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内在地包含了人类社会应该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个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伦理要求。它既有利于推进人与自然的持续协调发展 ,也利于推进人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的社会化过程与自然的历史化过程之间存在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关系。绿色发展理念是基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而产生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其中蕴含深刻的环境伦理思想。首先,把认识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的循环演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伦理基调的起点,深层次揭示人为什么应该尊重自然的环境伦理命题;其次,把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作为逻辑主线,具体明确地揭示人应该如何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道德命题;最后,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环境伦理诉求的逻辑归宿,深刻阐释实现其目的背后蕴含的核心、本质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锋 《理论导刊》2006,(10):32-34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全面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自然对人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4.
教军章 《行政论坛》2007,2(3):46-50
关于制度的价值或伦理的追问似乎已不只是现代社会乃至后现代社会"创造"的概念或范畴,而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本然状态的历史表述,或者说对制度的伦理关照和对伦理的制度安排可以理解为本来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重要表征,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化、组织化或秩序化存在及其重建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目的的常规工具和途径。于是制度与伦理的"融合统一"所构成的制度伦理价值的定位就成为社会公共领域变革与发展难以回避的话语论题,对制度伦理公共价值意蕴进行阐发与追问,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发展哲学的厘定,进而为制度伦理现实功能发挥机制构建提供理论指导,便成为题中应有之义。因此,以和谐发展观为哲学指导来审视制度伦理的价值取向,发挥制度与伦理对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双重功效,是和谐社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对于社会的贡献之一,就是给我们当前的社会带来了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新的制度引进而具有了新的边界规则和交往内容。这种关系中劳动者和使用方的力量搏弈,导致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文化后果。其中有些足以构成社会问题的,就是  相似文献   

6.
德性:构建和谐领导的伦理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忠益  王磊 《理论探讨》2006,8(3):159-161
“和谐”作为社会的主旋律,在现代社会管理中越来越成为领导者追求的最高境界。德性作为中国和谐文化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在领导者追求和谐领导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和谐领导的本质就是领导者灵活运用领导职能,巧妙发挥领导艺术,在与环境平稳互动中同被领导者无抵触,无冲突,和衷共济完成领导活动的目标。因此,在构建和谐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德性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应从领导者的思想、品质和人格方面做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熊小青 《行政论坛》2009,16(6):25-28
环境治理的政府作为已经是现代社会管理的显著特征。但环境的特殊性及政府职能的现实定位.已经使政府在环境作为方面陷入伦理困境之中。化解伦理困惑在于政府执政的价值的正确定位,在于环境补偿、人性化的政策和畅通的沟通渠道等方法和措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是在全球环境危机迫使下产生的新型的、科学的、适用的环境伦理,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矛盾调和后的良性理念。环境伦理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得到了各国和各民族的广泛支持。将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来阐述这一理念推广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现实意义,并提出有利其发展的构建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伦理损害纠纷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医疗伦理损害赔偿纠纷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医方和患方分别对什么举证以及由谁来承担败诉风险等影响双方权益的重大问题.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侵权责任法>,对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责任伦理所蕴涵的人类整体责任意识、"尽己之责"伦理使命和行为后果责任担当思想,其实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儒家历来强调责任,忧国忧民的责任意识、以名定责的权责关系与后果担当的责任追究等思想都属于责任伦理范畴。道家思想则渗透着对人类生存状态、社会良好治理的责任感,蕴含着无为、节制的责任品质。传统责任资伦理资源是当下责任伦理建设的宝贵财富,它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信念、铸造勇于负责的品性和培养清正廉洁的操行,这对于当前的责任伦理建设特别是政府责任伦理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伦理和谐精神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和谐文化的开拓创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要正确认识五个辩证关系:文化主导性与多样性关系、文化继承性与创新性关系、文化斗争性与统一性关系、中国传统伦理与西方伦理关系、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2)
社交媒介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不良信息,且舆论导向也带给人们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社交媒介使用者、发布者与设计者所存问题可归结于高压下冲动心理造成价值观迷失、道德让位的从众心理、浅思考当道、新闻信息繁杂错乱难以理辨等原因。在面对社交网络公共问题时运用者应当做出理性思考、从个人道德角度保持自律性、在职业行规中担起道德伦理责任的谨慎与教育各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综合治理净化网络社交环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英语教师的共识.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和谐课堂的构建依赖于语言的和谐美,师生有效互动以及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是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在生态文明的新时期,着眼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的建构,标志着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是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是人类道德的新境界.当前只有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社会潜规则扎根于传统文化心理,寄生于公权力,依托于正规则,同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的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制度条例和法律法规等相违背。消解社会潜规则需要进行从信念伦理到责任伦理的伦理批判,前者导致社会的"名实分离",为社会潜规则提供了正当借口,阻滞社会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奠定了社会潜规则生成的思想基底;后者执持"正名原则",召唤"公权伦理",激发"规则意识",构成社会潜规则消解的观念前提。  相似文献   

16.
王羲 《学理论》2010,(8):58-59
在对环境问题界定的基础上,引发了对科技的思考,我们认识到科技具有的二重性,在对人们价值观念片面性的探究中,提出了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的观点,借助伦理学的基础知识,从环境伦理的角度重新考量当代环境问题,希望能够从观念上转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对于解决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飞 《学理论》2009,(31):32-33
孝伦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孝伦理封建性的糟粕主要是“忠孝相通,移孝忠君”、“无违亲意,绝对服从”、“父母之命,包办婚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知情不举,父子相隐”、“身体发肤,不敢毁伤”、“三年守丧,礼仪繁缛”、“伤身自戕,悖理反常”等。孝伦理有益社会的部分是养亲悦亲,双重赡养;无违有度,从义谏亲;由里及外,敬重尊长。孝伦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地位表现在它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村民之间和谐的基础;是和谐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伦理自主性是行政人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人伦理自主性的养成一方面以其对行政工作与行政伦理的必然性认识为基点,另一方面又以其自身的坚定意志为保障,同时合理的制度规范提供的伦理生长空间也是伦理自主性获得的重要外部条件。拥有了伦理自主性,行政人就具备了向“价值人”目标迈进的基础,就能超越以往“经济人”和“道德人”定位的各自局限,将其个体利益的实现蕴于对组织目标的追求中,以伦理自主性为动力,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进而达致行政人之间及其与公众的外部和谐。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生态伦理观照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生态伦理视角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知,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性追求,同时也是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生态伦理,从更具基始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和大力提升生态伦理的理论力量与实践力量,积极应对我国生态伦理当前存在的"遗忘""虚无""缺位""乏力"等问题,跳出西方"资本逻辑"窠臼,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构建符合中国实际、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生态伦理,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命力与震撼力。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等关系,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正确的自然现,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