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代的事业。环境执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环境目标任务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我国环境执法困难重重,障碍很多,环境执法难、执法软、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这已经成为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巨大障碍。本文通过对我国环境执法存在的种种困境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寻求排除这些困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潘云华  杨波 《理论导刊》2012,(9):103-105
"钓鱼"执法,就是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利用诱惑性手段促使被管理主体违法并使后者因此承担法律责任的执法活动。"钓鱼"执法有合理与不合理、合法与非法之分。法律必须禁止诱生违法意向的"钓鱼"执法、公私利益掺杂的"钓鱼"执法、不计社会成本或未穷尽其他执法方式的"钓鱼"执法等,允许完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机会提供型的"钓鱼"执法的存在,并在前提与程序等方面对之进行明确规范,使之成为要式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3.
胡臣友  尹琦 《团结》2011,(5):31-33
网络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镜相,虚拟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植根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存在的问题1.公民政治社会心理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网络成为泄洪口。现在网民在网上凸显出来的需求,主要有几方面:一是维权需求,有的群众遭遇强制拆迁、讨薪无着、医疗事故、违法行政、暴力执法、掺毒制假危害消费者权益等不公平现象,由于信访、司法、舆论监督等维权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充分反映着社情民意、鼓励公众参与、曝光社会不正之风,为政府建言献策,有效地释放社会压力。然而,由于我国网络监管不严格、违法成本低,造成网络谣言、网络诽谤和虚假报道的泛滥,更有不法之徒散布充斥煽动民族情绪、极端恐怖主义等思想的不良言论,不仅影响公众主流价值观念,还易增加政府管理社会的难度。因此,利用现代法治规则规制网络舆情迫在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重要执法机关,公安工作的全部过程就是执法的过程.干警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时,不是依法执法,就是违法犯法.公安机关能否依法治警,干警队伍能否执法守法?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湖南省公安机关近年在依法治警、遏制韦法违纪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增强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对社会的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拒绝血汗     
桃源  于多 《瞭望》2008,(15)
劳动法的一个重要的立法主旨和执法标尺,就是充分保护我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让我国存在任何形式的血汗工厂,让我们的工人通过合法的劳动,获得其法定利益与社会尊重。近闻,全球500强的某一品牌,在中国仍存在违法用工和工作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令国人羞愧的是,揭发这一现象的,是一家与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境外调查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生的社会组织形式,目前网络伦理陷入困境的局面,使我们明白当前网络伦理的构建显得非常必要。在构建网络伦理时,必须坚持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原则、自主自律的原则等等。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网民自我角色意识,健全网络法制,加强网络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使普通民众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意见和愿望的话语权。"网络民意"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给党和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但虚拟空间的"网络民意"失真问题,特别是"网络水军"遮蔽、搅浑甚至操纵"网络民意",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网络民意"表达,引起广大网民的不满。有效治理"网络水军",防止"网络民意"失真,对于我们党和政府对各种不和谐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迅速的反应,及时化解矛盾,增强社会整合功能,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行和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行政执法主体的主体资格和管理权限、执法程序、行政违法责任,是依法行政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吉龙华 《学理论》2010,(2):99-100
行政违法追诉时效仅以违法行为过程为标准难以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为此,应辅之以危害后果为时效起算、认定违法行为的标志才能解决实践中的一些执法难题。  相似文献   

11.
何谓执法公信力?一言以蔽之,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全部执法工作和所有执法行为的信任程度。"信者,行之基也",执法公信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法治  相似文献   

12.
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指出的当前法律实施的主要问题,可以界定为"执法打折"问题。行政机关单独执法的模式已经不能实质性解决该问题,我们应当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中系统治理的精神,寻求"多方参与"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社会执法作为公民参与的方式之一,成为重要的补充。惩罚性赔偿一直被视为民事性质,其实,从行政法的角度来看,它应该是社会执法的基本形态,我们应该以此为突破口,确立行政责任民事化和民事救济行政化的我国行政执法新方向,让行政机关以最少的执法投入换来最大的执法效益,实现执法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网络谣言的争议案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媒体以及学术界的关注。网络谣言本身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且当前我国法律中有关网络谣言的罪名体系为治理网络谣言提供的法律依据不够清晰,使得个别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谣言进入了网络谣言罪名体系的制裁范围之内,造成了司法困境。针对这一问题,从"社会危害性"这一核心概念出发,重点研究违法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性,即是网络谣言对谣言受众生活影响的累加,通过三元素法对网络谣言社会危害性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全相关法制、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增强管理机构及评估人员专业化、提高民众认知谣言的能力、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等途径,不断探索网络谣言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环境执法通过促进守法和对违法的制裁的方式维护公共利益,有效的环境执法需要公众参与,公共利益是公众参与和环境执法有机结合的逻辑纽带。文章在阐发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目标和意义、分析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的法律保障措施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环境执法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执法手段由粗暴走向人性化,是执法指导思想和执法理念的重要转变,是建设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在当前人性化执法中出现了一些冲突甚至暴力袭击执法人员的事件,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原因上分析,不但有执法对象的因素,也有执法人员自身的因素,还有其他社会因素。其中,政府及其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之间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是人性化执法遭遇障碍的一个深层原因。因此,只有增进执法人员与执法对象之间相互沟通,才能有效保障人性化执法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一种网络社会.它使得民众的行为具有隐匿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特点.其给我们社会带来诸如网络违法、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使得公民能够快速表达真实看法成为了可能,这对于培养具有现代社会公民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等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现代公民的法律意识不仅仅是了解、遵守现有法律制度,而是一种对法律背后理念及价值的信仰和捍卫.因为网络社会存在种种问题就完全以管理者或规制者的态度过度地管理或规制它,这种主张所隐含的趋向可能是危险的.因此,对网络社会的管理或规制应当寻求一个合适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岭 《行政论坛》2004,(5):57-58,66
随着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意识普遍增强,执法水平普遍提高,但是与发展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在具体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违法、行政不当等诸多问题十分突出,执法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影响极其恶劣,成为社会的焦点。就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查处赌博案件是治安行政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赌博案件存在违法人员构成复杂性、赌场情况的多样性和法律法规的原则性等特点,给赌博案件的查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导致治安行政执法实践中对法律法规理解的多样性和对行为人定性量罚的随意性,影响了治安行政执法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本文结合查处赌博案件的执法实践,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9)
2011年6月,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在我国渤海湾的作业平台发生石油泄漏事故,造成大范围海洋污染及巨大经济损失。这一事件,暴露出我国海洋环境执法中执法力量分散,执法依据过时和执法权限过低等问题,遂提出统一海洋环境执法力量、加大违法惩罚力度和改革海洋环境执法权限的建议,以提高我国的海洋环境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伦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吕世辰 《理论探索》2007,(2):114-116
随着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网络伦理的构建亦成为必然。构建网络伦理应遵循“全民原则”、自主自律原则和“无害原则”。具体实现途径为:加强网民自我角色意识、自我道德意识的培养;健全网络伦理道德的维护机制;健全网络法制,加强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