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权理论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权理论表现为推翻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探索;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政权理论表现为巩固、建设、运用政权,防止政权变质变色的实践探究和理论阐释;三是改革开放时期,政权理论在社会关系、阶级阶层关系新调整的背景下表现为对人民民主理论的全新阐述;四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党的政权理论表现为重新确认政权本性及推动政权建设现代化的理论说明.新的时代条件下,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学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34)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导人和第二国际内最负盛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考茨基立足西欧发达国家工人运动的实际提出了以"和平过渡"为特征的夺取政权策略,不仅阐述了民主对于社会主义的意义,而且为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当前历史时期,考茨基关于夺取政权的策略思想凸显出巨大的价值,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溥仪自1932年担任伪满洲国执政以来,经历了长达十四年的傀儡元首生涯,无论是担任"执政"或是"皇帝",其元首地位的傀儡性质从未发生改变,依然处于日本侵略者的操控下。本文从伪满元首溥仪的这一人物角度出发,运用史料,从溥仪由执政到皇帝,二次赴日以及作为元首被操纵和限制等方面充分论证伪满政权的傀儡性。  相似文献   

4.
试析我国政权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确立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作为使特定政治秩序合理化的理论体系或认知体系 ,是政权合法性最为基础的来源。相对于制度规范、政绩等因素而言 ,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权合法性更多建立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我国政权意识形态合法性得以确立的原因和条件 ,认为历史负面合法性以及党在夺权中形成的对意识形态的“路径依赖”是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历史原因 ;意识形态的社会化、政治全能型社会控制模式、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权威的高度认同以及领袖的卡里斯马权威等为意识形态合法性的确立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5.
田根 《行政论坛》2006,(1):27-29
2006年起全国免征农业税,中国的“三农”问题从此进入后税费时代。以往我国乡镇征收职能凸显,而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较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职能成为一种“压力—任务型”的职能。现在我国乡镇职能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能不健全、不协调、不规范。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职能体系需要理顺乡镇的职权关系、优化乡镇政府机构设置和积极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有滋长蔓延之势。腐败就像一颗巨大的毒瘤严重威胁着政权的稳定。维护政权稳定,必须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机制。为此,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构建廉政文化,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3)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关于张鲁政权的探索从未停止过,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学者们的研究涉及张鲁政权的方方面面,包括张鲁政权的性质、地位、作用、管辖区域、张鲁政权与中国道教的关系,等等。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分歧,而且某些领域的研究成果稀缺的局面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8.
2011年利比亚战争结束以后,利比亚政局陷入动荡中。本文分析了利比亚重建政权合法性危机的表现、性质,分析了产生合法性危机的原因。重建政权的合法性危机,是历史传统、外部援助弱化、武装割据和权力争夺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1)
税费改革后,事权、财权的上收引起县乡关系的全面调整。一些学者认为改革结果使乡镇政府处于"半瘫痪"状态,专款专用使得乡镇政府没有任何行动自主权,完全成为县、市政府的"附庸",乡镇政权成为"依附型""悬浮型"政权。笔者通过在东部某乡镇的实地田野调查发现,乡镇并没有处于悬浮状态,它在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也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为密切。税费改革背景下,乡镇仍然存在较大自主性,乡镇政权在村庄表现为"汲取""管理""服务"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2,(6):40-40
法国《费加罗报》1月17日发表题为:“叙利亚政权为什么能够坚持4~-”的文章,称——驻大马士革的一位西方外交官肯定地说:“(阿萨德)政权受到了造反的动摇,但还没有遭遇到危机。”在造成5000多人死亡过去lO个月之后,叙利亚政权到目前已成功地保护住了大马士革,并且避免了造反蔓延到全国第二大城市阿勒颇。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2)
在后税费时代,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不断流失会导致多层面的社会风险。在分析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流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重塑途径:增强农村基层政权的现代人本管理理念;规范农村基层政权的行政行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30)
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政权兴亡周期律,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九十多年的艰辛探索,六十多年的执政历程,党书写了从"一穷二白"到小康社会的壮丽篇章,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必须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样才能跳出政权兴亡周期律。  相似文献   

13.
梁丽辉  赵远  李静体 《学理论》2013,(32):237-238
政权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尤其是在抗战时期,谁掌握了村政权,谁就赢得了主动权。村政权的好坏对于战争的胜利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充分了解,准确分析村政权的性质,并据此确定相应的组织形式,是抗战时期采用正确斗争策略,以我之长,攻敌之短,最后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执政党应当“善于通过国家政权组织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进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指出了方向。执政党要实现“善于通过国家政权组织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关键在于溶入人民代表大会,利用这个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平台,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陶振 《理论与改革》2012,(4):156-160
当前学界对农村基层政权公信力的研究主要围绕公信力现状测评、公信力流失成因、对农村基层治理的影响以及公信力提升对策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方法上坚持规范与实证研究并用,融合了多学科的分析视野,越来越注重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同时,已有研究对公信力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农民政治信任生成机制等方面研究较少涉及,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奉行以党治国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实际上是一个弱质的党治政权,在其统治期间,该政权未能成功地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控制.究其原因,国民党基层力量的薄弱,执政基础的脆弱以及地方势力对中央权力的削弱等都是造成南京国民政府弱质性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0)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农村乡镇政权的实际权力体系和运作中,领导核心是乡镇党委,是领导中心、决策中心和指挥中心;行政中枢是乡镇政府,被乡镇党委领导,受制于县级行政,制约着村级治理;国家权力机关是乡镇人大,但其实际地位与法定地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8.
把基层群众自治,特别是把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等同起来,这是和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实际相符合的,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越来越需要超越传统基层群众自治的非国家政权领域,向基层国家政权领域拓展。基层民主向基层国家政权领域拓展,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利益分化的需要;是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扩大基层群众有序参与的需要;是抑制基层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理顺基层自治组织和基层政权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党和国家政权的法理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活跃、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党和国家的法理关系是,党作为领导党,对国家政权行使领导权,指引国家政治生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作为执政党,具有执掌国家政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的全面的权力,党的执政权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形式取得的.根据党和国家政权的法理关系,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应该建立党直接执政和间接执政相结合的执政体制.这样的执政体制是符合宪政所规定的党和国家政权的法理关系,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国家政权建设与党的执政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蒋丰 《党政论坛》2013,(4):20-20
去年12月16日,安倍晋三率领自民党如愿大获全胜重掌政权以后,更是屡次表示不仅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将是美国,还希望把出访日期确定在1月下旬,也就是奥巴马举行第二任总统任期仪式的时候,安倍晋三能够成为“座上宾”。谁料,就在安倍晋三积极准备美国之行的时候,日美关系悄然亮起了红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