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理论》2017,(1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攀升,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民生工程。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提出了扩大就业这一发展方针和战略,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共青团是高校基层的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策略如下:注重引导大学生转变自身就业理念;拓宽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服务的渠道;注重强化学生就业和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2.
吴琼 《学理论》2013,(22):118-120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当前就业环境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述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为做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阳  罗勇 《学理论》2010,(16):191-192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已成为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情况严峻,就业岗位的相对减少以及大学生毕业人数的逐年上升,使得大学生失业率开始增加,一些大学生摒弃了就业带来的压力,选择创业。对于各大高校来说,能够很好地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才能很好地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并为未来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5.
殷向阳 《学理论》2010,(29):209-210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给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让大学生充分、全面、安心、满意就业,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在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就业岗位不足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近期招聘市场反映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瞭望》新闻周刊连日来就大学生就业问题采访了一些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他们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国家应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7.
阮敏尔  马林东 《学理论》2012,(10):96-98
农村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农村发展人才紧缺的有效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选取大学生村官这一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在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是否"下得去"的同时,重点关注是否"用得上"和"留得住"。同时就高校毕业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总体状况、面临的困境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周静 《学理论》2013,(3):57-5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立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揭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各种表现及危害,并通过探究表象之后的深层原因,寻找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缺失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章雪 《学理论》2011,(35):77-78
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女性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民生和社会的稳定。面对女大学生遭遇的就业困境,在探究其成因的基础上,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从社会、高校、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缓解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旨在帮助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0.
刘艳丰 《学理论》2015,(3):155-15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剧增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教育已引起高校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就业难和就业满意度低的问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和谐稳定的发展。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思路,实现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促进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的难题与焦点。中央和各级政府已经把大学生就业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也得到解决。然而,当前高校毕业生出现不愿基层就业,必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基层就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10)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模拟面试是提高大学生面试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参与模拟面试的情况调查,对有效开展模拟面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探索高校在大学生中有效开展模拟面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潘自影  李磊 《学理论》2009,(14):186-187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难题日益凸显,这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高等教育与市场脱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与市场需求矛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有关。本文分析了这些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易善芝  张华 《学理论》2014,(4):118-119
由于大学生成为就业主体,是否到基层就业需要大学生自身的理性思考,政府只能引导不能强制。通过河南省6所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发现阻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工作搜寻途径、就业信息获取评价、就业歧视等问题,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毕京铭  韩丽霞 《学理论》2012,(22):206-207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下降,供需比日趋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成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黑龙江东方学院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及具体做法,详细论述了东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已成为1997年上海高教界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合理、科学地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规范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机制,就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为此,上海市有关部门对199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199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概况 1997年上海高校和科研院所共有毕业研究生5300余人。上海普通高校共有本、专科毕业生3984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6325人,占总人数的66%,专科毕业生13517人,占34%;上海生源毕业生17500人,占44%,非上海生源毕业生为22342人,占56%;统分生  相似文献   

18.
林倩倩 《学理论》2014,(20):252-253
伴随着高校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警院大学生受到职业特殊性的影响,就业范围比较狭窄,毕业生在就业心态、择业信息、就业前景等方面有着自身的特点。警院学生应当调整自身就业观念,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应对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19.
李南  卢秀霞 《学理论》2013,(6):252-253
在高校扩招及就业形势严峻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已成为近年来高校及社会普遍关注和探讨的热点。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出发,结合国家措施及地方院校实际经验,全面分析和探讨拓宽就业渠道的经验和做法,为高校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共同构筑供需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就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毕强 《学理论》2012,(19):246-247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我国各高校都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才能验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理论阐述了本科生导师制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