正伦理的质疑和修正过程,分析其关怀伦理的基本观点和重要价值,结合我国道德关怀差序存在的现实,希望对我国道德关怀的差序现状有所启示和纠正。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的基本道德需要,关怀是人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道德情感,它体现了主体间的一种伦理关系。弱势群体关怀的核心是伦理问题,即"如何关怀"的问题。当前,在弱势群体关怀实践中,从理念设计到制度安排,从主体关系到组织程序都不同程度存在伦理失范现象,值得伦理审视与反思。在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通过物质帮助、制度伦理保障以及教育支持等策略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相似文献   

5.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救治一直以来只是集中在经济救助层面,关怀伦理救助是对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关怀伦理救助,有利于"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弥补了政府长期经济救助的缺失,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等。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关怀伦理救助,需要从加强制度关怀、加强心理关怀、加强政治思想关怀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伦理建设,必须以社会公正与社会发展为基础,坚持义利并重的伦理价值观,进行制度伦理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以人为本的道德关怀,创建民主、正义、诚信、勤奋、互助、和谐的道德环境和道德氛围,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莉 《学理论》2012,(35):47-48
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现实和潜在的影响。就医学领域而言,人们在肯定医学科技所产生社会正面效应的同时,对其产生的伦理价值提出质疑与反思。通过揭示医学科技伦理的内涵及其正确认识高科技领域医学手段和伦理的关系,形成有利于医学科技发展、人类进步的伦理道德共识,进而对人类未来命运做出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网络在带给我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存在的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应当得到重视。对网络社会出现的网络伦理失范现象,要综合运用法律、道德、传统伦理规范进行解决,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进行哲学思考能够把握好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网络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正确认识网络伦理,从现实社会伦理中获得启示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9.
邹俊滔  陈琳 《学理论》2011,(6):22-23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而科学家的科技伦理责任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全面阐述了科技理性的两个方面,即科技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进而论述了科技理性对科学家伦理责任的规约。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1,(4)
当今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一系列前沿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同时也在不断挑战和冲击着人类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引导科技向善发展成为调和科技创新与人类伦理冲突之间的重要方法,这不仅是规范科技伦理秩序、解决科技与伦理风险冲突的必要前提,也是我国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西方经济学具有深厚的伦理传统,注重把经济学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相结合,从具体的伦理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行为,把利己与利他作为其伦理传统的核心来研究经济问题。我国经济学研究应重视经济伦理的研究,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伦理传统,依据市场化的演进发展不断拓宽视野,对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积极的革新。在经济发展中,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经济伦理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刘小刚 《学理论》2009,(29):69-70
教育公平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论文通过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其在具体教育现实中的各种显现,继而阐明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有的伦理关怀及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伦理关怀与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为社区成员共同创造 ,体现着社区居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评价和感情色彩。社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提高社区文化整体水准的工作 ,在其进行过程中 ,伦理关怀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 ,应当成为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往纵深发展的重点所在。本文认为 ,社区文化建设中注重伦理关怀 ,既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也是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生态人之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二敏 《学理论》2009,(11):79-80
由于科技的负面作用导致人们生态意识以及生态能力的缺乏,人与自然、地球及宇宙间沦为“我一它”关系。为改交这一困境,生态女性主义在关爱伦理的基础上以“圣杯”之思行使“关怀”与“联系”之权,运用“女性原则”。确立“德性主体”进而培养生态人,为建构和谐自然、和谐地球及和谐宇宙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0)
公共科技政策通过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公共技术等的开发活动,营造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良性互动发展关系,符合了代际伦理所关注的人类长远生存利益。基于对公共科技政策代际伦理维度的思考,有利于理性认识和评价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帮助人类走出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11)
儒家伦理学中关于"仁"的概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又一贯是学界所关注的传统论题。有学者认为,儒家伦理的"仁"伦理和关怀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通约性,即这两种理论被认为能够出现兼容的可能。然而,儒家伦理并不仅仅囿于关怀的层面,它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礼"作为秩序约束效用的需要。因而,重新厘清儒家伦理学说中"仁"与"礼"的关系,明确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认识儒家伦理和关怀伦理的本质区别,还原儒家伦理中"仁"的本来面貌,对于我们继承与发扬儒家传统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援助贫困大学生使其完成学业,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但是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除要给予物质帮助外,更要在心理、情感、思想道德等方面对其进行伦理关怀,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品质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整个社会和谐的伦理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8.
李三虎 《公共管理学报》2005,2(2):55-62,94-95
就科学技术发展来说,“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不仅直接强化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而且在其涉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网络伦理等问题方面又显现出了对科技发展的公共价值的相应反思。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公共领域来把握科技与社会的协调关系问题。科技进步无疑推动了公共领域的兴起和发展,但科技发展及其生态和社会效应本身也可以作为公共问题在公共领域层面获得政治伦理考量。也就是说,在公共领域中通过建构科技公共交往机制,确保公众最大程度地参与科技发展的公共决策,进而推动权力、资本和知识精英围绕着科技与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问题,提出适合公共利益的解决方案,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逐步生成。  相似文献   

19.
以公民资格为理论视角进行考察,当代多元文化主义对占主流地位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批判,集中体现为以关怀的政治伦理消解自由主义普遍式正义伦理忽视差异及差异群体权利的缺陷。差异的公民资格观念与差异政治所表达的关怀的政治伦理与普遍主义的公民资格观念所表达的正义伦理在当代的交锋与辩驳,一方面揭示出普遍主义的正义伦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遭遇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在多元文化境遇中型塑更具民主意味的公民资格提供了更多可能。  相似文献   

20.
科技伦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对于自然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